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海洋基金會)2023年工作的總體思路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完整、準確、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海洋強國建設、“一帶一路”建設、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等謀篇佈局,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貢獻力量。海洋基金會在自然資源部和民政部的領導下,奮力推進“八大項目”擴充與深化後形成的“十大行動”,努力把“十大行動”所連結具有不同文明背景的80多個國家的海洋機構、專家學者匯聚一起,形成中外不同文明和合發展力量,攜手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努力把“十大行動”中的“海洋空間規劃”“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數”等打造成科學與權威品牌,作為支援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發展的公共産品;努力通過“十大行動”把我國體制內外相關機構的專家、學者和志願者凝聚起來,鑄就成一支想幹海洋事業的宏大力量,推動加快海洋強國建設;努力把“十大行動”的領域不斷拓展,內容不斷深化,品質不斷提升,成果不斷涌現,推動2023年海洋基金會工作再上新臺階,再做新貢獻,再譜新篇章。海洋基金會2023年“十大行動”的重點工作如下:
一、開展海上絲路藍色經濟行動,助推“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
著力開展六方面工作:一是健全完善“海上絲路項目”國內外機構與人員聯絡的工作機制,加強工作交流。二是加強對海上絲路沿線18個國家的海洋空間規劃的編制並儘快推動實施,將海洋空間規劃打造成“一帶一路”建設的公共産品,逐漸在海上絲路沿線的所有國家推行應用。三是開展對海上絲路沿線國家的相關政府部門的官員和科研機構的技術專家培訓,讓他們不斷加深了解“一帶一路”的建設內容、海洋治理中國方案、中國和平發展的成就與經驗等,以擴大眼界,增長見識,心向中國。海洋基金會與太平洋島國發展論壇(PIDF)共同舉辦太平洋島國培訓班,海洋空間規劃研究院成員單位可與海上絲路項目合作國家聯合舉辦培訓活動。四是開展專題研究,重點是投資政策、人力素質、海洋資源與生態環境、經濟與産業現狀、與中國合作的優勢比較等。五是邀請我國相關企業參與“海上絲路項目”,積極為企業到海上絲路沿線國家投資興業提供相關服務。六是建設“海上絲路項目”綜合業務平臺和海洋空間規劃實驗室。深化與PIDF合作,總結複製“海上絲路項目”斐濟模式與經驗,向PIDF成員國推廣。舉辦海上絲路國家藍色經濟發展論壇。
二、開展海上絲路海岸帶評估行動,促進海岸帶區域可持續發展
著力開展五方面工作:一是要把《海上絲路沿線國家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數報告》打造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的具有科學性、權威性、實用性的海洋公共産品,提升中國引領和支援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二是深入開展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數體系研究,不斷完善指標體系,使之更科學、更客觀、更實用、更受海上絲路沿線國家歡迎。三是健全完善《海上絲路國家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數報告》的組織與機制,提高其工作地位與顯示度。四是適時召開《海上絲路國家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數報告》中所涉及的46個國家相關海洋機構專家學者會議,交流指數報告的應用價值,研究共用海洋資訊路徑,搭建由中國領銜的46個國家參與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數報告專家會商機制架構,定期開展相關問題研討與會商。五是每年舉辦《海上絲路國家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數報告》發佈會暨研討會,大力宣傳我國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海洋公共産品的重大意義與作用。
三、開展聯合國“海洋十年”行動,貢獻海洋綜合管理科學方案
著力開展五方面工作:一是穩步推進“海洋十年”加速海洋空間規劃在西太地區實施的項目,成立由西太地區十多個國家、國際組織的海洋機構政府官員和專家組成的“海洋十年”項目指導組和技術組,項目實施的日常辦事機構設在中國,負責制定項目中期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和工作路線圖。適時召開工作協調會和技術研討會等,推動項目順利實施。二是在項目實施中既要十分自信地推介海洋空間規劃中國方案、中國經驗、中國成就,又要將中國方案和經驗與他國的實際情況有機結合,編制形成能在當地實施的海洋空間規劃。三是開展加速海洋空間規劃在西太地區實施的項目參與國家的海洋機構官員和專家培訓,統一認識,形成合力。四是積極參與“海洋十年”多圈層動力過程及其環境響應的北極深部觀測項目的實施,項目不僅要為認識北極提供科學資料數據,還要為保護北極、開發北極、治理北極提供科學資料數據。積極參與“海洋十年”海岸帶綜合管理和社會參與支援海洋可持續發展合作項目的實施,深入研究政府在海岸帶綜合管理中的主導作用之外的社會力量的作用,提出社會組織在海岸帶綜合管理中能發揮重要作用的建議方案。五是推動“海洋十年”三個項目順利實施,不斷取得成果、不斷應用成果,助力海洋治理和海洋經濟發展。
四、開展藍色夥伴關係行動,推動雙邊合作走深走實
著力開展四方面工作:一是組織理事單位、海洋空間規劃研究院成員單位、相關海洋機構,與海洋基金會的國外合作機構,如“海上絲路項目”合作國家的海洋機構、中國-RCEP智庫聯盟成員單位、相關國際組織等,在原有雙方合作的基礎上,簽署構建藍色夥伴關係文件,建立夥伴合作機制,確定合作方向與近期合作內容。二是組織開展務實的雙邊或多邊合作。與“海上絲路項目”合作國家的海洋機構的合作,重點是圍繞海洋空間規劃、海洋資訊、人才培訓和中國企業投資等開展合作。與中國-RCEP智庫聯盟成員單位的合作,重點是圍繞促進南海和諧穩定,積極開展海洋預報、減災、救助、生態以及經貿與人文等合作。與國際組織的合作,重點是圍繞區域和全球海洋治理、海水酸化、海洋微塑、海平面上升、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開展合作。三是邀請簽署藍色夥伴關係的機構加入由海洋基金會與世界經濟論壇海洋行動之友聯合發起成立的“可持續藍色夥伴關係合作網路”,共用藍色夥伴發展資訊。四是舉辦藍色夥伴關係對話國際研討會。
五、開展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行動,助力沿海招商引資高科技項目
著力開展四方面工作:一是與我國40多個沿海城市的市政府合作策劃系列海洋高科技重大項目,如海洋清潔能源、深遠海現代牧場、海洋高端裝備製造、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綠色智慧船舶與港口、海洋高端旅遊與文化項目等,作為對外招商引資的文件與資料,發往世界相關大型企業。二是與世界經濟論壇、薩馬加戰略諮詢公司等合作搭建海洋經濟發展對話平臺,組織世界相關大型企業與我國沿海城巿市政府對接,通過各種方式交流洽談投資事宜。三是根據我國沿海城市市政府的需要,組織世界相關大型企業到我國沿海城市考察與交流,或組織我國沿海城市市政府的相關人員到國外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四是舉辦“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國際論壇”“琿春海洋經濟國際論壇”“藍色經濟企業家高峰論壇”“南海郵輪旅遊國際研討會”“2023永續海洋論壇”“中國海洋機器人大賽”等國際活動。
六、開展海洋國際交流對話行動,凝聚不同文明和平發展力量
著力開展三方面工作:一是搭建海洋國際交流對話聯繫網路,與參加海洋基金會國際活動的80多個國家的官員與學者建立網路聯繫渠道,讓他們隨時閱讀海洋基金會英文網站,提高海洋基金會的國際影響力。二是以服務國家發展需要辦好以下國際活動:“中國式現代化與海洋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重點闡述中國和平發展、綠色發展、全球發展與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2023海洋合作與治理論壇”,增設海上絲路沿線國家和小島嶼國家藍色經濟發展議題。“中國-東盟國家海洋科技聯合研發研討會”,重點研究與探討中國與東盟各國的海洋科技合作內容。“2023中歐航道安全對話國際研討會”,重點圍繞問題與目標,研究提出建設性建議。“第三屆國家管轄範圍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BBNJ)國際立法學術研討會”,重點圍繞完善BBNJ協定文本和預判BBNJ國際協定實施後可能遇到的問題等提出建議。“中歐海洋法國際研討會”,重點圍繞中歐海洋法律條文的準確理解展開討論,形成共識,促進合作與相互支援。“2023國際海島論壇”,重點介紹中國經驗,幫助島嶼國家實現發展與保護雙贏,促進中國與島嶼國家的多領域合作。“2023 RCEP框架下藍色經濟發展能力研修班”,重點介紹中國實踐與成就,讓RCEP成員國認識到中國經驗適應他們發展,與中國合作能加快他們發展。三是對以上國際活動中提出的重要建議與意見,將組織專班進行專題研究,研究成果提交國家有關部門參考。
七、開展海洋生態保護行動,推動美麗海岸海灣建設
著力開展四方面工作:一是建立海洋公益組織和志願者網路,對有擔當、有能力、善做事的海洋公益組織,將主動引導,積極支援,重點培植,使之成長為助推海洋事業發展的有生力量。二是辦好“第七屆全國凈灘公益活動”,積極邀請沿海城市地方政府和海洋機構參與舉辦,並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海洋活動(包括宣傳展示連續舉辦六屆凈灘活動取得的成果),盡情高歌十多萬志願者清潔和呵護美麗海岸海灣的壯舉和風采,推動全國凈灘公益活動規模日益壯大,不斷形成磅薄力量。三是組織好“美麗海洋公益行動”,重點是選好項目(當地政府和百姓關心的海洋生態問題作為優先資助項目),選好有能力實施項目的地方公益組織,要利用項目資金引領撬動社會力量,通過小資助解決大問題。四是推動“海峽資源保護與開發專項基金”繼續募集社會資金,開展海洋生態建設。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文明建設專項基金”儘早掛牌亮相,開展工作。
八、開展海洋青少年人才行動,培養青少年厚植家國情懷
著力開展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強“海洋育苗項目”校長微信交流網路建設,密切工作經驗交流,宣傳海洋基金會各項工作進展與動態和海洋時事政策以及海洋科技知識。二是開展“海洋育苗項目”新入駐學校的捐書與海洋圖書館揭牌活動和海洋知識講座。三是開展海洋知識競賽、雙講大賽、夏令營、教師培訓班、校長座談會等活動,確定2023年“勵志深藍”獎學金學生名單並頒發獎學金。四是開展第二期周邊涉海外交知識進高校系列講座,與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等10所高校和主講專家做好對接,確保講座活動效果。五是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舉辦海洋強國建設—未來棟樑人才論壇。
九、開展弘揚海洋人文精神行動,激活中華文明海洋文化生機
著力開展五方面工作:一是開展第二屆“涉海合作成果外宣”活動,宣傳中外海洋合作的人文精神與科技成果,用多種語言在多個國家的知名媒體刊登或播放。二是舉辦第四屆“關愛海洋”融媒體大賽,打造新時代不斷凝聚與展示文化名人名品的大平臺和培養與推出新的文化名人名品的大搖籃,促進海洋文化大發展。三是舉辦“首屆自然資源文化創意大賽”,激活我國自然資源、海洋、礦産、測繪等博物館、展覽館設施的潛能,推動其為大眾提供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文化産品;激發自然資源文化人士創作自然文化作品的激情與靈感,為社會提供更多自然資源文化精神食糧;激發社會大眾參與自然資源文化創作的熱情,增強大家熱愛自然、讚美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四是舉辦“全國大中學生第十二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五是舉辦“講好中國海洋故事大賽”,資助辦好“第14屆全國海洋知識競賽”等海洋文化活動。
十、開展海洋重大問題研究行動,推動海洋治理重大問題解決
著力開展五方面工作:一是圍繞全球海洋治理方面,開展BBNJ養護和可持續利用有關問題、國際海底勘探開發與環境保護、公海漁業捕撈、公海航行安全、北極開發與保護、國際海洋秩序建設等研究。二是圍繞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方面,開展國別經濟、文化、宗教、資源環境、産業現狀、投資政策、優勢比較等研究。三是圍繞中國如何與RCEP成員國家進行海洋合作方面,開展海洋經濟、管理、資源、環保、科技等研究。四是圍繞國家發展需要方面,開展圖們江區域(中俄朝)海洋經濟合作、領海以外海域的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海域管理制度、廢棄的海上油氣開採設施和人工島如何處置與利用、沿海擬新建核電基地佈局選址、沿海核電基地冷源安全、海上風電深遠海發展、海洋碳匯生態系統保護與建設等研究。五是圍繞生態環境與防災減災,開展應對海平面上升、海洋微塑、海水酸化、珊瑚礁白化、生物多樣性棲息地銳減和防颱風、海嘯、赤潮的措施等研究。
凝心聚力頑強拼博,勇毅前行創造佳績
“十大行動”蘊含數百項大小任務,覆蓋國家之多、領域之廣、人數之眾,對海洋基金會來説前所未有,但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做好這艱巨的工作,完成這繁重的任務。我們工作的法寶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這是我們前進的方向,動力的源泉,智慧的明燈;堅持依靠自然資源部和民政部的堅強領導,中宣部、中外辦、外交部、教育部等部委的大力指導,是我們完成重大任務的信心與勇氣;堅持依靠海洋基金會黨組織的正確引領、理事單位的通力合作、秘書處的有效執行的有機統一,是我們把每項工作走深做實的基礎與保證;堅持依靠海洋空間規劃研究院成員單位、研究院秘書處和合作夥伴單位的齊心協力,是我們全面開展工作的支撐與力量。宏大事業始於夢想、成于實幹。海洋基金會2023年事業宏圖已繪就,任務繁重,使命光榮。我們將行遠自邇,篤行不怠,狠抓落實,埋頭苦幹,把每個行動、每項任務、每件事情做實、做好、做出成績,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中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