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序廳正面的岩畫,形象地展示了遠古人類利用動物毛皮的場景。大廳頂部陽原地圖鑲嵌在一塊動物原皮上,背景為遠古泥河灣場景和黃帝遷徒圖。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尊崇商代比幹為“皮祖”(是“皮祖”而不是“毛皮始祖”)。但其實早在遠古時期人類就已經會加工使用動物毛皮。既有使毛皮變軟的辦法(油鞣、煙鞣、還有説口鞣、水鞣),也會簡單縫綴毛皮服飾。到黃帝時期,史料已稱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並且在黃帝時期“裘”已有其名有其物。且黃帝在東遷過程中,在陽原發現了毛皮鞣制技術,並建立了相當規模的毛皮加工基地。所以後人稱人文初袓的黃帝是“毛皮始祖”,而商代的比幹應該是“皮祖” 。
陽原毛皮文化歷史悠久,泥河灣是遠古人類的東方故鄉,這裡的先民最早懂得利用動物毛皮,雖然同時期還有其他遺址(西侯度180萬年,元謀176萬年)也發現有皮毛利用的痕跡,但泥河灣盆地相對緯度較高,泥河灣人面對冰川期的嚴寒挑戰,利用毛皮的必要性、迫切性更大。
從1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毛皮起源,至清末民初的皮都鼎盛,毛皮加工、鞣制等技藝的發展傳承,所有的一切交匯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陽原毛皮文化。
陽原皮毛文化博物館總建築面積4300平方米,館內設序廳,起源與發展、動物與毛皮、工具與工藝、陽原“毛毛匠”、時尚與魅力、前景與趨勢六大主展廳及影視廳。採用了多种先進的展現方法,收集了豐富詳實的各類展品,為打造中國毛皮文化發祥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陽原毛皮文化博物館也是目前已知全球唯一的毛皮文化專題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