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200多張肖像5萬多張照片,見證山區教師的堅守與改變

發佈時間: 2022-09-10 08:48:31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陸波岸 | 責任編輯: 楊佳


這張拼版照片是2012年至2022年拍攝的260名山區教師的肖像,他們是廣西天等縣、大新縣、全州縣、灌陽縣、靈川縣、昭平縣、上思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龍勝各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富川瑤族自治縣、金秀瑤族自治縣部分山區老師,絕大部分是教學點老師。

這張拼版照片是210名廣西山區教師手書的“為人師表”。

如果説老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學生的夢想與希望。那麼山區老師就是最閃亮的那一種蠟燭。他們堅守寂寥的莽莽大山,照亮孩子們踏出山門通往絢麗夢想的征途。

2012年起,出於對山區教師的崇敬,我足跡遍佈廣西多地山區,用5萬多張照片陸續記錄了260多名山區教師的工作與生活、奉獻與收穫、堅守與變化。

他們工作的學校,曾經長期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資訊閉塞。然而,自從把教書育人的信念種子埋進大山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深深地愛上那片雖貧瘠而又充滿希望的土地。

一片大山,一所學校,三名殘障學生……第一次來到位於十萬大山北麓的廣西上思縣那琴鄉中心小學逢通村教學點時,我就被59歲的壯族老師梁志雄深深打動。

上圖:在廣西上思縣那琴鄉中心小學逢通村教學點,梁志雄在給他的3名殘障學生上課(2019年11月19日攝)。下圖:在廣西上思縣那琴鄉中心小學逢通村教學點,梁志雄老師在給他的5名殘障學生上課(2021年6月16日攝)。

2005年,梁志雄被調到這個教學點時,學校有8名老師,137名學生。此後,學校師生逐年減少,最後只剩下3名殘障學生。看著同事和學生一個個離開,看著學校3名無法到外面就讀的殘障學生,他選擇留了下來。

由於智力和身體情況特殊,他的3名學生教起來非常吃力,甚至正常的語言交流都很困難。“有一個學生,單單教他寫‘1’字,就教了整整兩年。”梁志雄老師説,“以前,他寫‘1’字,無論如何都無法把那一豎寫直,總是畫成一個圈一個圈。”

學校遠離村莊,這位老師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只能在“咿咿呀呀”的“語言環境”裏度過。但是他沒有放棄,依然堅持一遍又一遍地教他們認字、寫字、畫畫和打球。一名學生家離學校有7公里的山路,只有週末才能回家,梁志雄就住在學校照顧他,週末才回縣城和愛人團聚。

2020年8月,梁志雄光榮退休。但這3名殘障學生無法升學到其他學校就讀,梁志雄主動請纓繼續留下堅守。2021年2月,逢通村教學點又來了兩名殘障學生。梁志雄繼續陪伴著他們。

在廣西上思縣那琴鄉中心小學逢通村教學點,梁志雄老師和學生課後走在校園裏(2021年6月16日攝)。

一條健康的腿、一根竹拐杖、三尺育人講臺……廣西靈川縣海洋鄉“單腿老師”秦興國,挺著殘疾的身軀,在莽莽大山幾所偏僻教學點之間輾轉,只為幫助孩子實現“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

9歲那年,一場小兒麻痹症讓秦興國右腳變成殘疾。然而,殘疾並沒有影響他教書育人的初心與夢想。1994年,他到離家15公里的海洋鄉小平樂東落教學點教書。“我因腿腳不便,走一趟要4個多小時,只有週末才能回一次家。”

上圖:在廣西靈川縣海洋鄉小平樂中心岐教學點,秦興國老師在給學生上課(2013年3月27日攝)。下圖:在廣西靈川縣海洋鄉安泰教學點,秦興國老師在給學生上課(2021年10月28日攝)。

這10年間,我採訪過類似的老師還有很多:大山“輪椅教師”阮文憑,因小兒麻痹症導致雙腿嚴重萎縮,在廣西淩雲縣下甲鎮河洲村念恩小學堅守了20多年;苗山深處“扁擔教師”周宏軍,是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汪洞鄉新合村達佑教學點的教師,退休後因沒有教師接替,站了數十年講臺的他,又回到他熱愛的崗位;“一諾35年”的瑤族教師陶鳳英,是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忠良鄉山界教學點的老師,為了自己35年前一句“把娃給我,我會把他們教好”的諾言,始終堅守大瑤山;廣西昭平縣五將鎮良風村小學衝尾教學點老師龔壽新,從1981年走上講臺至今,在這個大山教學點已堅守了41年……

在廣西淩雲縣下甲鎮河洲村念恩小學,阮文憑老師坐在輪椅上給學生上課(2019年3月26日攝)。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汪洞鄉新合村達佑教學點,學校唯一的老師周宏軍抱著一名夠不著黑板的學生做課堂作業(2019年5月28日攝)。

在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忠良鄉山界教學點,陶鳳英老師帶領學生做操(2019年6月4日攝)。

在廣西昭平縣五將鎮良風村小學衝尾教學點,龔壽新老師在課堂上表揚一名學生(2020年5月25日攝)。龔壽新從事教育工作後,一直在這所教學點工作,至今已連續堅守這裡41年。

令人欣慰的是,我鏡頭下這些老師的感人事跡獲得了廣泛的認可。“背簍老師”余啟貴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單腿教師”秦興國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帶著母親兒子去教書”的“85後”老師石夏月登上“中國好人榜”。

在廣西靈川縣蘭田瑤族鄉東良教學點,石夏月老師和學生在做遊戲(2022年2月24日攝)。

10年影像記錄,我感動大山深處那份教書育人的堅守,也欣喜大山教育的變遷:一座座新學校成了大山裏最美麗的風景線,孩子們上學的路通暢快捷了,老師們的教學環境也持續改善……

余啟貴是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江柳村翁江小學唯一的老師。2013年2月26日,我第一次採訪他時,看到的是這樣的場景:由於公路沒修到學校,他背著裝滿學生書包的背簍,領著學生踏著石塊砌成的羊腸小道,深一腳淺一腳向學校走去。那時春寒料峭,山裏細雨紛飛,路上泥濘不堪,他們走進校門時,已是半身雨水半身汗水滿腿泥水。他每天來回學校都背著一個背簍,背簍裏不是學生的書包就是走不動的學生,他因此被人們稱為“背簍老師”。

2020年7月7日,我再次拜訪余啟貴老師時,水泥路已修到學校,校舍也被修葺一新。每天,余啟貴開著自己買的小轎車,載著學生歡聲笑語穿越巍巍龍脊梯田向學校駛去,“背簍老師”變身為“汽車老師”。“以前,我背著背簍帶著學生從家裏到學校要走差不多一個小時的山路,現在開車10多分鐘就到了。”余啟貴説。

上圖:在廣西龍勝龍脊鎮江柳村,余啟貴老師在放學路上將一名走不動了的學生背在背簍裏,領著其他學生一起回家(2013年2月26日攝);下圖:在廣西龍勝龍脊鎮江柳村,余啟貴老師開著自己的汽車帶著學生去學校(2020年7月7日攝)。

上圖:在廣西龍勝龍脊鎮江柳村,余啟貴老師背著背簍領著學生去學校(2013年2月26日攝);下圖:在廣西龍勝龍脊鎮江柳村,余啟貴老師開著自己的汽車帶著學生去學校(2020年7月7日攝)。

10年回望,5萬多次快門定格無數的感動。2015年6月16日,我站在天等縣黎明村亂石嶙峋的山坳裏,看著當地教學點57歲的梁正文老師騎著摩托車飛馳在放學回家的山路上,當他的背影在大山夕陽下定格成剪影的那一刻,山區教師那大山般偉岸的形象,讓我肅然起敬,並激勵我在記錄山區老師的路上持續前行。

在廣西天等縣寧幹鄉黎明村明屯教學點,梁正文老師在放學後騎車回家的路上(2015年6月16日攝)。

2015年,在天等縣的一次採訪中,一位老師隨口一句“這輩子都沒有好好照過一次相”,一下子觸動了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那年教師節前夕,我把自己拍攝的當地110位教學點老師的肖像照一張張沖印好,顛簸3個多小時送到縣裏,拜託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把這些照片送到這些老師手上,權當一份節日的禮物和敬意。

10年時光,18個縣,130所學校,260多名老師,5萬多張照片……每一次翻看這些照片,心中都會多一份感動與敬仰。這些紮根山區的老師們,年復一年用知識將一批又一批孩子送出大山,從青絲到白髮,在講臺綻芳華。而我也會帶著這份感動與敬仰,繼續用手裏的鏡頭,去記錄他們與山區孩子的新故事。

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大化鎮龍馬村龍萬移民新村教學點,班愛花老師抱著一個發燒的小孩讓醫生打針治療(2012年1月11日攝)。

湖廣小學師生在校園裏做遊戲(2013年6月19日攝)。湖廣小學位於湘桂邊界,師生有的來自湖南,有的來自廣西,有“一校跨兩省區、兩省區轄一校”之稱。

在廣西東蘭縣三石鎮泗爺小學,學校唯一的老師黃英雄在安慰一個因想家而哭泣的寄宿生(2014年9月10日攝)。

在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菁盛鄉義德小學弄豆教學點,藍啟飛老師和學生藍孟源在升國旗(2015年4月15日攝)。藍啟飛是這所教學點唯一的老師,藍孟源是這所教學點唯一的學生。

在廣西天等縣進結鎮愛樂村龍坡屯,龍坡教學點老師黃明料在教學點附近農家挑水回學校給學生做午飯(2015年9月10日攝)。

在廣西灌陽縣洞井瑤族鄉野豬殿村,野豬殿村小學老師周運雄放午學後背著一名學生走過被流水淹沒的路段回家(2016年3月22日攝)。

在廣西灌陽縣洞井瑤族鄉,桂平岩小學老師趙仁斌(前)用電單車將楊大傑老師載去學校的路上(2016年3月24日攝)。2015年3月,楊大傑被診斷為股骨頭壞死,經過一段時間治療病情有所緩解後,他堅持帶病回到教學崗位上。

在廣西全州縣白寶鄉北山村小學,右手殘疾的唐廣芳老師在給學生上體育課(2016年4月26日攝)。

廣西大新縣寶圩鄉那排教學點覃誠老師(左二)和覃永忠老師(左一)陪同學生走山路回家(2017年11月24日攝)。

登曬小學師生在課間一起做遊戲(2019年3月12日攝)。登曬小學地處黔桂邊界,同屬貴州省黎平縣龍額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苗族鄉,是黔桂共建的一個教學點,師生有的來自貴州,有的來自廣西,有“一校跨兩省區、兩省區轄一校”之稱。

監製:蘭紅光

統籌:費茂華 周大慶 劉金海

記者:陸波岸

編輯:劉欣、王南、尹棟遜、李夢馨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