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微縮世界 工藝毛猴[組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1-13  發表評論>>

毛猴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種民間藝術品,在天津也有一定繼承與發展。中國網圖片庫 呂斌/攝

毛猴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種民間藝術品,在天津也有一定繼承與發展。中國網圖片庫 呂斌/攝

    毛猴,有人誤以為是猴的一種。其實毛猴是一種民間手工藝品,因為其渾身披毛,形態又很像猴,所以被稱之為毛猴。毛猴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種民間藝術品,卻在天津市得到了繼承與發展。家住本市河北區水産前街57歲的任金生是工藝毛猴的第四代傳承人。

  任金生的工作室裏擺滿了任金生創作的毛猴工藝品,均是與老城廂內容相關的大型作品。在作品“城廂老院”中,各種不同形態、拇指大小的毛猴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它們中有打把勢賣藝的,有跟著音樂翩翩起舞的,院子裏有的在用心看書,有的則在樹下乘涼,有的纏毛線團,有的哄孩子睡午覺……生動地還原了老城廂當年的生活場景。任金生告訴記者,他自幼喜愛民間藝術,從他開始製作毛猴後,研究和製作毛猴就成了他的最愛,他把心思全部用在了毛猴製作的工藝上。毛猴雖然是起源於北京的民間藝術品,但是在即將失傳的窘境下,他卻把這種民間藝術傳承了下來,讓它在天津得到了發展。工藝毛猴雖用料簡單,但表現力極強,通過精靈可愛的毛猴模擬人的動作和生活場景,反映市井生活。目前他所創作完成的幾件大型的代表作品,基本上都是反映30年前天津人日常生活的場景,如:四合院、大雜院、除夕夜、二層老樓、老藥鋪等。

  毛猴製作工藝産生於清光緒年間,距今已有100多年曆史。相傳,當年北京宣武門外“南慶仁堂”藥鋪,有一位配藥的小夥計,因為白天被賬房先生無端地狠批了一頓而生悶氣,到了晚上小夥計點上燈,開始整理蟬蛻,當看到蟬蛻那尖尖的頭殼,細小的四肢,怎麼看怎麼像尖嘴猴腮的賬房先生,於是小夥計靈機一動,取來辛荑做身子,又分別截取蟬蛻的頭做腦袋,前腿做下肢,後腿做上肢,用白芨一粘,一個“小東西”便出現了,這就是世上誕生的第一個毛猴。

  “毛猴製作工藝必須是全手工製作而成,用料簡單,渾身全是中藥。毛猴是使用中藥中的辛荑、蟬蛻製作而成,毛猴的頭是取蟬蛻的頭製作而成,辛荑做身子,蟬蛻的前爪做下肢,後爪做上肢,用白芨粘連製成,作品是表現有關天津民俗民風的生活場景。”任金生説,製作毛猴的相關工具有剪刀、捏子、衝子、止血鉗、酒精燈等。

1   2   3   4   5   下一頁  


相關新聞
·【非遺】“黃土地上的搖滾”華陰老腔
·【非遺】老藝人聶希蔚的“泥彩人生”
·【非遺】84歲的錫雕大師
·【非遺】古陶藝手工技法 黃河古陶
·【非遺】泥咕咕 黃土捏出的活化石
·【非遺】古圖騰泥泥狗 鄉土野性 虛幻神秘
·【非遺】“宮廷御筆”汝陽劉
·【圖片故事】國家級非遺:貴州黔東南獨木龍舟節
文章來源: 中國網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産品付費下載頁面。購買請撥打010-88828049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 責任編輯: 楊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