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追夢2014兩會視界

徐輝:破解養老難題 首先要處理好國家發展問題[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4-03-09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徐輝。中國網記者 高聰攝影

中國網3月9日訊 (記者李智)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今日舉行記者會,邀請5位委員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相關問題答記者問。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徐輝在會上表示,我破解養老這個難題的一把總鑰匙,首先要處理好國家發展問題,國家長期的、健康的、穩定的、可持續的發展,仍然是我們解決包括養老事業問題在內的一把總鑰匙。

有記者問:目前老齡化已經成為中國面臨的嚴峻挑戰,您認為如何破解養老困局,對此您有何建議?

徐輝:養老問題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曾經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學者,他提出一個觀點,看待一個社會的文明、看待一個國家的文明,只要看它的三件事就可以了解了。看這個社會、看這個國家怎麼樣對待兒童,看這個國家怎麼對待女人,看這個國家怎麼對待休閒時間。這個著名學者的觀點對我很有啟發,但是我覺得觀察今天中國社會的文明進步,有三個新的觀察點,就是觀察我們的社會怎麼對待農民、觀察我們的社會怎麼對待老人、觀察我們的社會怎麼對待殘疾人。如果8億農民、2億老年人、8000-9000萬殘疾人都可以過上美好的生活,我們的社會肯定非常的美好。如果我們這三個群體都不能過上美好的生活,其他的社會群體生活過得再好,我們的社會也不會是一個美好的社會。所以,就養老這個問題來説,首先存在兩個大的現實問題。和其他發達國家比較起來,我們是跑步進入養老社會,人家是用了很長的時間慢慢進入到了一個老齡化社會,上百年的時間、幾十年的時間,而我們因為很多的特殊原因,用了十幾年、20年的時間邁入了老齡社會。第二,我們正處在未富先老的情況下,現在的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是2億人,據統計,10年以後就達到4億人,到建國100週年的時候可能會達到4.8億,現在的“單獨二孩”政策會不會緩解這個問題,還有待觀察。但是,未來的社會,我們國家可能最大的群體會從農民轉變成老年人,所以民盟中央多年來一直非常關注破解老年養老事業的難題,我們也一直在關注這些問題,做了很多調研。

我們認為破解養老這個難題的一把總鑰匙,首先要處理好國家發展問題,國家長期的、健康的、穩定的、可持續的發展,仍然是我們解決包括養老事業問題在內的一把總鑰匙。國家如果能夠健康、持續地發展,解決養老問題,我們就更加有保障。第二方面,我們要為老年人建立更多的安全保障網,這些年來我們很高興地看到農村居民也進入了養老保險制度,城市居民也進入了養老保險制度,城鎮職工在十幾年、二十幾年的時間,一系列制度的保障網不斷地建立起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現在基本上實現了養老制度全覆蓋,8億人得到制度安全網的保障。另一方面,不僅要有安全網,安全網還要有足夠的力度,能夠起到應有的保障作用。現在比如有一些地方已經建立了保障網,但是大家都知道,55元的基礎養老金的標準還是比較低的。我們希望隨著國家財政的提高,能夠逐漸提高養老各方面水準的標準,使得保障網的力度越來越強。第三方面,因為我們的保障網很多,中央有中央的保障網,地方有地方的保障網,我們希望這些都能夠銜接起來,使得老年人在不同的群體裏都可以得到保障,這就是制度銜接的問題。比如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險銜接問題,還有職工養老保險銜接的問題,各方面制度銜接的問題,這些年來都取得了進步,但是還不夠,各方面銜接工作還需要繼續推進。

最終破解養老這個難題,我覺得無非是靠三股力量:一是靠政府的力量。政府在規劃當中、在財政當中應該安排更多的財力。新增財力以後,預算應該安排更多的財力發展老年人事業。二是有一個很好的政策來引導社會關心老年人事業。大家知道,現在社會養老機構存在的困難還是很大的,發達國家1000人當中大概有50-70張床位為老年人服務,我們國家差距還是很大的。所以,應該有一個政策引導市場,稅收、財政補貼、土地各方面政策鼓勵社會關心和扶持、支援養老事業的發展。三是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鼓勵大家要經常回家看看,我們的法律都規定個人在養老方面承擔必要的責任,為自己和家人,這也是非常的重要。

跳轉到

 

/ 1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産品付費下載。 購買請撥打 010-88828049 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

文章來源: 中國網 責編: 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