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飾文化源遠流長,更代表著中華民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的精神之鄉。織染繡勾連織就出的綺麗服飾文化,既是東方審美體系的文化符號與語言表達,又是中華民族深邃的文化內涵和生活方式。
中國網訊 10月25日上午,2022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錦繡中華:傳統織染繡藝術與生活展”首展,于蘇州市吳江區“天下綢都”盛澤文化中心盛大啟幕。
開展儀式上,寓意“節日到、九獅跳”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浙江永康“線獅(九獅圖)”帶來了妙趣橫生的精彩表演,動的獅吞雲吐霧、靜的龍呼風喚雨,表達了風調雨順、萬家歡慶樂昇平的美好祝願。文化和旅遊部原副部長項兆倫、長三角示範區執委會公共服務和社會發展部部長曹雪娟為展覽鳴鑼開幕,在蘇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楊芳,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孫俊良,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曹俊,國家非遺展覽展示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劉魁立,錦繡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展覽展示系列活動專家委員會主任孫淮濱等嘉賓共同見證下,將開展儀式推向高潮!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線獅(九獅圖)”現場展演
文化和旅遊部原副部長項兆倫(左二)、長三角示範區執委會公共服務和社會發展部部長曹雪娟(右二)為展覽鳴鑼開館,蘇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 楊芳(左一),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孫俊良(右一)共同見證
“錦繡中華 絲韻江南:傳統織染繡藝術與生活展”開展儀式嘉賓合影
所有嘉賓在本次展覽項目負責人、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沈華菊的陪同下,穿過室外藝術裝置“春蠶醒時、萬物復蘇”巨大蠶繭之間,以第一視角身臨其境的感受繭室,也感受“一根絲”的來處;伴隨著吳儂軟語的評彈歌聲《江南最美吳江隈》,嘉賓進入展館,穿過序廳五彩斑斕的絲線裝置“千絲萬縷”,講述江南“一根絲”的故事,以桑蠶吐絲,織就經緯,來比喻造物之極致,也由此引領進入展廳,串聯起來自全國各地五彩斑斕的紡織印染刺繡項目,也代表著“錦繡中華:傳統織染繡藝術與生活展”首展的正式啟幕。
室外藝術裝置“春蠶醒時、萬物復蘇”
項目負責人、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沈華菊帶領嘉賓穿過蠶繭裝置
蘇州評彈《江南最美吳江隈》
本次展覽重點選取全國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織繡染類傳統技藝項目50余項,邀請各地非遺代表性傳承人60余位,以“天孫織錦——織造技藝”“鋪錦列繡——刺繡技藝”“闌幹斑布——印染技藝”為三大板塊,連結不同城市的文化基因與生活美學進行集中展示,同時結合多位藝術家及設計師,打造獨特審美特質的“生活藝術樣板間”,探索傳統文化回歸當下生活的範式。
第一板塊展覽現場-“花重錦官城”文化空間
第一板塊展覽現場-觀眾參觀蜀錦織造技藝
第一板塊展覽現場-夏布織造技藝
晴翻千尺浪 風送萬機聲——吳江(盛澤)蠶桑絲織技藝展區現場
“小滿戲”現場展演
第二板塊展覽現場-觀眾參觀楓香印染技藝
第二板塊展覽現場-印染文創産品
第二板塊展覽現場-印染文化空間
第二板塊展覽現場-香雲紗染整技藝
第三板塊展覽現場
“廣作華章”文化空間粵劇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