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寺廟傳出的中文讀書聲 ( 1/ 14 )

支援← →鍵翻頁發佈時間: 2017-05-12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趙娜 | 責任編輯: 趙娜

Buddha Ditar 寺廟裏中文老師在教授小尼姑中文。秦斌攝影

“加油、跑步、排隊……”,5月3日我們剛剛踏入緬甸仰光Buddha Ditar 寺廟的門口就聽到教室裏傳出了略顯生澀的朗讀聲。教室裏30多個身穿粉色僧袍的小尼姑們在老師的領讀下,認真地朗誦著。

緬甸的寺廟往往也同時具備教育功能,這座位於North Okklapa區的普達迪達Buddha Ditar寺廟是228所寺廟學校之一。它由三名女住持創建,除了有30多名小尼姑外,還收養了40多個女童,他們有的來自離異家庭,有的來自偏遠山村,有的是孤兒。女住持為孩子們提供了容身之所,解決溫飽問題,但對孩子們的培養和發展問題卻無能為力。

中文課堂緣起

我們眼前的中文課堂的由來也頗有淵源。2016年11月5日,仰光卓越語言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卓越)與這座寺廟結緣,想為這些女孩提供拓展視野、內外兼修的成長機會,免費為她們教授實用中文課堂。卓越校長江琪英與住持的理念一拍即合。

關於項目的發起原因,江校長對記者説,卓越作為一個在緬甸發展的學校,希望能夠全面融入並服務緬甸社會、經濟、文化和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積極參與緬甸的公益事業。之所以選擇Buddha Ditar寺廟,是因為卓越的教師多為女性,選擇尼姑庵方便教師出入寺廟。

最初卓越負責人與寺廟住持對接時,寺廟住持就表示: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希望他們把中文當成母語一樣認真學習。寺廟能夠解決孩子們的生存問題,卻無力解決孩子們的發展問題。免費的漢語教學能豐富女孩們的技能,為他們長大成人後找工作提供更多空間。這樣,寺院的中文課堂就正式啟動。

我愛學中文

教育要用心、用情、用滴滴汗水去澆灌,才能開花結果。自從寺廟開設中國課堂以來,每週二、六仰光卓越語言教育中心教師蘇雪蓉就會到學校上漢語課。她是緬甸第三代華裔,在緬中雙語教育中頗有經驗,還專程為寺廟的中文教學定制了教學方案,如何讓孩子們真正對中文産生興趣、提升語言交流實用技能是重點。

蘇雪蓉老師身穿漂亮的籠基,在黑板前與學生們互動式教學。學到“跑步”的時候,蘇老師一邊讀,一邊側身做出“跑”的動作;讀到“鬍子”的時候,蘇老師笑著問,“鬍子長在哪?”,女孩們也笑著摸下巴。當天氣溫近40度,由於教室裏臨時停電,寬敞通風的教室裏也令人汗流浹背,蘇老師卻還在一遍遍和學生們互動式教學。

下課後,學生們對記者説,“你好”“我愛學中文”“你吃了嗎”,他們微笑的眼睛中充滿快樂和希望。學生中有一位名叫Naw Aye Chan May長頭髮女孩,她是寺院收留的孤兒,現在已經讀大一了,但這兩年的寺廟中文課堂她也都一直參加。她希望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不僅為自己發展提供保障,還要用知識感恩寺院,把愛傳遞下去。

在二樓的宿舍裏,年齡稍大的兩位尼姑在地板上擺弄著幾張報紙,當小編問起報紙的用途,她們顯得有些害羞,原來是想用報紙做初稿,自學裁剪成功後,親手為蘇老師做一套漂亮的緬甸民族衣服。

在採訪中,寺廟住持表示她一直鼓勵孩子們要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要求他們努力掌握漢語這門語言,希望她們將來能夠走出寺廟,自力更生。而住持的希望也正是卓越所希望的,希望這些女孩將來可以更好地成長髮展,回饋養育他們的寺廟。

愛的傳遞

在寺廟的三樓,是學生們唸經的佛堂,在寬敞的大廳裏擺放著一台液晶電視機。這是她們課外休閒的地方,電視機是獲取學習資源、接觸外部資訊、課餘娛樂的“珍貴寶貝”。住持告訴我們現在正值緬甸暑假,孩子們上午上漢語課,下午就在三樓收看電視節目。説起孩子們愛看的電視節目,主持臉上充滿了慈愛,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看動畫片。

這臺電視也是在由雲南省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籌款併發起、卓越語言教育中心承辦的“一寺廟一電視”公益項目中受贈,是第一期項目100家受益寺廟中的一家。據悉,“一寺廟一電視”的詳細情況,目前第一期的項目已經圓滿完成,第二期項目正在籌備中,兩期項目將陸續覆蓋仰光地區228所寺廟。

據悉,卓越計劃在這一批孩子中選拔並培養一些對漢語特別感興趣並願意從事漢語教學的孩子,送她們到中國去深造,讓他們將來可以為寺廟的教育公益項目貢獻自己的力量。

江校長提出卓越希望今後發展更多的公益項目,如推廣教育公益項目,讓仰光地區更多在寺廟裏學習的孩子們有機會接受漢語、英語和電腦方面的教育;希望可以啟動兒童營養膳食項目,讓孩子們的身體變得更加健康。卓越呼籲更多中國企業、緬甸本土企業和所有熱心公益人士共同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

1   2   3   4   5   下一頁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産品付費下載。 購買請撥打 010-88828049 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