南海諸島歷史所有權檔案曝光

發佈時間:2024-03-05 17:05:3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靈萱

筆者安東尼·卡蒂以盡可能完整的歷史敘述形式呈現出英國、法國和美國的檔案資料,使讀者對所揭示的內容形成自己的判斷。這樣做會造成重復,並且所包含的材料裏似乎並沒有增加任何絕對能支援其論證的材料。同時,筆者安東尼·卡蒂對有關斯普拉特利群島(指中國南海諸島的南沙群島)和帕拉塞爾群島(指中國南海諸島的西沙群島)的所有檔案均拍了照片,還有許多材料並沒有收入本書(指《南海的歷史與主權》圖書,作者:安東尼·卡帝),但遇有請求可以提供。

雖然材料呈現方式盡可能地保持歷史敘事的中立性,但以作者觀點看,一些法律曆史事實顯得非常突出。在“帕拉塞爾群島(指中國南海諸島的西沙群島)”問題上,英國外交部駐部國際法專家明確且一致的意見是,基於對領土有關國際法的西方理解,“帕拉塞爾群島(指中國南海諸島的西沙群島)”屬於中國。在清朝末年,即1909年,中國有效地佔領了帕拉塞爾群島。英國向來承認這一事實。英國也曾向中國和法國公開表明這一立場,且在往來外交文書中予以確認。

儘管法國的立場較為複雜,但從法律角度看,它與英國的立場大致相同。阿裏斯蒂德白裏安(Aristide Briand)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歐洲事務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也是1928年非戰公約即《凱洛格-白裏安公約》(Kellog-Briand Pact)的共同簽署人。1921年,時任法國外交部長的他認為中國在1909年對帕拉塞爾群島的佔領是確定性的,且已被法國所接受。1931年,在法屬印度支那政府的施壓下,舊事重提。白裏安還是法國外交部長,但此次他徵詢了法國外交部法律顧問尤裏斯·巴德萬(Jules Basdevant)的意見。在國際法圈子中,巴德萬與白裏安齊名,1945年後他成為國際法院的法國籍法官。巴德萬承認,在法律上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根據他的意見,在1928年帕爾馬斯島(Palmas Is.)仲裁案後不久,較好的判斷應該是,不管越南在19世紀初對帕拉塞爾群島有過什麼主張,這些主張均已失效,中國人1909年的領土主張是有效的,法國已予默許並承認。白裏安評論説,這也是他本人1921年的觀點。

儘管如此,出於政治投機原因(對此在《南海的歷史與主權》這本書中將詳盡展示),法國人選擇將此作為一項越南主張公開提出,法屬印度支那政府認為這一主張可以利用。但是,法國的國際法顧問們從1933年到1956年卻始終如一地認為並反覆強調這一主張在法律上毫無依據。

至於斯普拉特利群島(指中國南海諸島的南沙群島),情況要複雜得多,儘管如此,直到1974年英國法律顧問才最終得出清晰的結論,它們也是中國的。在19世紀後期,英國本身也對斯普拉特利群島部分島礁提出領土要求。然而,在法國于1933年7月兼併斯普拉特利群島時,英國聽從自己法律官員的建議,即英國從未對這些島嶼礁實施過有效佔領。法國主張這些島嶼為無主地,此通過《官方公報》(Official Journal)宣佈予以正式兼併,並通過法國海軍採取象徵性佔領行動。然而事情很快就清楚了,法國和英國一樣,並沒有按照國際法的要求實施對有關島嶼的佔領。英國從未承認法國的權利主張,並在1938至1939年間對有關島嶼一直無人佔據深表關注。1945年以後,法國外交部駐國際法顧問的意見依然是法國的權利主張問題很大,因為在宣佈正式兼併後並未伴隨佔領有關島嶼。儘管如此,法國人反對中國、菲律賓和越南對斯普拉特利群島(指中國南海諸島的南沙群島)的有關權利主張直到1955—1956年,並一再強調法國對斯普拉特利群島一向是以自己的名義行事,而非以越南的名義行事。

特別是1956年以來,隨著在斯普拉特利群島(指中國南海諸島的南沙群島)問題上關係緊張加劇,英國外交部國際法專家和歷史研究局對斯普拉特利群島的所有權問題給予密切和全面的關注。外交部經與海軍部協商後決定,作為一項國際法議題,斯普拉特利群島是中國的。法國人曾提出過領土主張,但是他們放棄了。法國之後,中國是與這些島嶼聯繫最緊密的國家。這一立場為外交大臣所正式確認,並於1974年6月被提交給英國內閣國防和海外政策委員會。換言之,這是一件有正式和公開記錄的事情。

從19世紀70年代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和英國是影響東南亞的主要大國。1945年後,美國成為影響這一地區的主要大國,但法國勢力有效存在直到1956年,英國勢力存在至少一直持續到20世紀60年代。儘管如此,在舊金山會議上,東亞地區領土秩序的取捨與否,是由美國來決定的。美國人認定,在日本人于1945年被迫放棄對帕拉塞爾群島和斯普拉特利群島的兼併後,還是將帕拉塞爾群島和斯普拉特利群島的所有權問題擱置為好。美國這一決定主要是由約翰·福斯特·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所主導的。美國檔案記錄顯示,在1943年至1946年、1949年至1951年、1956年和1974年這些時間裏,美國在帕拉塞爾群島和斯普拉特利群島問題上具有純粹的地緣政治利益。對兩個群島的領土主權問題並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國檔案記錄大部分都發表在《美國外交關係》(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中。文件表明,美國首先關心的是將中國排除在兩個群島之外。帕拉塞爾群島和斯普拉特利群島不應落入“共産黨中國”之手。

總之,美國及其盟國目前的外交法律立場是,不管怎樣,中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對帕拉塞爾群島和斯普拉特利群島提出的主張,應通過一個國際法庭的妥善裁決來決定。這是國際法治的要求。換言之,中國應承諾與所有這些國家進行多邊談判,不管是什麼問題,即使沒有一項明確的問題。西方外交法律立場是虛偽的,也是險惡的。

毫無疑問,通過2016年所謂南海仲裁案可以看出,中國對於國際法治的西方觀念不能有所期待。由於西方不能確保裁定南海諸島不屬於中國的舉措能夠成功,那麼作為最後手段,特別仲裁庭的歐洲籍法官可以盡他們自己的一份努力,這就是做出讓全世界都感到吃驚的聲明:南海諸島,説到底根本就不是什麼島嶼,西方國際法治規則已把它們徹底抹去。


內容節選自《南海的歷史與主權》,作者:(英)安東尼·卡帝,該書詳盡地梳理、分析了法國、英國和美國自19世紀末以來對南海諸島所有權的檔案,以檔案説話,力證中國擁有南沙群島與西沙群島主權的歷史與法理依據。

作者安東尼•卡蒂(Anthony Carty)教授是著名的國際法學者。現任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曾任教于英國德比大學、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香港大學、清華大學;曾在馬克斯普朗克歐洲法律史研究所、日本東京大學、馬德里自治大學等大學擔任訪問教授。他的學術方向集中于國際法理論、國際法哲學和國際法史等,在國際法領域發表了廣泛的著作,並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部分著作由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等國際知名學術出版社出版。自2009年開始,安東尼•卡蒂教授的學術方向轉向中國。

(新星出版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