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中國故事,覓世界知音“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研究” 國際青年學生學者論壇順利舉行

發佈時間: 2022-06-21 11:30:34 | 來源: 留學北大 | 作者: | 責任編輯:

6月17日,為紀念新中國北大來華留學教育70週年及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留學生重要回信一週年,展示留華青年學生學者風采和來華留學教育發展成就,促進中國研究學術交流,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促進各國人民民心相通,北京大學與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首屆“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研究”國際青年學生學者論壇。來自42個國家、48所國內外高校的200余位學生學者齊聚雲端,共用學術盛宴。

本次共收到來自27個國家18所高校的留學生學者高品質稿件66篇,組委會邀請22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組成專家評議組審閱稿件,最終評選出15篇在全球視野下具有代表性、先進性與實踐性的優秀論文,涉及文學、文化、教育、語言文字、國際關係、政治、經濟、法律等學科領域,集中展現了在中國研究領域國際青年學生學者的思考與智慧、探索與研究。

帶著世界眼光看中國

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靜煒,中國國際電視臺主持人田薇,北京大學出版社黨委書記夏紅衛出席並致辭。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賈慶國發表主旨演講。開幕式由來自拉脫維亞的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安澤(ANZELIKA SMIRNOVA)主持。

  開幕式上,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在致辭中指出:

“今年是新中國北大來華留學教育70週年,70年來,留學生已成為北大校園裏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們是文化的使者、學術的使者、友誼的使者,是中國和世界連通的重要橋梁。對於“什麼是中國?”這一課題,留學生們能夠帶著世界眼光看中國,增進國與國之間相互了解,教學相長,促進民心相通。去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給北大留學生回信中殷切期望同學們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實的中國”,他勉勵廣大留學生知行合一,親歷一線,近距離觀察與研究中國,從母國文化背景出發,站位全球視野,講好中國故事,促進各國人民理解中國夢與世界夢的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靜煒表示: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祝願青年一代學生能在“新漢學計劃”的幫助下,獲得更多、更好地觀察中國、體驗中國、研究中國的機會,以多元的學術和文化背景、卓越的語言和溝通能力、出眾的研究和分析水準,成長為引領思潮的漢學家、譯通中外的翻譯家、國際中文的傳播者和中國故事的講述者,為推進中外思想與智慧的交流借鑒作出貢獻,共同塑造美好未來。”

中國國際電視臺主持人田薇在致辭中鼓勵青年學生學者深入了解充滿文化吸引力的中國,敢於並善於與世界分享自己的體悟。她説:

“在世界的紛繁變化中,總有一些人一些事讓我們銘記跨國界、跨文化溝通交流學習借鑒的意義,因為它無與倫比,也總有一些人一些事讓我們能夠篤信,四海一家,著眼未來,因為那才是長遠的眼光和定力。只有伴隨著中國在歷史長河中不斷成長,才能真正體悟和理解中國。敢於和善於與世界分享體悟,我們將看到不同尋常的光芒,這種光芒彌足珍貴,也更具有輻射的力量。在個人層面能感染朋友與家人,在更廣闊的層面是文化的相通,人心的相通,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不受時空和時代局限的共同成長。”

北京大學出版社黨委書記夏紅衛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重要發言: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開展中國研究,研究歷史的中國和當代的中國,對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國際青年學生學者是國際傳播的重要力量,他們的研究成果可以幫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實中國。”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賈慶國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新中國北京大學來華留學教育70年以來,已有逾11萬人次的留學生到北京大學學習,他們中就有從事中國研究和漢學研究的專家,大大增進了國家間的了解和友誼。在新中國北大來華留學教育70週年的重要時刻,他提出三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是如何看待開放留學的價值,二是如何看待開放留學對中國的意義,三是如何看待中國研究的世界意義。開放留學意義多元且重大,我們還需進一步擴大開放留學的規模和力度。同時,中國在繼承優秀文化傳統和價值理念的基礎上吸收著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先進成果,可以説,今天中國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受益於秉持開放的心態和做法。未來的中國將如何參與和塑造世界發展進程,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此背景下,中國研究更具世界意義。”

  建制與振興:如何認識中國?

分論壇一“經邦論道”由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雙聘教授查道炯主持,法學院教授張騏、法學院教授樓建波、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雷少華點評。

北京大學博士生徐秀禎(SOO JUNG SUH ,南韓籍)以非政府行為體與中韓建交以前兩國關係的演變為研究主題,深入考察南韓新解密的外交檔案,解釋1979-1989年間中韓關係的發展過程,從側面深入考察當時兩國之間特殊的互動關係。

北京大學博士生李京珍(KYUNGJIN LEE, 南韓籍)就“全球價值鏈中産業升級和政府角色”問題,通過2000年至2015年中國廣東ICT製造業的案例,分析全球價值鏈和政府政策如何打造地區的産業升級路徑。

北京大學博士生尹智恩(JIEUN YOUN,南韓籍)探討了在中國的語境和政治經濟現實下的科學技術概念的獨特內涵,進一步思考在全球科技競爭背景下,不同國家對科學技術的獨特定義與理解具有的實踐價值和學術意義。

畢業于北京大學的博士蘇文(SOVATH KENH,柬埔寨籍)研究在遵循比較優勢和違背比較優勢的情況下,不同發展戰略選擇對資本流動與經濟增長的影響。他通過分析1971-2010年期間76個國家的跨國面板數據,論證了外國直接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驅動力。

廈門大學博士生貝媞(BETELHEM TIRUSEW BAYU,衣索比亞籍)以非洲之角合作組織建設為例,研究非洲之角國家近幾年的多元複合轉型發展策略,探索其對中國與非洲之角國家的關係的影響。

法學院教授張騏高度肯定五位同學的論文選題明確,問題清晰,研究紮實,對“認識中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思考和探索,並從三個維度建議同學們如何認識中國?

“第一,什麼是認識中國?應該是一個具有時間維度的立體中國,從中國當下的發展中認識一個動態的,從傳統中走來,走入現代,走向未來的中國。可以是城市的中國、農村的中國、經濟的中國,文化的中國,傳統的中國,以及正在從傳統中蛻變轉型邁向未來的中國。

第二,從改革中認識中國,一個國內的視角。尹智恩的文章討論了科學技術是什麼?從鄧小平同志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談起。我想説科學技術不僅與所有的生産要素有關,而且關係到一個民族的文明水準,當我們重視科學技術後,民族的文明水準就開始有意識地向一個新的高度邁進。

第三,從開放中認識中國,一個世界的視角。中國的對外開放符合中國民族發展應有之義。中國的發展和民族思考一致,可以用三個R來概括, responsibility、reciprocity、respect,即尊重互惠,和平合作,這是中國參與全球發展的最基本考慮。中國在全球化過程中扮演著積極的建設性的、負責任的角色,這與中國政府一直堅定不移奉行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有直接關係。”

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雷少華肯定同學們從社會的角度開展研究,

“從社會的角度做研究,可能更加活生生,更能提供一個完全不同於政府決策的視角。這種視角更加真實,也更有可能具有重要的理論貢獻。”

並分享了什麼是真正的“第一生産力”?

“一方面是科技的研發,另一方面是科技的産業化,只有這兩個方面相結合,才能真正實現鄧小平同志講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

融通與共生:教育發展與文化未來

分論壇二“文以載道”由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何姝主持,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郭春寧、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張冉、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雷少華點評。

北京大學博士生土居健市(KENICHI DOI,日本籍)對中國與傳統援助國在教育官方發展援助中的競爭進行定量實證研究,分析國際援助架構與中國對外援助過程。

北京大學博士生沈瑞(MD SAHARIAR RAHMAN,孟加拉籍)通過對14名剛從中國畢業的孟加拉國學生進行訪談,研究中國學位對孟加拉籍畢業生就業能力的影響。

北京語言大學博士生金濤煐(DOYOUNG KIM,南韓籍)以中國戲曲在韓傳播為例,分析不同南韓媒體對中國戲曲關注度的差異,明確目前中國戲曲在韓傳播存在的問題,並探討新媒體等環境背景下漢學家培養的新方向。

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國本延愛(KUNIMOTO NOBUE, 日本籍)通過調查 20 世紀上半葉 166 本音樂教材中的使用情況,對日語中「長調」「短調」的形成情況做詳細梳理,研究中日近現代音樂術語的發展與確立。

北京大學博士生雅虹(FAOSTA HAKA,阿爾巴尼亞籍)研究分析父母移民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健康結果影響。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張冉認為同學們的研究具備豐富有趣的跨文化特點。

“有的從國家、政治、國際關係的角度看待國際化;有的從文化、微觀、教育的角度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和國際社會;還有的直接以中國視角看中國社會。多樣化的視角,讓在全球化背景下進行中國研究和跨文化、跨國研究擁有無限可能。”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郭春寧從終身教育角度回應土居健市的研究,

“這樣一個政府資助中從高等教育向基礎教育以及向終身教育的轉折過程中的階段性分析非常精彩,反過來我們也會看到未來人工智慧或是生物革命延長人的壽命,未來終身教育的定義也會隨之改變。”

雷少華教授認為同學們擺脫老一代學者的意識形態、政治文化、權力結構等宏觀研究視角,從實證主義的角度對中國進行更加深入和細緻的研究。

“每一位同學都擺脫原來的宏大敘事,開始走向方法論個體主義。這種新趨勢,新發展,代表了新生代學者們中國研究的前沿性,也代表了中國研究走向更深入的階段,還代表整個學術界的發展與進步。五位同學全面展示了新生代青年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學術熱情,彰顯著來華留學生培養的巨大成功。”

經典與流變:打破文化局限

分論壇三“要言妙道”由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曹文軒主持,華東師範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教授吳勇毅、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李楊、董秀芳點評。

北京大學博士生諸玧志(YUN JI CHE,南韓籍)以CCL語料庫和BCC語料庫的語料為基礎,對“這個/那個+VP”結構的語義特點、句法特點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並和相似結構“這麼/那麼+VP”結構進行詳盡比較。

北京大學博士生申東城(DONGSUNG SHIN,南韓籍)呈現了胡旋舞的東傳與演變過程,考察了唐玄宗時期索格底亞那諸國獻上胡旋女的政治理由,並通過樂器、服飾對比分析“胡旋舞”與“柘枝舞”以及“蓮花臺舞”之間的繼承關係。

南開大學博士生阮氏雲瓊(NGUYEN THI VAN QUYNH,越南籍)對《金雲翹錄》漢文小説中的俗字進行考察,力圖歸納越南漢字俗字的構造規律及書寫習慣,以彌補越南漢字字形研究的缺漏,豐富中國漢字俗字庫。

北京大學博士生林恩琦(SUKOLTHAM SARITA,泰國籍)從類型學的角度對漢泰語相互結構的表達方式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對語言實例的考察,對漢語和泰語相互結構進行詳細説明對比。

畢業于北京大學的博士關滄海(GUALTEROS VALENZUELA JOHN EDER,哥倫比亞籍)討論拉美“魔幻現實主義”背後的文化政治意義,這種共同的“政治無意識”如何在拉美當代文學與中國“新時期文學”中建立一種獨特的聯繫,為重新理解中國當代文學乃至當代中國的文化政治提供新的視域或角度。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李楊從莫言在文學道路上受到《百年孤獨》的影響發表感言,感嘆新一代留學生學者能力之全面,視野之開闊,情懷之深沉。

“以關滄海為代表的優秀留學生,具備跨語境、跨知識的研究背景,這使得他們能夠具有良好的全球視野,講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故事。現在的國際青年學者不僅是用漢語思維在思考問題,同時還通過多語言文化背景打破所有文化局限,一批年輕、優秀的跨文化研究學者正在快速成長起來——“開花結果”,能夠看到留學生培養的光明未來。”

點評專家對國際青年學生學者的報告各抒己見,雙方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交流激烈精彩,意猶未盡。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北京大學文學講習所教授莫言也為論壇親筆題名及題贈寄語:“講中國故事,覓世界知音”,以勉勵來華開展中國研究的外國學子們立足中國,連通世界。


莫言題名論壇名稱和題贈

值此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一週年之際,本次論壇總結和展示了來華留學青年學生學者在開展中國研究方面的階段性學術成果,對於深入貫徹落實回信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北京大學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進一步發揮高層次來華留學生、國際青年學者的引領作用,探索建立中國研究和講好中國故事的學術共同體,以學術促交流,以交流促融通,進而更好地讀懂中國、理解中國、連接世界、增進友好。

來源|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留學生辦公室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