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追夢人】全國人大代表陳靜瑜:手術臺上的假期

發佈時間: 2019-03-12 09:07:2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楊佳 | 責任編輯: 楊佳

從西直門國二招賓館到北京中日友好醫院近10公里的路程,可能是陳靜瑜在人代會期間走的最頻繁走的一條路。這條路一頭是江蘇人大代表團的駐地,另一頭是醫院手術室。一頭連著人大代表的職責,一頭連著醫生的天職。如何平衡兩者的關係,陳靜瑜的選擇是,“如果有需要,我可以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
 

 

       3月11日上午10點22分,陳靜瑜步入中日友好醫院北區三樓的手術區的2號手術間,準備進行第一台單肺移植手術。這一天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唯一的代表休息日。圖為手術中的陳靜瑜(多次曝光)。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進入手術間,陳靜瑜穿上了深綠的無菌服。陳靜瑜講,昨晚得到消息,北京有一個愛心捐贈的肺源,安排了今天的兩台單肺手術。其中一位患者是肺纖維化晚期,得知可以進行肺移植手術的好消息,連夜乘高鐵從老家趕來北京手術。早8點半,中日友好醫院的肺移植團隊就開始準備這兩台手術。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肺移植團隊還在切除患者的肺,陳靜瑜開始“修肺”。修肺就是去掉肺源上的脂肪、黏膜等無用組織。通常一台肺移植手術會有三位護士、三位麻醉師、一位技術員以及四位外科大夫,最多時一個手術間內會有十幾位醫護人員同時忙碌著。今天,兩台肺移植手術同時進行,肺移植手術團隊分散在了兩個手術間。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第一台移植手術在二號手術間進行。綠色的手術間裏,各種儀器規律的鳴響。兩台無影燈照射向手術臺,陳靜瑜目不轉睛,雙眼緊盯手術野。兩台手術都是因為患者肺部纖維化,肺功能喪失嚴重,呼吸困難,情況危及生命。第一台手術,患者年齡不是很大,手術情況較好,大約1個小時完成了手術。中國網 楊佳 攝影

       消毒清潔雙手,陳靜瑜轉戰1號手術間,繼續第二台手術。另一個移植團隊已經完成移植前的準備工作,此時2號手術間,肺移植團隊繼續完成後續工作。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患者家屬在手術室門口坐立不安,無暇顧及窗外的春光,不時向一塊不透明的玻璃探望,又轉而探聽門內的動靜。12點半,一位患者的家屬在門外開飯了。家人圍坐一團,其中一位説,“等手術成功了,咱們得去喝一頓(酒)”。中國網 楊佳 攝影

       1號手術間裏,手術不會因為午飯這樣的事情而停頓片刻。第二台手術的情況相對比較複雜,患者年齡偏大,心衰很厲害。陳靜瑜講,肺移植的優勢就是把沒有功能的肺部切除,移植的肺增加了肺部功能,術後心臟氧合升高,進一步提升心臟的功能,讓患者全身狀況將逐步得到改善。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陳靜瑜去年做了257例手術,佔全國肺移植總量的63.7%。他做的最大肺移植患者85歲,最小的患者只有6歲。全球來看,這樣的肺移植量也是領域內的佼佼者。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護士長告訴記者,一台肺移植手術中使用到的各种醫療器械有近百件。肺移植手術複雜程度可見一斑。中國網 楊佳 攝影

       第一台手術完成,患者被推出手術室,家屬一下子圍為了上去。第二台手術仍在進行中,這是陳靜瑜在今年人代會期間第二次做肺移植手術。5日,在人代會開幕首日,下午小組會後他完成了一台雙肺移植手術,手術一直持續到夜裏23點半。中國網 楊佳 攝影

       陳靜瑜有一雙靈巧的雙手。去年,陳靜瑜在這裡完成了107例肺移植手術,中日友好醫院也因此躋身世界八大肺移植中心行列。小時候,心靈手巧的陳靜瑜志向卻是成為一位畫家、篆刻家。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陳靜瑜走到手術室門口,向患者家屬介紹了患者手術詳細情況,最後表示手術很順利。已經完成上千例肺移植手術的陳靜瑜,術前已經對手術成功率有準確的把握。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手術後,陳靜瑜在手術更衣室外簡單的吃了碗粥。去年最多一次一天在中日友好醫院做了4台手術,3個手術室輪番奮戰十幾個小時。經常幾個小時都沒辦法下手術臺,手術下來最需要的就是補充水分。陳靜瑜喜歡喝粥,既有水分也有碳水化合物補充能量。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日常的陳靜瑜總是離不開手機。裏面連接著從患者到取肺到手術的整個工作鏈條,離不開也斷不掉。走出手術室很久,陳靜瑜才抬頭望望周圍的藍天陽光花草,感嘆“今天天氣真好!”。中國網 楊佳 攝影

       2點多,陳靜瑜走出中日友好醫院,攔上了一輛計程車。他還有一小段時間,享受一下人代會期間短暫的假期。陳靜瑜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很享受手術,但如果老了手抖了,我就不做手術,去畫畫了”。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