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北京公佈“十三五”交通規劃 將試點徵收擁堵費[組圖]

發佈時間: 2015-12-04 07:53:38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楊佳  |  責任編輯: 楊佳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12月3日早上9點,北京東三環雙井路口十分擁堵。當日,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召開的發佈會上獲悉,2016年將研究試點徵收擁堵費,針對小客車、機動車實施更加嚴格的限行措施;並通過停車綜合治理等措施,緩解首都擁堵。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探訪

四惠站:高峰期一個車門前43人候車 低峰期僅15人

四惠站是八通線往通州方向的起始站,也是一號線與八通線的換乘車站,平日客流較大。昨日下午,北青報記者來到地鐵四惠站,在3個小時內觀察了四惠站客流量的變化。

15點30分,開往土橋方向的八通線列車進站,北青報記者在5號遮罩門前統計了候車的人數,為15人,上車的乘客大都有座位,只有四位乘客站在靠近門處的地方。15點40分,同樣在5號遮罩門前等待上車的乘客約有16人,列車進站後,多數人坐在了座位上,有六位乘客站著,其中一位女士不滿意自己站的位置,轉了一個身,由車廂中部大步走到了車門扶手處。

15點47分,在5號遮罩門前排隊的人比之前略多,有19人,車廂內較為通透,透過車窗能看見坐在面對遮罩門方向的乘客。

15點55分,列車進站時,站在5號遮罩門前等車的乘客約有18人,有乘客上車後發現沒有座位可坐後,快速走下列車。在這半小時內,5號遮罩門前的乘客數量並無變化,車廂內站著的乘客可自由走動。

對於這個時間段地鐵八通線的乘車感受,市民劉女士表示“很舒適”。她告訴北青報記者,在非高峰時期坐地鐵,既不用排長隊,車裏又不會擁擠,“覺得太舒適了”。

傍晚18點,北青報記者再次來到四惠站,由於正值下班高峰,車站裏的人流較15點明顯增大,每個遮罩門旁都增加了疏導的工作人員。同樣,在相同方向的5號遮罩門前排隊的乘客有34人。18點10分,排隊的乘客達到39人,隊伍長達近3米。18點15分,5號遮罩門前的乘客多了起來,約43人,當列車停靠開門時,站在隊伍中間的兩位女性乘客被後面的人流推進了車廂。18點22分,北青報記者觀察到,排到隊伍最後的乘客已接近對面方向候車處的黃色安全線內,從對面方向下車的乘客只能貼著遮罩門走。

“這麼多人,你平時都這麼回家的嗎?”外地來北京看望女兒的陳先生面對等車的人群,轉頭問一旁的女兒。而被夾雜在人群中的傳媒大學學生小王,等待了三趟列車,才最終進到了車廂。

北青報記者在站臺內隨機採訪了幾位乘客,對於地鐵實行錯峰票價,他們的看法不一。家住傳媒大學附近小區的孫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不會因此而提早出行,“上班時間都是固定的,我也不會犧牲睡眠時間提早坐車”,“要是為了減少交通費用,我可以早一點去做公交車,還方便一些呢”。而每天都坐八通線上班的吳先生則表示,自己會因此考慮錯峰出行,“錯峰出行也是為了自己坐車的舒適度,提早一點出門也沒什麼。” 文/本報記者 黃筱菁

展望

2020年北京交通什麼樣?

道路

全面推進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建設國家高速公路約113公里。推進地方高速公路建設,建設地方高速公路約170公里。推進普通國道提級改造,提高二級及以上等級公路比例,新、改建普通公路271公里。圍繞重點地區和重大活動推進市道建設,完成市道新、改建里程總計230公里。周正宇介紹,明年在中心城區推進打通斷頭路、暢通微迴圈工程。東西城是重點,朝海豐石都要加大力度,力爭3—5年把中心城的斷頭路和微迴圈、次支路建設能夠基本實現.。

地鐵

力爭2020年北京市軌道交通網路規模達到27條線、總長982公里。推動通勤圈範圍內市郊鐵路建設,推動接駁換乘設施建設,落實P+R停車設施規劃用地。周正宇介紹,明年在建地鐵將達到300公里。

公交

編制落實公交專用道規劃,到“十三五”末,力爭實現公交專用道1000公里且連續成網。加強軌道與地面公交的銜接換乘,重點完善10個接駁場站建設。(記者劉珜)

   上一頁   1   2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