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海洋中國 > 

帶上這本書去看熊貓 讓故事架起親子橋梁——《大熊貓的秘密》換來的小確幸

發佈時間:2023-03-21
放大縮小

——來到北京動物園熊貓館

“熊貓為什麼叫熊——貓?可它和貓一點都不像啊?”

“熊貓為什麼只吃竹子,它會吃我的餅乾嗎?”

“熊貓為什麼有一對內八字的腳?好可愛!”

當我帶著女兒走進北京動物園熊貓館時,孩子嘴裏的問題蹦個不停。還好我有所準備,做足了功課,仔細閱讀了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出版的《大熊貓的秘密》一書,故作鎮定地逐一回應一下:

“熊貓最早叫貓熊,那時候我們的閱讀習慣還是自右向左,參觀者誤從左往右讀成了熊貓,就這樣熊貓這個名字就一直被沿用下來……”

“其實大熊貓的祖先是食肉動物,但在漫長的進化中,為了使用環境,它們的食譜改成了唾手可得的竹子,偶爾才會開開葷,科學家在它們的糞便中發現過金絲猴的毛……”

“你還記得爬到樹杈上發呆的大熊貓嗎?它們的內八字腳更有利於爬樹,在山林中行走起來更也穩當啊……”

好不容易應付完這些問題,女兒又指著保溫箱裏的熊貓寶寶模型問道“小小熊貓好可愛,粉紅色的皮膚。為什麼要把它們養在箱子裏呢?它們的媽媽不管它們嗎?”

“當然管了,但是如果是雙胞胎的話,熊貓媽媽就要為難了,因為在野外熊貓媽媽很難養活兩隻小熊貓,她會放棄其中一隻,這個時候,科學家叔叔阿姨就要想辦法讓這只小熊貓成活,保溫箱是其中的一個辦法……”

女兒和我站在圍欄邊,靜靜地看著大熊貓一圈又一圈地圍著場地散步。女兒也拿起她的小相機,記錄下這一刻,然後在小本本上寫下“內八字腳的大熊貓吃飽竹子後在散步。”

image.png

——來到成都大熊貓基地

“熊貓住的地方太大了,我實在走不動了……”為了讓女兒多些戶外活動,我們並沒有選擇觀光車代步,而是步行走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林間小道上,沒走多久,女兒就開始喊累了。

“那爸爸給你講個關於熊貓的故事吧……”此刻《大熊貓的秘密》書中的故事又派上了用場,我努力在腦海中搜尋印象最深刻的幾個故事“逃跑公主白雪”“彩色照片”“山娃回娘家”……

“那就講一講闖闖的故事吧:闖闖是一隻生活在四川臥龍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特別活潑愛動的熊貓,在幼兒園時就是個大塊頭,可能是父母都是野生大熊貓的緣故。它有一個愛好,幾乎一有空就會爬到樹梢上望著圍墻外的大山,一看就是老半天。它的爸爸叫山俠,在與豺狗的打鬥中受傷,被人類救助後只剩下三條腿,但頑強的山俠學會了金雞獨立,成為了明星大熊貓。它的媽媽叫美香,在樹下等媽媽的時候,被‘好心人’撿回了家,‘好心人’以為它是被遺棄的熊貓,其實美香的媽媽正在外找竹子吃,就這樣美香留在了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闖闖出生以後,骨子裏就透著回歸山林的渴望,幼兒園的圍欄已經擋不住它,它爬上竹堆,翻越圍墻,跳到樹上,頭也不回地奔向山林……”

“它這麼容易就逃走了啊?那這裡的大熊貓會不會也逃到路上來,我們會不會遇到逃跑的大熊貓呢?”女兒趕緊看看周圍,似乎特別想偶遇到逃跑的大熊貓,興奮地説。

“書上雖然沒説是故意安排的,但爸爸猜測,是工作人員有意無意幫助了闖闖完成它的出逃計劃……”我國繁育大熊貓的科學家們,已經通過努力讓大熊貓不再屬於瀕臨滅絕的物種,2021年已經從‘瀕危’降級為‘易危’,並且實施了大熊貓放歸自然計劃,讓它們適應野外生活,回歸野生動物本性,不再依賴人類的餵養和呵護,在自然界中頑強生存,這正是多年來我國大熊貓科學家們的重要任務。

“不單單是動物,等你長大了,也要能夠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中立足,爸爸媽媽會幫你成長,但是不能幫你一輩子,你要走出自己的人生路,就像大熊貓一樣,科學家叔叔阿姨雖然幫助它們擺脫了數量危機,但在自然界中還需要它們自己頑強的生存下去……”

女兒眨眨眼睛,似乎聽懂了,似乎又沒聽懂,但能看出來她一直在思考,也許這就是我們常説的“思考人生”吧,呵呵。

順勢,我又和女兒分享了幾個大熊貓野化過程中或悲壯、或欣喜、或驚險的故事,他們的名字都很好記“祥祥”“瀘欣”“淘淘”,它們都像勇士一樣走入野外,獨立生存。還有非常特別的彩色熊貓“丹丹”的故事,女兒聽得入神。

讓故事填滿了我們輾轉的時間,不知不覺已經抵達下一個參觀點。

image.png

——讓國寶走進大自然、走近親子生活

《大熊貓的秘密》是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出版“大自然探秘系列”又一本最新力作,生動地講述了我國一代又一代大熊貓研究和保護工作者的艱苦努力和卓越貢獻,不僅讓“活化石”繼續繁衍生息,還讓這些大自然生態鏈中不可或缺的嬌子順利重返自然,是感人至深的故事書,亦是自然生態科普書。

您也一起來吧,帶上《大熊貓的秘密》,和您的孩子一起去看熊貓,讓國人為之驕傲的國寶知識和故事架起愛的橋梁,相信一定能換來屬於您和您孩子的小確幸!


文章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吳一凡

相關閱讀

 
分享到:
20K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中國網官方微信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