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56歲的陳靜瑜有多個身份,無錫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北京中日醫院肺移植科主任,連續三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同時他還是一位在社交平臺上致力推廣肺移植、交通運輸器官移植綠色通道的網路紅人。
少年時的陳靜瑜,喜歡書畫和篆刻,夢想著成為一位畫家或篆刻家。但是命運的安排,讓學理的他被蘇州醫學院錄取,成為了一名胸外科醫生,但是這個職業並沒有阻礙他發揮心靈手巧的潛質。出診時,在與患者交流中,陳靜瑜經常手繪肺結構示意圖,提高了溝通效率。
工作後,他常看到有呼吸衰竭的病人因為沒能肺移植就去世了,感到非常惋惜。那時,國際上肺移植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手術,陳靜瑜萌生了到國外學習肺移植技術的想法。 2001年,他如願以償,遠赴加拿大多倫多總院專門進修肺移植技術。
2002年,陳靜瑜學成回國,啟動肺移植項目,組建了肺移植團隊。同年9月28日完成了國內第一例肺移植技術治療肺氣腫病。從那時起,到現在17年的時間,他所做的肺移植量已經過千例。
無錫市人民醫院移植團隊部分人員與康復患者合影。 2018年陳靜瑜帶領無錫市人民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的肺移植團隊共完成了257例肺移植手術,是全國總量的63.7%。其中,無錫市人民醫院完成肺移植150例,躋身世界三大肺移植中心行列。在無錫這樣一座地級城市發展肺移植技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國家、省、市各級政府支援下,特別是無錫市衛生體制改革“三名”戰略(名醫、名科、名院)的支援下,肺移植技術的發展趕上了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東風,陳靜瑜也走上了事業發展的快車道。
3月5日上午,江蘇代表團車隊抵達天安門廣場,陳靜瑜邁著輕快的步伐同其他兩千九百多名全國人大代表一起走進人民大會堂,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式,現場聆聽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
陳靜瑜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本次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用了大量的數字來説話,如大病醫保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還有醫保異地報銷等醫改措施,讓老百姓感受到國家改革的步伐越來越快,看到希望的同時,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3月5日下午,陳靜瑜所在的江蘇代表團舉行小組會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小組會的討論十分熱烈,會議整整持續了三個小時,直到18時才結束。
小組討論結束後,陳靜瑜乘車趕往10公里外的中日友好醫院。他要先去探望5天前剛剛進行肺移植手術的6歲小患者喆喆(化名),等待他的還有一台雙肺移植手術。路上,陳靜瑜一直在打電話,聯絡了解愛心捐獻肺源與受體患者的情況,綜合各方面資訊,尋找實施肺移植的時機和地點。
無錫市人民醫院與中日友好醫院取肺團隊合作運送肺源。
在所有器官移植當中,肺移植的難度較高。與肝臟和腎臟這類實質性器官相比,缺血再灌注損傷較輕。一台肺移植手術牽扯到很多方面,供體的選擇、獲取、轉運、移植、再灌注都是爭分奪秒的過程,供受雙方的安排都要提前考慮協調到。
陳靜瑜説很多愛心捐獻的器官,98%的肝、腎都利用了,唯獨心臟和肺的利用率不高。很多情況下是因為我們沒有受者,而不是沒有供體。所以一旦有了供體又有了病人,作為一名醫生,就希望讓捐獻供體的愛心延續,把有限的供體利用起來,拯救更多的人。
手術後恢復期的喆喆依舊在重症監護室接受術後看護治療。喆喆的父親看到孩子喝水的視頻,激動的連説了幾遍“太好了”。喆喆是我國目前肺移植年齡最小的患者,也是移植狀況最複雜的患者之一。2年前小喆喆做了骨髓移植手術,術後出現肺部慢性排異導致呼吸極其困難,必須吸氧才能維持生命。隨著肺功能的衰竭,喆喆生命岌岌可危,必須立即進行雙肺移植續命。
手術做的十分成功與及時,術後50小時,喆喆就摘掉了呼吸機,目前恢復狀況良好。陳靜瑜坦言,由於孩子長期臥床,身體抵抗力弱,後期康復難度還是很大,但他表示對中日友好醫院術後團隊有信心,並希望小喆喆早日康復出院。
陳靜瑜及術後團隊向患兒家屬介紹恢復情況。陳靜瑜説,以前兒童的肺移植幾乎是空白,以至於許多兒童愛心器官捐獻的肺源都放棄了。他希望通過媒體呼籲,讓更多患者及家屬了解肺移植,讓愛心傳遞,也讓患者受益。
陳靜瑜趕往醫院北區,那裏還有一位肺纖維化的老人等待他進行雙肺移植手術。當天下午17時,醫院的移植團隊就已經開始準備這臺手術。
晚21時,中日醫院北區的手術室裏的移植團隊已經做好了手術的準備工作。進入手術間前,陳靜瑜進行雙手消毒。
肺移植是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胸外科、麻醉科以及護士各科醫生的配合,有時還需要心外科等等。5日晚的這臺手術,手術室裏最多時有18名醫護人員在忙碌。
陳靜瑜講,現在臨床研究做得有聲有色。他希望未來團隊的發展,要在基礎方面發力。在無錫,陳靜瑜已經培養出四位可以獨立主導肺移植手術的醫生,六組可隨時外出獲取供體的團隊。在北京也是如此,目前已有四組醫生能夠外出獲取供體,外科手術團隊也在培養當中。
一直以來,陳靜瑜對於肺移植技術的推廣都是毫無保留的。他表示,歡迎全國各地的三甲醫院、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的學生帶著團隊到無錫、北京進修學習。他舉例説,前年,台北市長庚醫院的一批肺移植人員,到無錫來學習肺移植技術。學習以後感覺進步很快,回去後就開展了肺移植手術。
手術持續中,陳靜瑜從手術臺的一側換到了另一側。實際上,一台雙肺移植手術都是一側完成之後再進行另一側的手術。
二個半小時以後,陳靜瑜才走出手術室,焦急等待的家屬一下子圍了上來。聽完陳靜瑜解釋,家屬焦急的表情,一下子輕鬆了許多。
從手術室出來,陳靜瑜常會用手撐著腰,長時間的手術對醫生的體力是個考驗。他講,38歲第一台肺移植手術,40歲相當於再“創業”,那時24小時可以連續做5台雙肺移植手術。現在精力不如從前了。
談到履行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十幾年來,陳靜瑜所提出的建議都與他所處的行業密切相關,涉及到交通運輸器官移植綠色通道、腦死亡立法、罕見病納入醫保、推動罕見病藥物研發等方面。
今年他又帶來了控煙以及加快兒科醫生發展等方面的建議。陳靜瑜講,很多青少年不了解吸煙能夠致癌,會引發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他希望從法律法規的角度,強制把這種警示性的照片印刷在煙盒上,使他們望而卻步。在駐地接受中國網記者視頻採訪時,陳靜瑜要求將禁止吸煙的標識體現在視頻畫面中,希望能通過各種行動來推動我國控煙事業的發展。
晚23時47分,陳靜瑜乘車返回駐地。路上記者問陳靜瑜代表,手術還要繼續做多久。他輕鬆的説:“做到手抖為止!之後就去繼續追逐兒時的夢,再去學藝術學畫畫”。顯然,他將個人夢想排在了治病救人之後。(中國網 楊佳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