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航太焊匠韓積冬:一路焊花一路歌

發佈時間: 2021-11-19 16:51:57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李佳

韓積冬,中國航太科工三院159廠焊接高級技師,國家高級職業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北京市優秀教練員、北京市有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封曉東攝影

中國網11月19日訊( 封曉東 王力傑)韓積冬,中國航太科工三院159廠焊接高級技師,國家高級職業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北京市優秀教練員、北京市有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2021年,在第七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中奪冠。

18歲接觸焊接工作,20歲進京闖蕩。

師從國家級焊接大師王文華,是王文華眼中最有悟性的徒弟。

焊接過奧運場館主火炬塔,焊接過無數産品的油箱和零部件,為大國重器安上“翅膀”裝上“胃囊”。

他帶的徒弟遍佈全國各製造行業,也相繼取得較好成績——有航太科工集團公司亞軍、全國中職院校技能大賽季軍、“匠心杯”第六名。

焊花裏雕刻夢想,初心不改勇毅前行,一路焊花一路歌。

 

圖為韓積冬在專注的焊接工件。封曉東攝影

從焊接“私塾”到航太鑄劍

1980年,韓積冬出生在滕州一個普通農家。滕州是“科聖”墨子、“工匠祖師”魯班的故里,是有名的巧匠之鄉。

韓積冬的小姨父便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焊接能手。小時候一放假,韓積冬就往小姨家跑,幫著幹點零活兒,順便學點手藝。眾多的修理工具中,最吸引他的就是小姨父手裏的那把焊槍。

18歲高中畢業,他選擇留在了小姨父的修理鋪幫忙。

小姨父看他是塊兒料,就手把手教他焊接,還給了他三本書,讓他學習。小姨父雖然是個農民,但是卻是村裏少有的高中生,肚子裏有點兒墨水,他知道理論與實操相結合更加入腦入心的道理。

為了培養他,小姨父放手讓他幹。最難焊的農機軸承,後來都交給他來焊。

就這樣,他在小姨父的修理鋪幹了兩年。這兩年的“焊接私塾”為他的焊接生涯打下了堅實基礎。

20歲來到北京,在北京打拼。恰逢首鋼在通州西集建分公司招聘焊工,他自信自己能勝任,便前去應聘。

後來,因為業務突出,被選送至首鋼技師學院學習,成為王文華大師工作室的一員。

然而,2011年,單位外遷人員隨行,他選擇留在了北京,進入了德國一家家族企業。

德國企業追求品質制勝、精益求精。這段工作經歷,讓他更加認識到品質的重要性,也徹底改掉了他毛糙的毛病。

德企有其優越性,但是他始終在漂泊,沒有歸屬感。

2017年,159廠隨著生産任務的增加,對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焊接人員需求。高層次人才求賢若渴,對於韓積冬這樣的技術能手,廠裏當即決定,引進!

航太企業的包容與共用,航太人求實、務實、紮實的工作作風與他的氣質正相融合。在這裡,他成長得更快,也更加自信。

圖為韓積冬(左)教授徒弟焊接技術。封曉東攝影

為國鑄劍也為國育才

多年的積累,韓積冬對電弧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氬弧焊等各種焊接手法都很嫺熟,他能在工作中融會貫通,提高工作效率,節約生産成本。

2020年,159廠八分廠接到一項緊急任務,焊接不銹鋼材料的産品,批量大,週期緊,焊接要求高,操作難度大。

廠裏一貫用的是手工氬弧焊,很難保證按期完成。

韓積冬憑藉在MIG焊(熔化極惰性氣體保護焊)方面豐富的經驗,建議用MIG焊,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實現高品質焊接。

試!分廠借了一台MIG焊設備,韓積冬多次優化焊接參數,焊縫內部和外觀品質均滿足了設計要求。事實證明,工作效率提高了至少5倍。

廠裏果斷決定買兩台MIG焊的機器,解決了項目難題,實現了産品按時保質批量交付。

從此後,在159廠乃至三院,MIG焊得到了成功推廣與應用,在不銹鋼材料的産品焊接中既保證了品質又提高了效率。

韓積冬不僅在技術上突出,他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年輕人,也帶著大家“走出去”。

他滿懷期待也不無遺憾地説:“現在國家技能人才很缺,北京的技校都很難招到北京學生,這個工作總得有人去做。我希望自己也能帶出世界冠軍。”

他的徒弟:159廠的焊工張浩在今年“匠心杯”比賽中獲第六名、二院的吳昊在今年的航太科工集團技能大賽獲第二名。

今年,他的大兒子中考,成績還算理想,但是他沒有繼續讀高中,而是選擇讀技校,學焊接,做一個像爸爸一樣的技能工人。

兒子剛開始上實操課,非常積極,韓積冬也有些期待,晚上,卻收到兒子發來的照片,手背被燙出了黃豆粒大的泡。

韓積冬看到後心疼啊,但是嘴上沒説。

多年的焊接在韓積冬的身上也留下了數不清的燙傷,韓積冬的阻燃工作服上滿是直徑約5毫米左右的窟窿。

傍晚,整潔的電焊間裏,焊花飛濺。

光束如同閃電刺破長空,焊花如同銀河系的星光散落。透過光線,韓積冬和徒弟,兩個人,一手拿焊槍,一手拿防護罩,將鉗工拼好的連接件,用韓積冬改造後的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焊槍,“吱吱……”4個點,轉過來再焊4個點,不到10秒鐘完成一個,這比改造前用焊條定位快約5倍。這個連接件可為大國重器安上翅膀。

圖為韓積冬(左)教徒弟進行手工電弧焊焊接操作技巧。封曉東攝影

巧焊奧運火炬,展現大國製造技術

從2006年開始,韓積冬先後參加了國內外的多次焊接技術大賽。其中在2008年5月參加的首屆北京•下薩克森(德國)職工國際對抗賽中最終獲得了C02氣體保護焊單項對抗第一名。同年7月與11月又先後參加了首鋼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和全國冶金建設行業第八屆焊工技術比賽均獲得個人總分第一名。11月又參加了第十三屆北京市工業職業技能競賽獲第二名。2016年參加首屆京津冀焊接比賽獲得第二名,2017年又參加了集團公司組織的焊接比賽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在一次次的比賽中,韓積冬更加認清了自己的能力和短板,也明確了自己的目標。

“隨著自己的技術水準不斷提升,參加比賽時,看到同行們,有的成了大國工匠、技術能手,我想,這樣的目標我也是夠得著的。”韓積冬説。

2008年,他負責了奧運場館主火炬塔工程主體的全部焊接任務。由於工程全部採用鋼管結構焊接,其中又有多種材質之間的焊接,根據當時的生産情況如果利用現有的條件和工藝很難保證工程的品質和工期。韓積冬帶領焊接小組的六名焊工,經過反覆試驗,利用CO2氣體保護焊生産效率高、焊接變形小和焊縫成形好等優點順利代替手工電弧焊的工藝,完成了所有碳鋼的焊接。

在火炬塔頂端的不銹鋼鋼管焊接中,因高空作業很難達到氬弧焊的操作環境且氬弧焊生産效率低,無法滿足生産工期。韓積冬琢磨了用焊條電弧焊代替氬弧焊的方法,奮戰四晝夜出色的完成了3000多道焊口的焊接,不但保證了焊縫的內外部品質並且大大縮短了焊接工期,節約焊接費用24萬元。這項任務受到了國內同行專家們的高度讚揚。

圖為韓積冬(左二)與同事交流不銹鋼管路焊接手法。封曉東攝影

天道酬勤,奪冠

在焊接領域獲得第一,也贏得了很多榮譽,但是沒有拿過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的冠軍,終覺遺憾。這個大賽是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涉及行業最全、參賽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一類競賽。

2021年的大賽焊工組賽項分理論和實操。

理論沒有指定題庫,考察的是綜合積累。

實操規定5個半小時內完成有11道焊縫的碳鋼組合件,和有16道焊縫的鋁合金組合件兩個項目。

這次比賽,幾乎考察了所有焊接方法和技巧,難度創歷屆比賽新高。比賽結束時,竟然有三分之一的選手沒有完成。

韓積冬抱著必勝的信心和決心來備戰。

接到比賽消息後,正好趕上159廠接到個緊急任務,需要在國慶節前完成。

他主動要求邊訓練邊趕活兒。

訓練在首鋼技師學院,基本是早晨8點前開始到下午三四點結束,9點半到下午3點這5個半小時是實操,期間不吃飯。完全按照比賽流程訓練。訓練一結束,韓積冬衣服都來不及換,開著車直奔廠裏,幹到十一二點再回家,第二天淩晨4點左右起來背理論知識。給選手安排的宿舍,他就沒怎麼用過。

“就像機器人一樣,我都被他這種拼命的勁兒感動了。我能理解他,我在90年代拿全國冠軍時,為了不影響家裏人休息,到路燈底下背題。他就是一個翻版。”王文華看著這麼拼的韓積冬想起了自己奪冠前的備戰情景,更加心疼了。

王文華勸他,別回去加班了,專心訓練吧,你代表的不止是自己也不止是航太三院是北京市。可是韓積冬卻説,單位裏的活兒不能耽誤,事關國家安全。終於在國慶前,他和焊工組同事一起趕完了那項任務。

距比賽結束還剩35分鐘。

碳鋼組合件中的最後一個騎座式管板角接頭,韓積冬還沒有焊!這個接頭在平時訓練用時約40-45分鐘。

這可能是自己最後一次以選手身份參加比賽了,韓積冬心想。

必須完成!必須成功!

韓積冬啟動了應急預案:通過使用大直徑焊條和增加焊接電流,能夠保證在30分鐘內完成焊接。

他專心致志,爭分奪秒……

距離比賽結束還差3分鐘時,韓積冬完美焊完。

剛剛焊完的這個組合件從正面看,正是數字“100”——為建黨百年獻禮。韓積冬焊接的這個接頭正是數字“100”的後一個“0”,很難控製成型……

比賽結果,韓積冬實操第一,理論第二,比第一隻少了2分。綜合成績第一。

寬闊的領獎台中央,五彩繽紛的燈光照耀著獲獎的技術新星,韓積冬手握獎盃,耀眼奪目。

奪冠回來後,這個樸實的山東漢子更加內斂,他覺得自己今後的路更長了。

他要帶著159廠的年輕人“走出去”,為祖國的航太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韓積冬焊接的鋁合金作品。封曉東攝影

圖為韓積冬(左)與同事進行電子束焊接編程。封曉東攝影

圖為韓積冬在焊接班組授課,講解鋁合金焊接的要點。封曉東攝影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