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了以“加快建設美麗海灣,堅決守護好碧海銀灘”為主題的新聞發佈會。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胡松琴表示,隨著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我國海洋環境監管手段數字化、資訊化、智慧化水準不斷提升。
“海洋有自身的特點,對海洋生態環境監管要求比較高。過去,海洋生態環境監管主要依靠船舶巡航、調查監測等手段,監管頻次和效能十分有限,而且容易受到海況、天氣、船舶硬體等影響。”胡松琴介紹,如今,海洋生態環境監管創新應用了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航跡數據、海洋傾倒區監測數據等,開發了海洋傾廢監管系統,在辦公室和電腦前就能及時發現疑似違規傾倒廢棄物的船舶線索,並向中國海警局推送線索,實現了海洋傾廢活動的非現場監管。
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劉德軍也表示,中國海警局注重科技賦能,構建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工作的“陸海空”立體監管模式,比如深化“網際網路+”傾廢執法監管,構建“生態雲”平臺等,及時發現並處置違法違規的傾廢活動;綜合運用小目標雷達、視頻監控、船舶動態監控等系統,及時掌握海上情況變化,協調相關部門定期開展重點海域衛星遙感監測,強化重點部位和目標監控等。
“我們還利用無人機對海灣內的重要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岸灘垃圾分佈情況等開展監測,及時獲取有關資訊。”胡松琴説,各地也在創新海洋監管手段,比如福建省定期調度無人機和岸基攝像,對重點區域的海漂垃圾、陸源入海污染物進行監測;浙江省建設實施“數字鳥島”智慧監測體系,遠端實時監測中華鳳頭燕鷗等鳥類,實現了鳥類保護的數字化和智慧化。
作為一項重大的國情調查,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于2023年全面展開。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王菊英錶示,本次調查更加注重採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等高新技術。“我們還將統籌國內優勢技術力量,集中專業技術力量強的國家和地方監測機構、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協同工作機制,高品質推進本次調查各項任務的實施。”
8月9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F星。胡松琴表示,生態環境部將會同相關科研院所和沿海地區,用好環境減災二號F星等監管資訊數據源和其他監管新技術,為應對突發環境事件、污染事故和重點風險源調查等提供技術支撐,提升海洋生態環境治理能力。(記者李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