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市 愛書人的朝聖之旅
發佈時間:2023-09-14 09:06:17 |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林立 | 責任編輯:孫靈萱作為北京市民的老朋友,地壇書市于上周重啟,將持續至本月18日。書市,歷來是參與度很高的群眾性文化盛事。這場愛書人對書籍的朝聖之旅從幾千年前就開始了,如今更是城市中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
售書于市始於兩漢
書市,是指在一定時間內,集中豐富的圖書,以銷售為主而舉辦的集市,是不少國家採用的一種宣傳和推銷圖書的方式。
在我國春秋時期以前,書籍少且重,被當作國寶由少數統治階級所有,由專門掌管著作、檔案和圖書的官吏負責。書籍嚴格限制流通,普通百姓無法觸及。春秋以後,“士”階層出現,他們要求打破知識壟斷,於是書籍就擴大到了這一群體。後來,私學興起,流入民間的書籍逐漸增加。
到了秦代,秦始皇通過禁書法令控制人們的思想,私人不能藏書,更不允許生産。禁止藏書的法令直到漢惠帝時才得以取消,但多數書籍仍被少數特權階層掌握,普通百姓望塵莫及。漢武帝發出了我國歷史上首個書籍徵集令,並專門設立收藏圖書的館舍機構和專職抄寫書籍的官員,經過廣泛徵集,內府藏書日漸增多。
因為皇家藏書屬於“秘書”,不能隨意示人,而私人藏書隨著社會發展已經無法滿足廣大讀書人的需求,因此書籍的買賣流通應運而生。西漢哲學家揚雄在其所著的《揚子法言》一書中,曾提到“好書而不要諸仲尼,書肆也”。他認為“愛好書而不按照孔子的教導去學,那就不是讀書,而是開書肆”。這是關於書肆最早的文字記載,説明西漢時已建立書市。《後漢書》中則明確把當時洛陽已出現的圖書買賣場所稱為“書肆”,此名稱一直沿用多年。
書肆,是集中流通售賣書籍的場所。根據現有記載,我國最早的書肆出現在西漢後期的長安(今陜西西安)。據《藝文類聚》記載:“漢平帝元始四年,起明堂辟雍,為博士舍三十區,為會市,但列槐樹數百行,諸生朔望會此市,各持其郡所出物及經書,相與買賣,雍雍揖讓,議論樹下,侃侃閹閻。”當時,宰相王莽為了網羅天下人才,在長安擴建了太學規模,專門建造了“博士舍三十區”,據稱可容納萬人。由於當時印刷術尚未出現,學生們的書籍大多依靠抄寫的方式獲取,為了能閱讀到更多書籍,交換及買賣成了必不可少的方式。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及生活需求,長安太學在其附近專門設立了市,稱為“會市”。由於它坐落在槐樹林中,所以又被稱為“槐市”。《三輔黃圖》載:“倉之北,為槐市,列槐樹數百行為隊,無墻屋,諸生朔望會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貨物及經傳書記、笙磬樂器相與買賣。”當時,每逢初一、十五,學生多會聚於此地,相互買賣書籍。這算得上是我國最早的書市。可惜在戰亂中太學解散,“槐市”也隨之消失。
但圖書市場並未就此消失,在漫長的歷史中,它以書肆、書林、經籍鋪等名稱一直活躍在百姓生活中。書肆既銷售又刻印書籍,採取敞開售書方式,允許自由閱覽。由於官府藏書不能輕易示人,書肆對很多寒門學子有著重要意義。東漢哲學家王充就是這樣一位從書肆裏學得滿腹經綸的貧寒學子。據《後漢書》記載,王充小時候家裏很窮,買不起書,所以他經常遊走于洛陽的書肆,翻閱那裏所賣的書籍,加上他是個博聞強記的人,憑藉過目不忘的本領,硬是把看過的諸子百家著作融會貫通,終成大家。可見,書肆是當時絕大多數中下層文士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
我國書市的發展
漢代後,在我國歷朝歷代史書中都有書肆的記載。作為民間圖書買賣的場所,書肆的發展也成為古代商品經濟發展的晴雨錶。
唐宋時期,四川、安徽、江蘇和浙江等地都設有書肆,市集上,詩文類書籍佔絕大多數,包括收買詩人的詩卷、拓印金石銘文等。
但受到書籍材料、出版印刷及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古代圖書流通多以互換、出藉為主,並未形成較大規模的書市。直至明朝,圖書市場進入了有史以來最為繁榮的時期。
當時,大小書肆遍及全國各地,特別是在北京地區、東南吳越地帶等已形成規模較大的書市中心。這些地區或是全國政治經濟中心,或交通發達,或刻書業發達,因此書源充足,各地書商前來販賣圖書,極易形成大規模的書市中心。比如始於唐末,盛于宋、元、明三朝,衰于清代的福建建陽書市,在元朝時刻書業已負盛名,發展到明朝,書市之盛全國皆知。建陽的書肆主要集中在崇化、麻沙鎮兩地,當地居民“多以刀為鋤,以版為田”,以刻板印書為業,麻沙鎮是北宋最大的刻書中心。當時的圖書種類繁多,囊括儒家經典、諸子史籍、農桑居書、唱本尺牘、小説演義等,所刻印的圖書被統稱為“建本”,坊刻的圖書數量居全國之首。
為了招攬顧客,很多書肆隨著市場變化還會設立流動書市。在杭州,有科舉書市、花朝節書市以及岳廟書市。每當科舉考試舉辦時,各地考生聚集,他們對書籍有“剛需”,書賈便趁機臨時搭棚售書,形成火爆的書市。待考試結束,書市也隨之遷往別處。花朝節書市與岳廟書市也都是在人流集中的一段時間臨時設立的。
當然,能留住回頭客的還得靠涉獵廣博、內容豐富的書籍。書市上,除了有政府法令和記載典章制度的書籍外,只要是銷路廣的無一不有。比如,為迎合科舉考生需求,書市中最受歡迎的就是儒家經典及相關書籍。另外,醫書藥典、農桑生産、星象占卜、佛道藏經等也遍及大小書肆,還有琳瑯滿目的文學書籍,如《清平山堂話本》《三言》《三國志演義》等。
清代的北京,有三處知名的書市街:一是在慈仁寺,常年有書攤,為了吸引購書者,商販將一些古舊書籍及雜誌在門前擺放,供文人墨客瀏覽挑選;二是隆福寺書市街,每遇廟會期間,一些商販就在廟會上設攤,形成書市;三是琉璃廠,從東到西有兩裏多長。琉璃廠形成書市的時間約在清康熙年間,當時尚未成為書市,只是有了一些舊書店。乾隆年間,《四庫全書》纂修需要大量底本,出於考證典故的需要,那些四庫館臣就會到琉璃廠來蒐集相關古籍。如此大量的需求,使得各種古籍集中匯聚於此,琉璃廠也漸漸形成了中國最大的古舊書集散地。據《魯迅日記》記述,魯迅在北京生活的10多年中,去過琉璃廠480多次,總計購買3000多冊所需書籍。
在北京,舉辦書市是一項傳統。1957年11月1日至10日,為慶祝十月革命勝利40週年,新華書店北京分店在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辦了10天書市,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大型書市,主辦方準備了中外書籍、刊物、畫冊等達2.5萬種,茅盾等19位知名人士參加了書市售書活動。勞動人民文化宮書市連續舉辦多年,直至2002年,書市移至地壇公園、朝陽公園等,但不管舉辦地在哪,書市早已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不論春秋還是寒冬,書市裏總是人山人海。
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每年也會舉辦各種類型的書市。不僅如此,國內規模最大的“全國書市”自1980年由新華書店總店聯合北京市新華書店在北京首創後,至今已舉辦了31屆。從第18屆開始,“全國書市”正式更名為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從最初單一的圖書交易活動,走向融出版物展銷、資訊交流、行業研討、閱讀推廣為一體的文化盛事。
歐洲最大書市
國外最早的書市出現在德國法蘭克福,歷經百年,最初的書籍集市已經發展成如今世界最大的圖書博覽會。
12世紀至13世紀,歐洲各國間的貿易已普遍發展。不管是東方的舶來品,還是有特色的手工業産品,都集中在集市進行,然後通過商人買賣再擴散到歐洲各地,這既滿足了各個城市中上層階級對奢侈品的需求,也是對百姓基本生活資料的補充。當時,布魯日、科倫、法蘭克福、里昂等地都以大型集市聞名。
集市是商品的集散地,同時也是構成中世紀城市的重要元素。很多城市都會舉辦各種規模的集市,如年市、周市以及每天的集市。其中,年市最為盛大,開放的時間和地點一般是固定的,每年只舉行一次,最多也不會超過兩次,地點一般設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各地的商品匯集。集市將歐洲各地的商業聯繫起來,促進了商業復興,如12世紀至13世紀的法國香檳大集市和中世紀後期的法蘭克福大集市都盛極一時。
中世紀末期,法蘭克福已經發展為“歐洲最重要的國際性市場之一”,而大集市中的抄本交易就成了日後法蘭克福書市的起源。
繼畢昇發明活字印刷大約400年後,1439年,德國金屬匠古騰堡在家鄉美因茨發明瞭鉛活字印刷。古騰堡的突破在於開發了一種創造單個字符或字母的方法,利用金屬鑄造技術生産出可以排列和重新安排的單個字符,並形成單詞和句子,該技術被稱為印刷史上的一大創舉。古騰堡還開發了一種印刷機,可以對字體施加均勻的壓力,確保印刷的文字清晰可讀。而在此之前,書籍的生産依靠人工手抄,費時費力且昂貴,古騰堡的發明取代了手稿貿易,使書籍和其他印刷品的大規模生産成為可能,擴大了思想的傳播範圍,同時也為之後歐洲的文化知識和經濟格局帶來重大轉變。
正是鉛活字印刷術在美因茨的興起,讓法蘭克福近水樓臺先得月,再加上地理位置優越,陸路和水路交通都很便利,隨著書籍印刷日漸成規模,法蘭克福大集市成為各國書商和印刷商頻繁光顧的去處。1485年,法蘭克福書市正式出現。此後,幾乎每年舉辦一次,每次為期五天。每到開幕之日,大量書籍印刷商和貿易商蜂擁而至,給法蘭克福大集市帶來了豐厚的收入,也刺激了書市交易進一步發展。到16世紀中葉,法蘭克福成為歐洲印刷出版業的“龍頭老大”,不僅是本國書籍,英、法等國的書籍借助此地也迅速在歐洲大陸流傳開來。有學者因此感慨:法蘭克福的位置和它聞名於世的集市,使它在拉丁文獻時代不用費勁就穿越語言邊界,迅速成為文獻方面的世界市場。到16世紀末,法蘭克福書市已發展成為“德國最大的書籍貿易中心和歐洲最大的書籍市場”,影響力達到頂峰。據統計,在1596年春季書市上,除了各書店業已存放的書籍外,新進書籍達到52種,近2400冊。
17世紀初,英國王室專門向一些書商授權,任命他們擔任“國王的印刷商”,允許其合法參與法蘭克福書市,以促進英國書籍參展。參展的書商們精心準備,帶去了哲學、醫學、神學和辯論等書籍,他們不僅在書市中為英國書籍做廣告,甚至還編排出屬於自己版本的書市書籍目錄。還有一些英國文人學者也借助法蘭克福書市平臺,直接與書商建立聯繫,授權將自己的作品在國外印刷出版。英國著名醫生、實驗生理學創始人威廉·哈維就曾通過推介結識了一名書商,1628年將自己的《心血運動論》醫學手稿郵寄至德國,由其印刷後在法蘭克福書市首發,迅速傳播到法、荷等國,並被多國書商翻印。
直到17世紀末,宗教改革後的政治和文化動蕩對德國商業影響越來越大,法蘭克福的地位最終被萊比錫書市所取代。直到兩個世紀後,法蘭克福書市才再度復興——1949年9月18日至23日,205家德國參展商齊聚法蘭克福聖保羅教堂,參加二戰後的第一場圖書展。僅過了4年,外國參展商就佔了大多數。此後每年10月,法蘭克福書展都會如期舉辦,成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圖書盛會,也是全世界文化的風向標,僅去年就有95個國家的4000多個參展商參展,被稱為圖書業“奧林匹克”,因為在這裡,書籍有可能實現從一個語種到多語種的裂變。羅琳和她的著作《哈利·波特》就是如此,第一部在英國出版後並沒有得到多少關注;第二部發行後被帶到了法蘭克福書展,通過宣傳,逐漸在英語國家範圍內得到出版界的關注;而第三部就形成了一股全世界範圍的追捧風潮。
世界博覽
116歲“阿茲巴基亞墻”舊書市
埃及首都開羅阿塔巴廣場附近有一座名為阿茲巴基亞的花園,旁邊是“阿茲巴基亞墻”舊書市。書市始建於1907年,業界稱它是中東地區歷史最悠久、埃及最大的舊書市場。
這裡攤位林立,書店毗鄰,擠滿3條數十米長的窄巷兩側,猶如圖書的王國。所售書籍基本都是二手阿拉伯語原版,年代久遠。書的種類琳瑯滿目,政治、哲學、經濟、文化、體育、生活等應有盡有。當地人稱“阿茲巴基亞墻”書市是“愛書人的天堂,窮人和富人共同的文化聖地”。
“阿茲巴基亞墻”舊書市最初因阿茲巴基亞花園圍墻得名。19世紀,這裡是開羅最繁華的街區,咖啡館、歌劇院和豪華餐廳眾多,社會名流雲集,其中星羅棋佈的咖啡館成為知識分子激蕩思想、啟發靈感的地方。書商們把圖書擺放在阿茲巴基亞花園的圍墻上,引起人們注意並購買,遂逐漸形成規模越來越大的圖書市場。自建立伊始,“阿茲巴基亞墻”舊書市便如磁鐵般吸引著埃及民眾前來尋書、購書,包括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馬哈福茲在內的許多埃及作家都是這裡的常客。
開了400多年的露天書市
在法國巴黎塞納河兩側石欄上,有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舊書攤,它們起源於16世紀,如今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雖然歷經了數百年的滄桑,但這些舊書攤的架構沒有太大變化,全部都是由尺寸統一的綠色鐵皮箱組成,箱體被直接固定在河堤護墻上,沿河長達近4公里。書商營業時就打開鐵皮箱,將裏面的各種舊書籍全部朝外,以方便讀者翻閱。如果突遇降雨,他們就順勢將鐵皮箱合上,然後上鎖即可。
16世紀時,一些商販經常沿著塞納河邊的矮墻遊走,販賣畫像和古籍。後來,這些商販賣的書越來越多,塞納河畔的書市因此而形成。為了不影響市容,巴黎政府19世紀末出臺規定,設立定點舊書攤,並實施特許經營,禁止出售新書。同時規定,一個舊書攤位由四個書箱構成,其中最多只有一個准許出售旅遊紀念品,其餘三個必須用於售賣古書籍;舊書攤無須繳納租金和使用費,但每週至少須營業三天,除非遭遇惡劣天氣。
時至今日,塞納河岸的舊書攤也只有240家,基本保持原來的風貌。人們在舊書攤上淘奇書異本、版畫、雜誌,還有半個世紀以前的硬幣、明信片和郵票等,不少學者、研究員和收藏家也常常涉足其間,尋找他們需要的寶貝。(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