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回信一週年!在北大讀懂中國!

發佈時間: 2022-06-21 11:49:58 | 來源: 北京大學 | 作者: | 責任編輯: 楊楠

一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給來自32個國家的45名北京大學留學生們,回了一封信。


2021年5月,北京大學留學生代表給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寫信,講述他們在中國學習生活的體會感悟,並向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致以美好的祝福。6月21日,習近平主席給北京大學的留學生們回信,鼓勵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實的中國,把想法和體會介紹給更多的人。



值此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留學生回信一週年,及紀念新中國北大來華留學教育70週年之際,2022年6月17日,北京大學舉辦首屆“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研究”國際青年學生學者論壇,為當代來華留學青年學生學者展示在中國研究方面的階段性學術成果及心得體會提供良好平臺,以學術促交流,以交流促融通,進而更好地讀懂中國、理解中國、連接世界。


莫言題名論壇名稱和題贈


本次論壇收到來自27個國家18所高校的留學生學者高品質稿件66篇,組委會邀請22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組成專家評議組審閱稿件,最終評選出15篇在全球視野下具有代表性、先進性與實踐性的優秀論文做報告分享。來自42個國家、48所國內外高校的200余位學生學者齊聚雲端,共用學術盛宴。


一場穿越世界的交流


在這座開放的園子上演了七十年


七十年來


一代又一代外國留學生


來到北大這座園子


持續上演著“生活在別處”的精彩


他們書寫下故事,也成為故事本身


當你穿過世界,來到北大


書寫一個與遠方彼此成就的故事


文 | 陳雪霽


01.故事的底片

“想要更好地了解中國,就要在必打卡地之外,走進中國鄉村,吹吹鄉村的風,觸碰鄉村的土,與村民交心,只有這樣,才能看到一個真實而全面的中國。”


中學時期,安澤對中國的感覺是“遙遠而神秘”。印象裏的中國,是成龍電影裏的中國功夫,還有當時拉脫維亞電影院播放的《十面埋伏》。


和中國的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是學校老師邀請已經畢業的學姐來做講座。學姐在中國參加了長城馬拉松,沒有智慧手機的年代,拿著洗出來的照片給同學們講述中國見聞。講台下的安澤感覺很奇妙:“我認識了宏偉的長城,但卻不知道長城在哪,感覺離自己很遠。”


大學時,語言天賦很強的安澤選擇了拉脫維亞大學外國語學院的亞洲學專業。2007年,中國舉辦漢語水準比賽《漢語橋》,安澤作為拉脫維亞唯一的參賽選手前往中國。在主辦方安排的北京遊覽中,她親眼看到了長城,比在學姐照片裏的更雄偉。


由於對中國的好奇心和興趣,加上相當不錯的漢語水準,安澤受邀中國各地方電視臺,成為外籍電視主持人。她跟隨各類節目組,行走在中國的角角落落:在崇木凼村古建舞臺上聽嗚哇山歌,安澤感嘆“文化是這片土地的主旋律和自信的來源”;在四川青神,安澤吃到“甜過初戀”的椪柑,並通過採訪知道這裡依託椪柑的脫貧體系基本建成……


想要更好地了解中國,就要在必打卡地之外,走進中國鄉村,吹吹鄉村的風,觸碰鄉村的土,與村民交心,只有這樣,才能看到一個真實而全面的中國。

安澤這樣説。此時的中國不再是當年學姐手中的照片,是她親身挖掘出的一個個故事的底片。2020年,她前往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讀博士,將“文化走出去”作為自己的博士研究方向之一。

2021年3月,北京大學發起留學生“知·行計劃”,希望通過社會實踐、走訪調研、田野考察等途徑,幫助同學深入走進基層政府、企業廠礦、社區農村,更好地讀懂中國、理解中國,成長為促進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力量。



她的節目受到中外網友的好評,不止未曾謀面的網友開始向她詢問關於中國的故事,拉脫維亞的家人也在親身經歷中感受中國的變化。


我爸爸是鐵路工程師,拉脫維亞現在大多還是綠皮火車,我帶著爸爸坐京津城際高鐵,親身感受到中國高鐵速度、親眼見到和諧號的設計,他一直在‘哇噻’。

今年2月4日,北京冬季奧運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30位北大留學生在現場觀看了開幕式,安澤是其中之一。從2008年第一次遠望鳥巢,在螢幕前見證奧運會的開幕;到2022年進入鳥巢,成為冬奧會開幕式觀眾的一員,安澤見證了北京驚艷和溫暖世界的“雙奧”時刻。


今年6月17日,在北大舉辦的“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研究”國際青年學生學者論壇上,安澤作為論壇開幕式的主持人,與來自幾十個國家的青年學生學者在雲端齊聚一堂,共用學術盛宴。小貓“元寶小姐”乖乖趴在電腦旁,跟她一起吸收學術知識。



02.把人引導到地球上最豐富的國度之一


七十年來,北大不斷把世界各地的青年,帶領到這座“地球上最豐富的國度”。


大陸之南的溫暖國度,國王擁有三位女兒,他以“掌上明珠”之意為第二個女兒取名。這位二公主不僅天資聰穎,博聞強記,還有很深的文化情懷。


公主名叫詩琳通,是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最偏愛的女兒。她對中國有濃厚的興趣,年幼時便在父母的指導下開始學習中國歷史和文學。


我從小就知道中國這個國家了,雖然那個時候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泰國還沒有建交,但我已經可以從新中國的電臺聽到新中國的聲音了。


1980年,中國明確外國留學生和從事研究的外國學者可以向學位授予單位申請學位;1981年,北京大學規劃建設新勺園,用以接待來華留學生和外國專家:這一年,長大後的詩琳通首次訪華,成為泰國王室成員訪華第一人。


2001年,中國加入WTO,來華留學教育加速發展;這一年,詩琳通再訪北大,集中研修中國文化一個月。


每天上午,公主的主要研修課,是漢語及其口語。老師講,漢語中有很多敬辭,如口語中常説的“請”字,我們説“請進”“請坐”“請喝茶”等等。詩琳通請教老師:“請對方做什麼事用‘請’可以理解,如‘請坐’就是請你坐,‘請喝茶’即請你喝茶;但是‘請問’不是請你問,而是我要問,怎麼也用‘請’,自己請自己嗎?”


教習公主的老師範春明説:“我教外國人漢語也有二十多年了,還從未有人問過‘請問’和‘請坐’二詞中的‘請’有何不同。”老師們一番解釋後,詩琳通才笑著釋然。


在演講和接受記者採訪中,詩琳通一直使用漢語。她認為,“中文可以把人引導到地球上知識最豐富的國度之一,而且越學越能體驗到它的廣博和深邃”。


詩琳通對兒童教育特別重視。於是,在中國學習語言時,她參加了一次口語實踐活動:參觀北大附小和北大幼兒園。


幼兒園裏,孩子們正在校園裏嬉戲玩耍。一個穿紅毛線裙的小女孩兒將一束鮮花獻給詩琳通,她接過鮮花,拉著小女孩兒的手,很高興的樣子。園長帶著她們一起向樓裏走去。小女孩不時揚起小臉看看詩琳通,忽然問她:“您怎麼沒穿白裙子?”


園長笑著告訴詩琳通:“孩子們都聽過白雪公主的故事。”詩琳通撲哧一笑,對小女孩説:“是啊,我沒穿白裙子,我怕冷。” 她穿的是一身普通的西裝,看上去跟一位幼兒園老師並無兩樣。整個參觀過程中,小女孩兒一直緊緊拉著詩琳通的手。


詩琳通在北大獲得名譽博士學位。2005年4月4日,在這位泰國公主50華誕之際,她又支援在北京大學成立了“詩琳通科技文化交流中心”。2007年,詩琳通倡導北京大學和朱拉隆功大學合作共同建立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自2001年後,詩琳通幾乎每年都會訪問北大,並一直給予北大師生深切的關懷和大力的支援。



“母親曾經對我説,中國人讀書求知,懂中文能懂得更多知識,事實也正如母親所説的那樣。”詩琳通説。


七十年來,北大不斷把世界各地的青年,帶領到這座“地球上最豐富的國度”。2014年,北京大學燕京學堂成立,以“跨文化交流:聚焦中國,關懷世界”為定位,中外學子同堂上課,圍繞中國問題開展跨學科的交叉學術研究;2016年,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正式成立,採用國際化全英文教學方式,分享治國理政經驗,共同探索多元化發展道路。


2015年10月,北京大學將來華留學教育納入“雙一流”建設和國際化戰略整體規劃;2018年4月,“一帶一路”書院發起成立;2019年,“未來領導者”項目正式啟動,建設全英文高水準本科教育模式,為新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搭建橋梁。2020年,北京大學克服疫情困境,推出“國際暑期學院”平臺;2021年啟動北京大學“全球課堂”,讓中外學生跨越地理和疫情的阻隔,感受遠方的精彩。

一代代來自世界的孩子們,在這裡求學問道,習得一門新的語言和文化,他們從第三人稱變為第一人稱,為地球村的互聯互通又打開一根毛細血管。


03.最幸福的事情,都發生在這裡


“這遙遠的東方古國始終牽動著我的心。”這是西伯利亞偏遠鄉村走出的小米沙的心聲。


1946年,俄羅斯小男孩米沙上六年級。一節歷史課上,老師給了15分鐘時間,要大家收集講述關於中國革命進程的內容。米沙用自己從報紙上、收音機和圖書館裏收集到的資訊,在課堂上做了一次彙報。老師覺得他講得非常有趣,甚至帶他開始了校外的巡講。這是米沙第一次了解中國。


1948至1949年,米沙讀七年級,在課堂上,他接觸到了中國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及墨子等的觀點。“從這一刻起,我開始成為一個對研究中國文化、哲學、中國特點和中華文明感興趣的人。”


四年後,米沙進入莫斯科大學學習。大二時,在選擇以道德經作為論文主題,他首次接觸到了郭沫若的著作,認為郭沫若是中國哲學歷史方面的專家。


他決定給郭沫若寫封信。四個月後,他收到了字跡工整的親筆回信。郭沫若告訴米沙:


如果你真的想研究中國哲學,就需要掌握漢語,且不僅僅是現代漢語。


1956年,《人民日報》刊登了北京大學《外國留學生看中文拼音方案》。周恩來總理高度肯定北京大學的做法:


很有成效,説明中文拼音方案在這方面有很大優越性,漢字和注音字母是遠不能跟它相比的。


米沙於是開始自學漢語。這一年,周總理率團訪問蘇聯,當時蘇聯的教育部長葉留金組織第一批蘇聯赴中國學習的留學生,米沙名列其中。同在這一年,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決議,成立留學生工作辦公室。


1958年,抵達中國的第二年,米沙來到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中國哲學,師從馮友蘭。由此,他一路鑽研,直到後來成為中國人民熟知的“中國通”。在家人對他的昵稱“米沙”之外,他擁有另一個聲震世界的名字:米哈伊爾·列昂季耶維奇·季塔連科,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著名漢學家。



在北大學習期間,北大哲學系響應“開門辦學”號召,搬往農村,向農民學習。季塔連科成為當時跟隨遷往農村的唯一一名外國留學生。在那裏,他學會了“中式”的挖花生、收玉米、谷粒脫殼等技巧,成為當地的“勞動能手”,人們都來參觀蘇聯的“米沙同志”如何勞動。


在那裏待了七個多月後,季塔連科看到了中國農村的實際情況,觸碰到中國文化的最深層。與季塔連科有著多年交往的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齊齊哈爾大學教授李延齡回憶,勞動之餘,季塔連科還坐在農村的炕頭上,與馮友蘭探討“共産主義什麼時候到來”。


“當季塔連科一手拎著一土籃農民贈送的地瓜,一手拎著一土籃農民贈送的花生,回到北京大學的時候,他對中國無疑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愛情也在這塊大地中結果。在中國,他與妻子迦麗亞結婚,生下第一個孩子安德烈。安德烈也像父母一樣,成為了一名漢學家,來到中國工作。甚至在安德烈誕生的那家醫院産房裏,他的妻子又生下他們的女兒。


我本人生活中最幸福的事情都發生在中國。我在這裡找到了愛情,在這裡結婚,在這裡生了兒子。我的兒子成了漢學家,他的女兒也是漢學家。


孫女如今已經有了兩個兒子,季塔連科希望他們將來也都能成為漢學家。


“這遙遠的東方古國始終牽動著我的心。”這是西伯利亞偏遠鄉村走出的小米沙的心聲。


像米沙一樣,不斷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北大人,在這座園子,找到幸福,並將幸福傳遞。2022年,也是新中國北京大學開展來華留學教育70週年。剛剛迎來124歲生日的北京大學,收到了有著不同的面孔、名字、國籍,來自11個國家的留學生用母語獻上的祝福。他們寫下最多的字眼,是“家”“友誼”和“愛”。


04.家的感覺


“那是金色的秋天,北京顯得很特別,天空很高很藍,甚至遠處的西山都看得特別清晰……從一開始待在這裡,我就有家的感覺。”



1950年冬天,三女兩男五個羅馬尼亞青年乘火車經莫斯科前往北京。小夥子羅明和姑娘薩安娜都在其中。


到了滿洲裏,外交部的工作人員接待了他們,並且給他們發了帽子、手套等禦寒衣物。到了北京前門的老火車站時,他們受到了全國學聯和團中央等單位代表的熱烈歡迎。


1950年,新中國與東歐五國互換留學生工作啟動,“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成立。1952年9月,北京大學迎來“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14名外國留學生。10月,該班定名為“外國留學生中國語文專修班”,新中國北大來華留學教育工作大幕初啟。


作為新中國第一批羅馬尼亞的留學生,在教育部為他們舉行的歡迎宴會上,羅明發言表示,“一定要成為羅馬尼亞和中國之間的橋梁。”


羅明的本名是羅穆魯斯·約恩·布杜拉,“羅明”是他到中國之後鄧懿老師給他起的中文名字。1952年,羅明來到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習,得到了中國語言學大師王力教授等人的親自指導。薩安娜則在歷史系學習。大學期間,兩人戀愛,並建立了家庭。


羅明的中文非常好,被稱為“頭五個會説中文的羅馬尼亞人之一”。北大歷史系的關秋嵐教授是羅明夫婦多年的好友,一次羅明和薩安娜來家做客,臨走時關秋嵐想留他們多坐一會兒,羅明隨口説道:“新鮮的魚總是最好吃,可是要留到三天以後就臭掉啦。我們要是一直呆著不走豈不就變成臭魚了嗎?”大家一陣笑聲之後,相約下次見面再聊。


1956年,羅明從北大畢業,校長馬寅初簽發了他的畢業證,襯底寫著“為人民服務”。畢業後,他進入羅馬尼亞外交部,專門從事對華關係工作,經歷了中羅兩國的許多重要時刻。他的同學們也被分配到羅馬尼亞的重要機關,從那時起,羅馬尼亞的單位裏也開始聽到用漢語朗誦詩歌的聲音。


作為羅馬尼亞駐華大使,羅明和妻子出版了《半個世紀的中羅關係》《象徵的國度——從孔子到毛澤東》等多本書籍。薩安娜説,只要有大學請她去講中國的文化、中國的外交,“不付講課費,我都願意去。”


夫妻倆育有一兒一女,都生於中國,剛回到羅馬尼亞時甚至不會説母語。女兒的中文名叫羅家幸,七十年代留學中國,與母親一樣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系;女婿中文名叫魏列,也來到北大留學,2002年出任羅馬尼亞第14任駐華大使。兒子的中文名叫羅陽,兩個孫女也按照中國習慣分別起名為羅玉娜、羅玉琳。


多年後,在薩安娜寫給母校116歲生日的賀信中,她寫道:


思緒飄回了1952年秋天,那時候我剛剛踏進北京大學紅漆高大的西門。那是金色的秋天,北京顯得很特別,天空很高很藍,甚至遠處的西山都看得特別清晰……從一開始待在這裡,我就有家的感覺。



北大是來自世界的孩子們的家。七十年來,一代又一代的留學生,成為這座園子的家人。留學生在認真努力學習之餘,積極參與校園活動,文化活動與留學生社團蓬勃發展,世界青年在這裡相知相連。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北京大學的留學生和留學生校友在世界各地竭盡所能,助力中國戰“疫”,像家人一樣溫暖。



一直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與這個國家分享同一個時空,找到自身在世界坐標係的位置,也用個體生命經驗標記了一個國家的歷史刻度。


在新中國北京大學開展來華留學教育七十週年的重要時點,國際合作部留學生辦公室特別籌辦“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新中國北大來華留學教育70週年”紀念展覽。北大這座園子一切如昨,等待著遠方。總有閃亮的眼睛,激動的腳步,不斷地跨過城邦,越過河流,抵達這裡,又從這裡啟程。


展覽資訊



時間:2022年6月30日(週四)至7月15日(週五)


地點:北京大學百週年紀念講堂紀念大廳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