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8日,吉林長春,中科院東北地理所調查小組依據衛星拍攝到的火點追查秸稈焚燒情況。圖片作者:孫立國
4.白城市
重回高速,我們繼續向著白城方向走去。
27日下午4點03分,一處路標顯示,距離白城市區還有35公里。
繼續行駛了三四公里,道路右前方冒起了滾滾的濃煙,隨著車輛駛近,能看見躥起來的火苗。
著火的,是一塊稻田地,路邊站有兩個人。由於不能在高速公路上隨便停車,我們只能繼續向前。
沒想到,下午4點25分,從白城東高速口進城的時候,我們看見了更為濃烈的滾滾煙火,連成了片。
調查———
下高速之後,調查小組通過繞路找到了著火點:一處水稻田。
下午4點44分,在焚燒區域的上風向,調查人員進行了測量:pm2.5濃度在75~90ug/m3之間;走進焚燒區域,再次進行監測,數據猛增到了7010ug/m3。這片焚燒區域,在白城的下風向。
“如果在上風向,污染物就會飄進城了。”張學磊搖了搖頭。
第二天,早飯過後,調查繼續。28日8點13分,在白城市交通局附近,發現兩個正冒煙的大煙囪,處於上風向的那個,冒著黑煙。
“顯然,它沒有經過環保處理。”張學磊表示。
根據煙飄的方向,在其下風向監測,pm2.5濃度為250ug/m3;而離這個監測點上下走10米左右的距離,監測到的數據顯示pm2.5濃度降低到了50ug/m3左右。8點28分,經S106公路,發現路兩側的田地裏飄起了濃煙。
這裡是洮北區林海鎮甜水村2社,主要以水稻田為主。
“用不了,就得燒掉,不燒,沒法翻地。”正在看護稻田裏火勢的趙大姐説的很直接。“我要生活啊。”
她自家有3公頃稻田,又承包了7公頃,共有10公頃。
“我家燒稻稈,能留下30%就不錯了。”趙大姐説,剩餘的70%就燒掉了。
這樣做的,不只她一家。她説,全村100多坰的稻田秸稈都是這麼處理的。
“風把秸稈抽幹了,就燒。”她説,燒秸稈要看天氣,尤其是要注意風向,風往屯子裏刮不能燒,風大也不行。
在燃燒的稻田旁,上風向監測點測得的數據是:pm2.5濃度為60ug/m3;而在下風向,濃度猛增到2600ug/m3。
5.洮南市
28日上午9點23分,進入洮南,空氣品質很好,監測到的pm2.5濃度為36ug/m3。
6.通榆縣
10點34分,在通榆,監測到的pm2.5濃度為46ug/m3。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監測點不時有機動車經過,pm2.5濃度最高能達到122ug/m3。
“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就顯現出來了。”張學磊説。
7.長嶺縣
27日一路基本沒有發現的焚燒玉米秸稈現象,在進入長嶺境內後被大量發現。
在光明鄉至太平山鎮間,據粗略統計,共發現10余處焚燒點。
當天下午2點37分,經過光明鄉的鎮子不久,田地裏濃煙四起,飄起來的濃煙甚至將公路遮斷,過往車輛都被迫減速,打起了雙閃。
調查———
上風向監測的數據為40ug/m3,下風向監測數據達到8590ug/m3,平均濃度高達1920ug/m3。此外,實測風速為5米/秒。“這樣的風速,這些飄起來的污染物3個小時就能飄到長春市區。”經過計算,張學磊表示。
在玉米地裏,我們也碰到一些看護的農民。“前天(26日)下雨,沒晾幹,今天(28日)天好,就燒了。”地裏的農民説,他們這一片剛開始燒秸稈。
他們給的理由是,用不了,只能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