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推出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相關活動——傳承發展中華傳統文化
發佈時間:2023-06-12 09:04:10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 張雪 | 責任編輯:孫靈萱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人們透過一件件傳世珍寶、一幀幀歷史影像、一個個非遺好物,感受著中華文化之源遠流長,感嘆著中華文明之博大精深,文化自信、文化認同愈發澎湃昂揚。
更深刻認識中華文明
文物和文化遺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力度,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堅強支撐。”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金瑞國表示。近年來,我國陸續公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40座、中國傳統村落6819個;全國共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3.6萬多處,國有館藏可移動革命文物超過100萬件/套;依託國家古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發展等項目,一些瀕危的傳統藝術得到搶救,一些被破壞的文化生態系統逐步得到修復和提升。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深入開展中國文明歷史研究,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離不開考古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考古工作,8800多項考古發掘項目得以推進,良渚、石峁、二里頭等遺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新疆、西藏等地邊疆考古取得大量發現,“致遠艦”“經遠艦”“定遠艦”等水下考古陸續開展,以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為奮鬥目標,考古工作呈現全新氣象。
考古工作者正將中華文明長卷的細節刻畫得愈發清晰。“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深化考古和文物研究闡釋,是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增強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堅強支撐。”金瑞國表示。
把文化溫度轉為創新熱度
從還原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的舞劇《只此青綠》驚艷神州,到《國家寶藏》《典籍裏的中國》等傳統文化節目頻頻“破圈”,再到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審美情趣結合的“國潮”産品受到追捧,古老的中華文明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匯入新時代向前的洪流。
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三星堆博物館的縱目面具水杯、甘肅省博物館的文創玩偶“馬踏飛燕”……眼下,融合文化和創意的爆款産品層出不窮,博物館文創産品銷售屢創新高。
山西傳媒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研室主任高鵬表示,“近些年,國家高度重視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年輕消費者對傳統文化有了更多認同感和自豪感,這正是近幾年‘國潮’消費興起的重要原因”。
從剪紙、篆刻到扎染、織造……非遺同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我國共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餘項,隨著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的項目增加至43個,位居世界第一。當下,直播、短視頻等方式正在拉近非遺、傳統手藝人與年輕消費群體的距離。與現代表達方式結合的非遺産品,借助網路電商、“非遺購物節”等形式“飛入尋常百姓家”。
凝聚人心增進福祉
博物館保存了大量考古出土的文物、傳世的文獻實物資料,如同璀璨奪目的珍珠一般,串聯起中華文明發展史。
國家文物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增備案博物館382家,全國博物館總數達6565家,居全球前列;全年舉辦線下展覽3.4萬個、教育活動近23萬場,推出線上展覽近萬個、教育活動4萬餘場。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又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因素。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各地結合文物資源特色,將文物考古研究成果轉化為妙趣橫生的沉浸式體驗活動,讓更多人了解歷史根脈。
在山西、安徽等地,古遺址直播系列活動依次展開;河北推出“詩詞歌賦寄情思”線上展播;上海開展“尋找外灘的中國建築師足跡”線下行走。借助科技等手段,古老文明、傳統文化在新時代與創意嫁接、與旅遊融合、與教育互動,不斷滿足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記者 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