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看中國

舌尖俗食:立夏美食烏米飯[組圖]

支援←→鍵翻頁 發佈時間: 2014-05-0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楊挺 | 責任編輯: 楊挺

浙江省流傳著立夏時節吃“烏米飯”的習俗。

    浙江臨安居民在清洗“烏飯葉”,烏飯樹 又名南燭,古稱染菽。屬杜鵑花科常綠灌木。多分佈于我國南方地區,因人們有每年用其葉蒸烏飯食用而得名。中國網圖片庫 胡劍歡/攝

    立夏,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 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 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

烏米飯原為民間食品,唐代即有。江蘇宜興、溧陽、金壇和皖南一帶農村每逢農曆四月初八,多有人家用烏飯樹葉煮烏米飯,已成習俗。在中國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安徽等地,人們仍保留著農曆四月吃烏米飯這一古老的習俗。有的地方在清明寒食節吃,而更多的則是在四月初八這天吃。

   浙江省流傳著立夏時節吃“烏米飯”的習俗。“烏米飯”實際上就是一種紫黑色的糯米飯,用一種名叫“烏飯葉”的野生灌木葉子,經過清洗搓葉、瀝汁,然後按照烏葉汁的比例稱好糯米進行浸泡,經過一天一夜的浸泡,雪白的糯米變成“烏黑”糯米,然後瀝幹烏葉汁,上籠蒸熟即可。“烏米飯”分白砂糖和細沙包制的甜味,還有豌豆和鹹肉包制的鹹味兩種。味道鮮美,糯而不膩。臨安民間有立夏日吃烏米飯,可以祛風解毒,夏天不容易中暑,而且可以避免蚊蟲叮咬之説。

1   2   3   4   5   下一頁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産品付費下載。 購買請撥打 010-88828049 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