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6年2月8日,在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舉行的中國春節慶祝活動上,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演員表演舞蹈《千手觀音》。新華社發(毛裏西奧·巴倫蘇埃拉攝)
不少當年參與運河修建的華工後代在巴定居,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此,巴拿馬當地還誕生了一個新詞“運河華人”,借指那些參與運河修建、擴建和管理的華人。與先輩們篳路藍縷異國謀生不同,今天的不少華人已經成為當地社會各領域的佼佼者。
黃華彥,大學畢業後就進入運河管理局工作,他的祖輩同大多數華工一樣來自廣東。隨著中巴經貿關係日益密切,他曾多次回國考察和尋根,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經過幾十年的不懈打拼,黃華彥如今已成為負責技術、資訊事務的執行副總裁,是運河管理局中職務最高的華人,獲得很多人的尊重。像黃華彥一樣融入當地主流社會的華裔代表還有很多,除了不少華人企業家外,巴拿馬歷史上也曾出現過華人部長、國會議員等政界要員。
巴官方統計顯示,在該國400多萬人口中,約有15萬華人,是拉美地區最大的華僑聚集區之一。2004年,政府宣佈每年3月30日為“全國華人日”,以此肯定華人對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
除了土生土長的巴拿馬華裔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也來到巴拿馬拓展業務。中遠海運的貨輪能成為在巴拿馬運河擴建後的首航船舶,是企業實力的體現。中遠海運一直是巴拿馬運河的重要客戶,運河擴建工程中的部分新船閘閘門就是通過中遠的貨輪運送。
此外,包括中國銀行、華為、中港灣等中國企業也都在巴拿馬設有分支機構,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力量。為此,巴雷拉在電視講話中還不忘提及中國企業給當地帶來眾多的就業崗位。
中國和巴拿馬正式建交是中國在拉美地區影響力不斷上升的體現之一。正如巴雷拉所説,選擇同中國建交“是我們國家應該走的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