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騰看中國丨高品質發展的珠江答卷

發佈時間: 2022-10-04 15:41:55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趙娜

  俯瞰位於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的珠江源(無人機照片,2022年4月12日攝)。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位於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區交界處的萬峰湖沿岸景色(無人機照片,2022年5月18日攝)。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俯瞰位於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的珠江源(無人機照片,2022年4月12日攝)。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這是建設中的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和已經投入使用的船閘(2022年9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這是廣西大藤峽峽谷出口(2022年9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這是建設中的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和周邊峽谷(2022年9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這是建設中的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2022年8月9日攝,無人機照片)。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這是建設中的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和周邊峽谷(2022年8月9日攝,無人機照片)。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貨船駛過位於珠江流域上游的廣西南寧市邕江河段(2022年9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廣州珠江兩岸夜景(2020年10月2日攝)。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這是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東塔、西人工島及遠處的深圳市區(2022年6月7日攝)。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南沙大橋全景(2022年6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南沙大橋上跨珠江口獅子洋水域,連接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番禺區海鷗島和東莞市沙田鎮。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這是廣東新豐江水電站(2022年9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南沙大橋全景(2022年6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南沙大橋上跨珠江口獅子洋水域,連接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番禺區海鷗島和東莞市沙田鎮。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這是新豐江在廣東河源市區段(右側)匯入東江(左側)(2022年9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南沙大橋全景(2022年6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南沙大橋上跨珠江口獅子洋水域,連接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番禺區海鷗島和東莞市沙田鎮。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這是從珠江之畔的廣州地標廣州塔頂拍攝的珠江流經廣州市區(2022年8月7日攝)。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這是從珠江之畔的廣州地標廣州塔頂拍攝的珠江流經廣州市區(2022年8月7日攝)。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中鐵大橋局和中交路建承建的黃茅海跨海通道(2022年6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黃茅海跨海通道東起珠海市平沙鎮,西接江門市鬥山鎮,橫跨珠江口崖門入海口黃茅海水域,線路全長約31公里,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中鐵大橋局和中交路建承建的黃茅海跨海通道(2022年6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黃茅海跨海通道東起珠海市平沙鎮,西接江門市鬥山鎮,橫跨珠江口崖門入海口黃茅海水域,線路全長約31公里,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這是流經廣州市海珠區和番禺區之間的珠江後航道,這也是進出廣州貨運船舶航行的珠江水道(2022年8月7日攝)。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這是西江肇慶城區段航運的繁忙景象(2022年4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發(吳勇強 攝)

  這是西江肇慶城區段航運的繁忙景象(2022年4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發(吳勇強 攝)

正在建設的珠江入海口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主纜完成架設(2022年9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發(張政 攝)

  珠江穿過廣州市區(2022年7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發(李波 攝)

  港珠澳大橋海上日出(2019年8月7日攝)。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聚焦珠江沿岸的高品質發展。

新華社發(李建束 攝)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