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會議前集體宣佈自願減産 沙特等多個産油國與美國漸行漸遠

發佈時間: 2023-04-03 13:21:13 | 來源: 央視新聞 | 作者: | 責任編輯: 楊佳

從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在2020年4月達成歷史性原油減産協議開始,“歐佩克+”(由沙特主導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俄羅斯等部分非歐佩克産油國組成)的每一次部長級會議都吸引著全球媒體的目光。最新一次會議將在北京時間4月3日晚間舉行,但在會議前一天,中東多個産油國就提前用行動表明瞭自己的態度:

沙特自願減産原油50萬桶/日;伊拉克自願減産原油21.1萬桶/日;阿聯酋自願減産原油14.4萬桶/日;科威特自願減産原油12.8萬桶/日;阿爾及利亞自願減産原油4.8萬桶/日;阿曼自願減産原油4萬桶/日。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企業。圖為沙特境內的石油設施。


上述國家在對外公佈相關資訊時均表示,自願減産是為維護“國際原油市場穩定”採取的預防性措施,而減産期限是從今年5月至年底。

同一天,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表示,俄羅斯自願基於2月平均開採水準,將石油日均減産50萬桶的措施延長至2023年年底,而哈薩克也宣佈將自願減産7.8萬桶/日。加上“歐佩克+”此前達成的減産協議,從今年5月開始相關國家將完成原油減産超過360萬桶/日,超過全球原油日産量的3%。

沙特與俄羅斯2020年至今在石油産量方面保持著密切溝通協調。圖為兩國能源官員會面。


相似的劇本再次上演?

2022年10月,“歐佩克+”部長級會議決定從11月起,將原油總産量日均下調200萬桶。消息一經公佈,美國方面當即表示失望,並揚言稱“正在重新評估”美國與沙特的關係。據美媒報道,在此之前拜登政府曾發起了“全面施壓行動”,派出一眾能源、經濟和外交政策的高級官員前往中東産油國,遊説其投票反對減産,並警告稱減産將導致“嚴重災難”,甚至被視為“敵對行為”。

沙特在歐佩克內的領導地位促使各國同意實施原油減産。圖為沙特能源大臣。


同樣的劇情似乎正在發生。沙特等國宣佈5月起實施自願減産後,白宮方面回應稱,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産油國減産的決定是“不明智的”。就在半個月之前,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曾公開宣稱,“沙方不會向任何對沙特供應的石油設定價格上限的國家出口石油”,言外之意就是,沙特的石油政策不容其他國家置喙。

産油國能源政策自主化成大勢

中東産油國對原油生産乃至整體能源戰略進行自主決策,並與俄羅斯等區域外國家保持溝通,近年來似乎已經成為大勢所趨,而從其原因上分析有其必然性。

以伊拉克為例,作為歐佩克第二大産油國,原油出口收入佔到伊拉克財政收入的90%以上。按照伊石油部公佈的數據,2022年伊拉克原油出口量超過12億桶,原油出口收入超過1150億美元,通過合作減産來穩定原油市場價格,並提高原油出口整體收入,是伊拉克解決經濟問題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選擇。

伊拉克與俄羅斯近期互動頻繁。圖為俄羅斯外長訪伊期間與伊外長侯賽因出席記者會。


另一方面,伊拉克決定在既定協議外自願減産,也顯示其外交政策的傾向,即無視美國施壓,積極向俄羅斯示好。今年2月,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訪問伊拉克,尋求推動俄伊兩國經濟合作以建立平衡關係、實現共同利益,為兩國自今年新一輪的能源、經濟、安全合作確立了基本框架。

就在4月2日當天,伊拉克外交部發言人艾哈邁德·薩哈夫宣佈,伊俄兩國政府已簽署協議草案,將免除兩國間持有外交、公務等特殊護照人員的入境簽證。有分析指出,這一舉動將有力促進伊拉克與俄羅斯的政治、經濟往來,為兩國貿易和投資合作創造更加有利的內部條件。


2023年4月,伊拉克與俄羅斯互簽協議草案,擬互免持外交、公務護照人員入境簽證。


歐佩克領頭羊沙烏地阿拉伯的決策則更是中東産油國的風向標。正在全力推進“2030願景”改革計劃的沙特,志在實現經濟多元化發展。這一計劃遠期將使沙特擺脫對石油收入的依賴,但短期內則仰仗原油市場的穩定以獲取大量發展資金。沙特《阿拉伯新聞報》的評論文章指出,即便不考慮與俄羅斯的密切關係,沙特利用其自身産能優勢確保國際油價處於“合適的位置”也符合其國內利益,而這樣的國內利益“優先於沙特與一些國際夥伴的關係”。

減産背後折射美國與中東國家深層矛盾

中東産油國做出減産決定固然是基於其對石油市場供求關係的判斷,但也難以讓人相信其中沒有政治考量。歷史上,海灣國家在石油産量方面配合美國的例子並不鮮見,但近兩年的能源政策卻似乎與美國處處“作對”,特別是2022年10月宣佈的減産協議,甚至被分析人士稱為是美國中期選舉前對民主黨政府實施的“精準打擊”。

究其原因,美國的能源獨立使中東地區在世界能源版圖中的地位下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近年來,美國和中東局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美國試圖重塑中東領導地位卻力不從心。

從兩伊戰爭到伊拉克戰爭再到中東反恐,美國煽動域內國家對抗和分裂的中東戰略一直被觀察家們認為其目標是針對中東石油。2019年美國針對歐佩克成員國的“禁止石油生産和出口卡特爾法”在國會參議院進入聽證時,沙特媒體曾預言,美國與中東産油國的“決裂時刻”將悄然到來。在沙特等國謀求獨立自主的意識不斷增強的今天,美國卻仍然將這些國家視作自己的“棋子”,不願意“平視”合作夥伴,這才是中東産油國與美國漸行漸遠的根本原因。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