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工作,越熱愛越精彩

發佈時間:2023-11-13 09:16:59 | 來源:出版人雜誌 | 作者:黃小良 | 責任編輯:孫靈萱

編者按:一部經典圖書是如何産生的?離不開作者的寫作初心、創新創意和嘔心瀝血之功,同時,“為人作嫁衣”的出版人同樣不可或缺。出版人——策劃人、圖書編輯、設計師、校對員、印刷人、發行人、書店人,在一本書出版和流傳的過程中起著怎樣的作用?在一本書誕生的背後,還有哪些精彩的故事?新華出版社聯合《出版人》雜誌,推出“出版人手記”專欄,為讀者講述每本書背後的出版故事。在這裡,我們能看到每個選題的來之不易,看到每個段落的字斟句酌,看到每個封面和書名背後的用心良苦,也能看到一群可愛的出版人,他們是這麼認真、這麼努力,他們的故事或許並不驚心動魄,但一定鮮活生動。就讓我們從另一重角度去審視手中的書,去感受每一本書誕生的別樣精彩吧。深夜痛哭後仍然初心不改,才有機會在出版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遠。

作為編輯,我們有一個越來越務實的認識:在某種程度上,編輯就是一個粉刷匠。作者的稿子是一個小房子,編輯的任務就是要做到“粉刷本領強”“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

沒有一位編輯碰到的作者全是暢銷書作家,編輯也不能保證拿到的稿子都不用做編輯,閉著眼睛印出來就能得到讀者的喜歡,能賣得很好。實際上,大多時候,編輯拿到的都只是一部初看很普通、細看又有一些可取之處的稿子,這些稿子就是“璞玉”,做好了是連城璧,做壞了就是廢礦石。

《一分鐘趣味藝術史》這本書,經過近五個月的打磨,2023年11月終於出版了。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又體驗了一回身為粉刷匠的快樂。現在,我們想把這份喜悅分享給大家。

專業聽作者的,稿子處理聽編輯的

《一分鐘趣味藝術史》這本書,是“世説新語體”的藝術家故事集,每個故事都篇幅短小,講究的是“韻味”,即故事要有趣,讀完了還要有餘味,讓人有所思、有所悟。可以説,書稿最初,在有趣和有餘味這兩方面是有所欠缺的,故事有點平鋪直敘。

比如這個故事:

王羲之説:“我的字和鐘繇的比,旗鼓相當;和張芝的比,只能屈居其後。”又説:“張芝練字,屋邊池塘的水都黑了。每個人都這樣練字,沒有練不好的。”(作者的第一稿)

“書聖”王羲之最推崇的前輩書家有兩個人,一個是鍾繇,一個是張芝。王羲之認為,和鐘繇相比,自己毫不遜色,甚至還有所過之;和張芝比,自己就要差那麼一點了,但是,“假令余耽之若此,未必謝之”,如果我也像張芝那樣勤奮、用功的話,那可就説不準誰會更厲害些了。——真是一個不肯服輸的王羲之!(作者修改後的第二稿)

一比較,作者的第二稿明顯好得太多了!如果説作者的第一稿,只是原故事的古文翻譯體。那麼第二稿,在接受了編輯的意見和要求後,作者就真正是在再創作了,故事的完整性、趣味性、余味,都有了。最後的評語,“真是一個不肯服輸的王羲之”,更是亮點,一句話就點透了故事的內核,塑造了一個逼真、可愛、可親的王羲之形象,也讓讀者仿佛看到了年少、不肯服輸的自己。

老話説,編輯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很多編輯不敢向作者提意見、提要求。我們的態度是,內容的專業性得聽作者的,但稿子要怎麼處理,得聽編輯的。有時候,只需要編輯稍微“點撥”一下,作者就能打破“思維的圍墻”,創作出很精彩的書稿來。

讀者感受到流暢,編輯要做邏輯優化

讀者讀到一本喜歡的書,最典型的閱讀感受是讀起來很流暢,就像山泉水往低處流,順勢而下。“流暢”這兩個字很簡單,其實卻包含了很多方面的指標:內容本身的可讀性好;各章之間邏輯關係處理得好;常見的閱讀“攔路虎”如生僻字、專有名詞等得到了很好的處理;其他細節處理得好,比如內容輸出的節奏把握得好;再比如,故事類圖書滿足了讀者的代入感,知識類圖書滿足了讀者的參與感……

這些指標,大部分是對編輯的要求,需要編輯去完成。《一分鐘趣味藝術史》這部稿子,經過修改後,作者基本實現了“內容本身的可讀性好”,但編輯要做的工作並沒有結束,而是剛剛開始。

針對該書稿,編輯做的最重要的加工是對全稿進行了重新編排。原稿的編排邏輯是按朝代、按人物先後順序,比如介紹漢末兩晉時期的書法家,則按人物排起來:師宜官、蔡邕、梁鵠、索靖、張芝……每人介紹一個或多個故事。這種方式很常用,缺點是結構太散,需要上目錄的小標題太多,而且沒有吸引力。經過對原稿的仔細研讀後,配合編輯掌握的藝術史知識,我們對原稿進行了一項“收網”工作:藝術家團體好比一個網,一網撒下去,把相關的藝術家個人都網羅其中。

比如,書法史上將張芝、鐘繇、王羲之、王獻之四人,稱為“書中四賢”。那我們就以“書中四賢”為一個標題,把這四位早期的書法大家,以及與他們相關的其他書法家,都網在其中。這樣既達到了讓全書目錄變得簡潔和集中的目的,標簽式的標題又有了吸睛效果,同時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藝術家之間的傳承和交往關係。

這實際上是人物關係網的做法。這本書介紹了中國古代藝術史上約六百位書畫藝術家,這些藝術家可以“裝”進二三十個大大小小的“關係網”裏面。

如此一來,全書的框架、邏輯關係就基本清晰了,綱舉目張,全書的目錄也就出來了。最終分為五個大章:藝術史之魏晉南北朝、藝術史之隋唐、藝術史之宋元、藝術史之明代、藝術史之清代。每章下面又分為若干個藝術家群體:書中四賢、六朝畫壇四大家、初唐四大家、盛世丹青等。

(初排目錄)

到這裡,目錄編排這一工作還沒有結束。有經驗的編輯都很清楚一點:好看的內容一定要往書的前面放,或者以比較醒目的形式單列出來。所以我們又在書稿內容中挑選出部分最為精彩的內容,分成11個專題,穿插排版在內文中。這樣一來,這個目錄既滿足了邏輯性,檢索也實用、方便,又充分發掘了亮點,看著非常舒心、滿意。

一本好書,還需要好書名和好文案

書名和文案,對於一本書來説,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對於編輯來説,則是最熬腦細胞的一項工作。《一分鐘趣味藝術史》這本書,書名經歷了幾次大轉變,每次轉變也代表著編輯的思路在調整。

最初作選題申報時,我們起的書名是:像藝術家那樣,靠風骨和酒活著。

曾經有一本暢銷書,書名是《像藝術家那樣思考》,那我們這本書,要展示的是“像藝術家那樣……生活”。一邊咂摸著這個書名,腦子裏一邊還在設想:封面設計書名的時候,“和酒”兩個字要先拿掉,整個書名就成了“像藝術家那樣,靠風骨活著”;設計完後,再用圖書校對中表示“插入”的這個標準符號,將“和酒”兩個字插入進去。如此一來,書名就有了一種別樣的趣味,“靠風骨活著”,這是藝術家追求理想的一面;加上“酒”這一世俗化的事物,代表著藝術家性情化的一面。“酒”相對於“風骨”,是對藝術家面貌的補充,也是真實生活的反映。

過一段時間後,當開始準備封面設計時,我們又漸漸放棄了這個書名。主要原因是,我們認為這本書的讀者應該多是年輕人,書名不要太強調“酒”,應該強調藝術家的真性情,堅持愛好,灑脫生活,又感觸于古代藝術家的地位低下、維生艱難,所以羅列了一系列書名:像藝術家那樣,雖艱難,也性情;像藝術家那樣,真落魄,真性情;像藝術家那樣,非主流,更任性……

書名起了十幾個,但這些書名顯然都不夠成熟,編輯的思路陷進一個坑裏了。煎熬了幾天后,突然意識到,我們應該給這本書取一個暖色調的書名,給人們以美好希望。這裡要提到同系列的另外一本介紹古代文學家的書,我們擬定的書名是《像文學家那樣,既有才,又有趣》,那麼這一本就名為《像藝術家那樣,越熱愛,越精彩》吧!

同時,我們增加了一個副書名:一部微型藝術史。這本書雖然都是藝術家的小故事,但串起來確實是一部微型的書畫藝術史,是很好的藝術史入門讀物。讀者可以通過這本書,了解大量藝術家的創作和生活故事,掌握中國古代藝術史的發展脈絡。

到了封面設計師那裏,又犯難了!書名太長,怎麼處理都感覺不對。行銷部同事也提出,書名讓人記不住,缺乏可記憶性;從市場的角度來説,缺少一個能讓讀者一眼記住的“標簽”。經過一番討論後,我們艱難地作出決定,化繁為簡,正式定名為《一分鐘趣味藝術史》。

最後定下的這個書名,感覺和內容結合得更貼切了,更容易讓青少年讀者接受。書名展現的是輕鬆、趣味,藝術休閒;內容展現的是藝術家對藝術的熱愛,對人的真摯,對人生的暖意。我們還邀請插畫師做了150多幅手繪插圖,以漫畫形式展現了100多位藝術家的人生亮點。

我們經常説,對一本書來説,編輯工作很重要,一個好編輯可能讓一本書化腐朽為神奇;但編輯工作似乎也沒那麼重要,因為一本書讀者接不接受,賣得好不好,編輯在其中的價值沒法量化。即使編輯只是潛在水下,無人看見,那也要努力,相信編輯工作也是“越熱愛,越精彩”。

(黃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