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丨除了餃子還吃啥?

發佈時間: 2021-01-20 11:23:3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楊楠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冬至由來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然而多數人並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來自於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這在當時有著政治意義的舉動,卻成了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節日之一。

由週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説明年關將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説專門過“冬至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飲食

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冬至養生,我國各地吃餃子成了最大的習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釀酒的習慣。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説法,俗稱“添歲”。

 

餃子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緣何有這種食俗呢?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倣做著吃,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面餃”,人們還紛紛傳説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吃餃子成為多數中國人冬至的風俗。胡迪 攝影  

餛飩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説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餛飩發展至今,遍佈全國各地,鮮香味美,成為了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 

湯圓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之一。廣東潮汕人把冬至稱為冬節。冬至的時候,他們也有吃湯圓的習俗,而且有“吃過冬節圓,就算大一年(歲)”的説法,意思是説,吃了冬至的湯圓,便又長了一歲。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在江南一帶尤為盛行。江南百姓在冬至前,常用糯米粉做成麵糰,包上精肉、蘋果、豆沙、蘿蔔絲等餡料,製成湯圓。對於江南人來説,“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因為“圓”有“團圓”、“圓滿”之意,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以此寄寓對來年闔家團圓的祈福。

 

粵西地區有冬至冬至做的鹹湯圓的習俗,鹹湯圓一般用糯米粉、羅卜、鯪魚肉、蒜苗、香芹做成,味道鮮美。 

羊肉湯

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冬至吃狗肉從此就在民間流傳開來,到後來,由狗肉就慢慢轉變成了羊肉,於是冬至吃羊肉湯的習俗廣為流傳。 

四川省成都市,小關廟羊肉湯一條街,食客們相約三五好友或是家人一起品嘗羊肉湯。 

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産,也是福建人的傳統小吃。其原料為上好糯米、豬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食後耐餓,有著甜、滑的口感,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



在廣西桂北山鄉全州縣城鄉處處飄溢著糍粑的香味,當地群眾家家戶戶素有冬至打糍粑的傳統,待春節期間走親戚時作為饋贈的禮物。

剛出鍋的湯圓拌上芝麻豆粉和白糖,又稱糍粑。福州市晉安區新店鎮西園村村民在迎冬至民俗活動上搓湯圓。 

釀酒

姑蘇地區對冬至這一節氣非常重視,姑蘇地區有俗語雲:“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鹵牛肉、鹵羊肉等各式各樣的滷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蘇州市民在中華老字號元大昌酒店展示剛購買的瓶裝冬釀酒。中國網圖片庫 王建康攝影

(部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中國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