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進村 農民都“淘”了什麼 ( 1/ 28 )

支援← →鍵翻頁發佈時間: 2016-11-0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趙娜 | 責任編輯: 趙娜

    2015年11月11日是農村淘寶的第一個“雙十一”,桐鄉市39家農村淘寶服務站總成交額151萬元。

2015年12月12日,崇福鎮城郊村,村民們來到剛開業的農村淘寶服務站選購商品。

 過了“雙十一”,迎來“雙十二”,浙江嘉興桐鄉市的農民們在網上風光了一把。 2015年11月11日是農村淘寶的第一個“雙十一”,桐鄉市39家農村淘寶服務站總成交額151萬元。 2015年12月12日當天,桐鄉市又有第三批共10家農村淘寶服務站開張。去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發佈“千縣萬村”計劃,宣佈計劃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服務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這項計劃中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將拉動農村消費,培育農村賣家;對農民消費者來説是“網貨下鄉”,對城市消費者來説是“農産品進城”,最終實現農村經濟的網際網路化。 2015年7月,嘉興首批農村淘寶服務站在桐鄉開業,幫農民網購、收發快遞、小額貸款、出售當地特色産品等業務,讓農民在家門口直接搭上網際網路的列車。截至目前,全國農村淘寶服務站已超過8000家,其中桐鄉有49家,農村淘寶合夥人還在繼續招募中…… 網際網路,已經開始改變著江南鄉村,農民的消費觀念也在悄悄變化……

從“皮草小刀工”到“村淘合夥人”

桐鄉市崇福鎮東安村農村淘寶服務站是嘉興市第一批開張的6家當中的一家,“店小二”叫楊子榮。 34歲的楊子榮是廣西桂林人,2002年來東安村打工,在這個家家戶戶都從事皮草加工的村子裏,他一待就是10多年,2007年他和本村姑娘沈志鴻結婚,成了東安村的女婿。皮草小刀工,楊子榮之前做的工作,與網際網路一點關係也沒有。 “我的老家在廣西農村,大學生都走出了山村,留守的村民連網際網路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更不用説在網上買東西了。網際網路在農村是個新鮮事物,也是趨勢,我覺得農村淘寶的潛力很大。”楊子榮最初報名參加農村淘寶合夥人選拔的想法就這麼簡單。正是這樣樸素的想法與阿里巴巴挑選村淘合夥人的要求不謀而合。 “我們挑人,更看重的是想法。”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桐鄉事業部負責人葉楊軍説,“阿里巴巴選擇那些有較強服務和宣傳意識、熟悉網際網路和網購的本地人,尤其是返鄉青年,把合作夥伴從非專業化的小賣部轉變成為專業化的農村淘寶合夥人。” 2015年5月,楊子榮從600多報名者中脫穎而出,被選拔為阿里巴巴在桐鄉的首批農村淘寶合夥人之一。從此,這位小刀工又多了一個身份——村淘合夥人。

  

4個月前不敢買,4個月後買汽車

2015年7月21日,楊子榮的村淘服務站開在了崇福鎮東安村村委旁。“開始時,大家都是來看熱鬧的,尤其是上了年紀的村民,他們又好奇又不敢買。”楊子榮説,“買東西前要摸一摸,試一試,合適了再付錢,這是傳統的購物觀念。” “事先考慮到這點,我們早就從‘天貓超市’裏買來柴米油鹽等日常用品,打開網頁,讓村民對照著實物和網頁上的商品比較,並且承諾出了問題全部由我們去跟賣家聯繫。”加上三個合夥人都是本村人,村民們的顧慮漸漸打消了,開始嘗試著在農村淘寶上買東西。 2015年10月末,楊子榮和小夥伴們開始策劃宣傳農村淘寶的首個“雙十一”,他們把汽車、電器、服裝等商家直接請到村裏來,村民在家門口不僅看到了廠商的品質承諾,還看到了實惠。“頭一天,鄰村一位23歲的村民朱曉飛直接買了一輛價值15萬多的汽車,我們給他做了個交車儀式,很多村民都來看。”楊子榮説。“原來汽車也可以在網上買,還比4S店便宜很多”,車主朱曉飛説。東安村是一個常住人口5400人、外來人口約1000人的大村。2015天貓“雙十一”全球購物狂歡節那天,東安村農村淘寶服務站成交額14萬元,訂單160單,村民除了電視機、空調等大件外,還訂購了一輛7.5萬元的汽車。

90後大學生,國企辭職加入村淘合夥人

2015年12月12日“雙十二”當天,桐鄉市崇福鎮城郊村農村淘寶服務站開業了,店主是90後本村小夥子蔣濤。這一天,蔣濤等了很久。 2015年6月,學材料化學專業的蔣濤大學本科畢業,8月份順利進入桐鄉一家國企。蔣濤説,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月收入5000多,很讓人羨慕;但同事關係複雜,工作除了接待就是寫材料,這不是他想要的。10月,上班剛兩個月的蔣濤遞交了辭職信,滿腔熱情地報名參加了農村淘寶合夥人的選拔和培訓,他的這一舉動讓家人、好友很不理解。城郊村人口近五千,豪車近百輛,是一個皮草加工村。之前的蔣濤很少有人注意,村淘合夥人的身份,讓這個普通的大學生一下子成了村裏的焦點。開業前,蔣濤拎著開業優惠券跑遍近千戶村民家中,宣傳自己的農村淘寶服務站。“村民們問了很多,説明他們感興趣,越問我就越有信心。” “雙十一”不僅是網路購物狂歡節,還是蔣濤的結婚紀念日。蔣濤在2015年的這一天結束了單身,妻子是一名小學老師,她對蔣濤的選擇非常支援。下班後,雙休日,妻子常常會坐在服務站電腦前,幫著村民在淘寶上選商品、下單。“我一個人忙不過來,還需要尋覓至少一名合夥人,我試圖説服幾個小夥伴加入,但都被拒絕了;不管怎麼樣,我會堅持下去的。” 接下來,蔣濤的農村淘寶服務站還會繼續升級,加入閱覽室、兒童樂園等項目,服務村民。

“村淘”除了買賣,還有什麼?

在28平方米的東安村農村淘寶服務站角落裏,擺放著一個沙發和茶几,楊子榮不希望這裡像個商店,而是像一個家,村民可以進來坐下喝喝茶。“‘村淘’最重要的是服務性,站在客戶的角度,而不是站在盈利角度去做事。”這是楊子榮眼前對農村淘寶的認識。服務站貨架上擺放著楊子榮從“天貓超市”買來的柴米油鹽等日常用品,價格低得多,而且方便隨時購買。“有時候,村民第一次從村淘買了二十幾塊錢的東西,我會順手從貨架上拿瓶價值十幾塊的東西送給他,讓村民覺得我們之間不僅僅是買賣關係,更多的是信賴。” 服務站門前有一個大廣場,只要不下雨,晚飯後,楊子榮就會架起投影儀和音響,備好茶水和零食,給村民們放電影,服務站也成了鄉村夜晚最熱鬧的地方。 “農村淘寶,對我來説就是一項創業,創業自然就會有風險。”為了將創業風險降到最低,楊子榮與妻子沈志鴻、妻子的小姐妹金芬南合夥經營。農村淘寶服務站的收入並不是來自村民,而是由阿里巴巴根據成交金額支付佣金。開業的幾個月,東安村村淘服務站每個月的佣金在5000元上下,除去水電、房租、汽油費以及活動推廣費用等日常開銷後,賺不到什麼錢。楊子榮和妻子在不忙的時候還要到皮草作坊做小刀工,金芬南經營著一個羊毛衫淘寶店,他們三個人靠額外的收入來平衡著這家農村淘寶服務站的支出。目前,東安村農村淘寶服務站約有100名固定的村民客戶。“爭取在今年年底達到500名,讓服務站能夠收支平衡”,楊子榮説,“其實,幫村民代買東西,只是農村淘寶服務站的一項功能,等真正打開農村市場後,阿里巴巴還可能在農村發展醫療、旅遊、交通等項目,那時候是什麼樣子,我也不敢想像。” 網際網路,已經開始改變著江南鄉村,農民的消費觀念也在悄悄變化……(嘉興日報 王振宇 成傑 攝影報道

1   2   3   4   5   下一頁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産品付費下載。 購買請撥打 010-88828049 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