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記者韓琳)2月25日,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指導的“第二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在成都開幕。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田成川在會上發佈了首個《中國碳普惠發展與實踐案例研究報告》。該《報告》通過對我國碳普惠發展的歷史與現狀進行了調研與分析,認清碳普惠的定義、特點、優勢、意義及影響,並通過案例分析提出促進碳普惠的發展對策和建議,對我國碳普惠的發展前景進行展望,為助力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及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貢獻中國智慧和解決方案。
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田成川發佈《中國碳普惠發展與實踐案例研究報告》。(張祎涵 攝)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堅持綠色低碳,推動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碳普惠平臺及“個人碳賬戶”的建立無疑會極大推動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從而推動消費側的綠色低碳轉型。
據了解,近年來,尤其是2022年以來,各地方政府、企業紛紛推出了碳普惠平臺(或碳賬戶)。該《報告》通過對39個碳普惠平臺(或碳賬戶)案例進行總結分析,根據項目主導方、參與主體方和激勵模式等維度進行對比、歸納、總結,將當前的碳普惠機制分為兩類:政府主導的碳普惠機制和企業主導的碳普惠機制。《報告》分析了兩種類型碳普惠機制各自的特點,提出政府主導的多元碳普惠機制是新型的環境治理體系下碳普惠發展的新模式,有助於推動綠色生活方式形成,更好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
《報告》還提到,多元碳普惠機制已經得到了多方認可,相關政策文件中也都有明確的要求。比如,2021年9月,國家網信辦發佈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中明確提出,積極探索多元參與、可持續的碳普惠機制。2022年10月,生態環境部發佈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2022年度報告》也肯定了各地政府探索開展創新性自願減排機制——碳普惠,激勵全社會參與碳減排,並肯定了多家機構推動成立“碳普惠合作網路”,建立多元社會化參與機制,推動碳普惠更好落地。
《報告》對政府、企業、社會組織開展碳普惠工作提出了建議和展望。建議政府持續推動多元碳普惠機制有效落地,加強碳普惠基礎建設,從管理制度體系,技術支撐體系,碳減排量消納體系和激勵機制方面穩步推進,同時加強對碳普惠平臺的宣傳倡導;建議企業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創新公眾減排激勵方式,主動參與碳普惠標準制定工作,積極加入“碳普惠合作網路”,共建碳普惠平臺,主動實現自願性碳中和,促進碳普惠體系形成閉環;建議社會組織發揮力量支援碳普惠機制建設,廣泛動員公眾參與,提高公眾的減排意識,推動綠色低碳全民行動,形成社會合力將公眾的綠色低碳生活意識、知識轉化成行動,推動我國生産生活綠色低碳轉型,引導公眾深度參與,塑造中國綠色低碳型的社會新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