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海洋中國 > 

以“綠色辯證法”推動實現更大發展——2022年自然資源工作系列述評之綠色轉型篇

發佈時間:2023-01-06
放大縮小

編者按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

2022年,自然資源部門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紮實履行“兩統一”職責,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大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了新作為,煥發了新氣象,取得了新成效。

我們將連續刊發2022年自然資源工作系列述評,共計9篇,從部層面政策設計與地方生動實踐、部層面改革舉措與地方發展變化、部層面大事要情與地方探索創新等多個維度,回望極不平凡、極其艱難、極具挑戰的一年,重溫迎難而上、踔厲奮發、篤行實幹的足跡,激勵全系統幹部職工在新的一年繼續砥礪前行、奮勇爭先,立足新起點,錨定新目標,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於行動、見之於成效,在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征程上奮力書寫“趕考”新答卷、贏得更大榮光。今天刊發的是第四篇。

“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2022年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語重心長的一番話,再次深刻揭示了綠色轉型和經濟發展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

沒有發展,就不能聚集起綠色轉型的經濟力量;沒有轉型,發展就難以持續。綠色轉型,是我們必須咬緊牙關爬過的坡、邁過的坎。

過去一年,在這場轉變發展觀念的深刻革命中,面對前所未有的經濟下行壓力和各種風險挑戰,自然資源部門充分運用“綠色辯證法”,在保發展、保資源、促轉型、惠民生的多目標平衡中,為高品質發展厚植了綠色基底。

劃好紅線

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高度謀劃空間藍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謀劃空間藍圖,同樣需要我們牢牢把握貫穿其中的辯證邏輯,處理好人與自然、保護與發展的關係,努力構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

2022年,自然資源部牽頭編制完成《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對全國國土空間作出全局安排。

——堅持底線思維,劃定“三區三線”,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産業發展、推進城鎮化劃出不可逾越的紅線。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把城鎮、農業、生態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産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

發展是硬道理,保護是硬底線。劃好紅線,是實現保護與發展內在統一的關鍵一環,事關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城鎮健康發展的基本底線。

為了劃好“三區三線”,自然資源部會同8個部門組建工作專班,選取浙江、江西、山東、廣東、四川5省開展劃定試點,在試點中找矛盾、想辦法、取經驗、定規則,最終形成了“三區三線”劃定的26條基本規則,明確了“三條控制線”劃定的優先序。

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鞏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空間基礎;再劃生態保護紅線,穩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控制全國新增城鎮建設用地總量。

這“三條控制線”給發展戴上了“緊箍咒”,也裝上了“發動機”,倒逼城市集約緊湊發展和經濟增長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突出生態安全,築牢國家“三區四帶”生態安全屏障格局。

屏障牢不牢,首先看骨架。自然資源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並明確提出,構建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黃河重點生態區(含黃土高原生態屏障)、長江重點生態區(含川滇生態屏障)、北方防沙帶、東北森林帶、南方丘陵山地帶、海岸帶等“三區四帶”為主體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體系。

為了築牢這一格局,還統籌佈局了“三區四帶”生態保護和修復、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9個重大工程、47項重點任務,並部署省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目前,19個省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已出爐。

像北京,正立足超大城市的現實生態問題和首都城市的戰略定位,以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為主線,以生態服務與人類福祉之間的互饋為切入點,探索高密度城市化地區生態修復的新模式。

——強化集約集聚,促進城鎮空間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在規劃編制過程中,自然資源部門立足區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稟賦特色,落實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進一步統籌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空間和基礎設施、公共資源佈局。

為推動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以及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自然資源部門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結果,結合人口規模、氣候分區、自然地理條件、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調整優化城市空間佈局、用地規模和結構,讓生産空間集約高效,讓生活空間宜居適度,讓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我們看到,步入減量時代的北京,堅持“留改拆”並舉推進城市更新,留白增綠、留住老城格局肌理、留住老街坊,讓一條條衚同既抹去雜亂無章又保留了煙火氣息,讓首鋼滑雪大跳臺成為城市復興新地標,讓一個個老商圈撕掉“舊標簽”、迎來“新粉絲”……

在上海,被稱為“近代上海工業搖籃”的楊浦區濱江岸線,通過城市更新,實現了從“工業銹帶”到“生活秀帶”的華麗轉身。上海還以15分鐘步行距離為半徑,勾畫出一個又一個宜居、宜業、宜遊、宜學、宜養的“社區生活圈”。

眼下,四川、重慶兩地正聯合開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的編制工作,將通過“強雙城、優雙圈、築主軸、興兩翼、塑三群、連多廊”等方法,統籌優化成渝地區城鎮規模結構和功能佈局。

——支撐鄉村振興,依託村莊規劃編制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科學優化農村“三生”空間。

針對當前農村耕地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生態品質退化等一系列問題,在指導地方科學編制村莊規劃的基礎上,自然資源部還部署了446個以鄉鎮為基本實施單元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在堅持規劃先行、保護耕地、維護群眾利益的前提下,通過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整治,整體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和生態保護修復,優化“三生”空間格局。

其中,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浙江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等,自然資源部專門部署了相應試點,探索不同尺度、不同類型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新模式。

在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黃橋街道,唯一的保留村莊——生田村,通過對田塊重新整治、對廢棄坑塘進行填埋、對田坎歸併整理,已打造集中連片高標準農田390畝,讓“稻田花海”共融共生,推動生態與農業融合發展。

在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那裏正探索“中心城區+都市工業+生態農田+康養古村”多要素整合聯動的“城郊融合”整治模式,以整治促發展、保特色、優民生、亮生態,打造生態綠色新都市。

節約集約

在“質”與“量”平衡中把好源頭開關

節約是個大戰略。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是基於我國資源國情,推動綠色轉型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推動綠色轉型發展,必須抓住資源利用源頭,各類資源都要統籌好開發與保護、增量與存量的關係,全面提升利用效率,促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作為發展之基,自然資源首當其衝。

過去十年,全國單位 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40.85%,國土經濟密度明顯提高,海洋資源開發保護水準明顯提高。

成效的背後,是自然資源部門將最嚴格的節約資源制度貫穿管理全過程,從資源保障型向資源約束型轉變,從源頭推動經濟發展“質”與“量”的平衡。

——控增量,盤存量。積極改革土地計劃管理方式,除國家、省級重點項目實行“項目跟著規劃走、要素跟著項目走”外,城鎮建設、地方項目均實施“增存掛鉤”,倒逼盤活存量土地。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通過供應消化2019年以前批准的批而未供土地8.95萬公頃、盤活閒置土地6.76萬公頃。

瞄準控增量與盤存量,各地也紛紛推出創新之舉。

2022年6月,海南省“土地超市”平臺上線,一場“萬畝千億”閒儲置換行動隨之展開。海南將各類土地資訊擺上“貨架”,統籌用地供給並實施全生命週期監管,所有解決“有項目無土地”“土地曬太陽”等問題。

同年9月,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成功舉辦産業用地全域治理“土地鵲橋會”,以“畝均論英雄”為引領,創新開展産業用地全域治理,搭建土地供需平臺,紓企業發展之困,治土地低效之疾。截至目前,已有10余家企業成功“牽手”,300余畝土地重煥生機,預計實現年産值約26億元。

——明標準,嚴管控。在用地方面,對土地使用標準進行完善與修訂,形成了覆蓋工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重點領域的土地使用標準體系,開展光伏、石油天然氣、公路、鐵路、機場等項目用地的控制指標研究與制定。同時,對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實施年度評價,嚴禁節約集約排名後2/3的園區擴區、調區、升級。

在用海方面,建立健全圍填海管控制度,對不符合節約集約、國土空間規劃、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以及嚴重破壞自然岸線、嚴重影響國防安全和海上交通安全等情形,堅決説“不”。

為了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自然資源部還會同生態環境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文明確了生態保護紅線內允許有限人為活動管控、重大項目佔用審批等內容。

在嚴格用地用海管控下,“鐵公基”節約集約用地、涉海企業集約用海和生態用海的氛圍漸濃。

眼下,在廣東惠州大亞灣,一個世界級綠色石化産業高地已雛形漸顯。這裡聚集了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知名化工企業,擁有殼牌、普利司通、科萊恩等知名品牌。然而,在這座蓬勃發展的石化工業之城,空氣清新,綠水藍天處處可見,為當地集約用海、生態用海、科學用海寫下了生動注腳。

——抓示範,促集約。2022年,自然資源部部署啟動了泉州市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和安徽省土地節約集約綜合改革試點,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市)創建,還在前兩批23項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基礎之上,面向社會發佈了第三批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推薦目錄。

“節地”在改變我們的生産。從打造立體養殖、多層標準廠房,到高速公路服務區節地、高架橋下停車節地,再到建構架式風電塔、全地埋式凈水廠等,工業、新能源環保産業、基礎設施行業都在用適合自己的方式踐行節地……

“節地”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看到了地下生態智慧糧倉、立體式學校體育場,還看到城市邊角地、屋頂被打造成休閒公園,村莊廢棄的遺址建築和廠房煥然一新,農村散亂低效用地和閒置宅基地越來越少……

尤其是在土地開發由“二維”轉向“三維”的當下,不少城市已率先建起立體“坐標軸”,統籌地上地下空間開發,從挑戰“平方”變為挑戰“立方”。

在河北,千年之城雄安新區,地上、地下、“雲”上“三座城”已現雛形。

在浙江,杭州以高水準打造“軌道上的城市”為目標,創新複合用地方式,瞄準“站城融合”,探索“一地多用、三維確權”,走出了軌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的新路。

在江蘇,南京江北新區正在建設中央商務區,地面之上,將有全省第一高樓;地面之下,總建築面積約為148萬平方米的空間,集商業、交通、管廊、車庫以及4條地鐵線路站廳于一體。

——優供地,促提效。廣泛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健全工業用地長期租賃、先租後讓、彈性年期出讓等多元化供應體系,鼓勵部分地方探索二三産業混合用地,支援不同産業用地按程式實現合理轉換,以有效釋放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和新産業新業態發展的用地空間。

2022年6月,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龍崗區寶龍科技城選取一宗試點地塊,首次改變原先二三産業用地分開供地的方式,在片區內均衡配置包括産業、商業、宿舍、酒店在內的連片公共服務設施。

放眼全國,已有29個省份實行“標準地”出讓,有的已從工業用地拓展到服務業、物流倉儲領域,有的將碳排放強度納入“標準地”指標體系,生發于地方的“盆景”已經變為涌動在中華大地上的連片風景。

破立並舉

穩妥推進能源資源綠色低碳變革

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方向在哪?

毫無疑問,綠色迴圈低碳發展。這是一場促進我國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的能源變革,既要“刀刃向內”推動傳統能源“減污降碳”,也要“眼睛向外”發展新型能源“擴綠增長”。

2022年2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來華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時提到了一座礦——紫金博爾銅礦。

在塞爾維亞,紫金礦業不僅通過技術創新,讓博爾銅礦這座瀕臨破産、留下嚴重環境欠賬的百年老礦“重生”,還建成了塞爾維亞的首座綠色礦山——佩吉銅金礦,打造了“一帶一路”樣板礦山,得到武契奇“塞境內第一座綠色礦山,達到環保領域的最高標準”的高度評價。

這是中國綠色礦山標準“走出去”的一個成功例證,也是中國推動綠色礦山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自然資源部門在破立並舉中,一手抓礦業綠色轉型,一手抓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為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注入了汩汩動能。

——圍繞“建設什麼樣的綠色礦山”,健全中國綠色礦山標準體系。

不同類型的綠色礦山應該以怎樣的方式開發和利用資源,擁有什麼樣的礦區環境,如何走向數字化、智慧化……針對有色金屬、煤炭等9大行業,自然資源部因礦施策,一一制定了相應的綠色礦山建設標準規範,明確了基本要求。

綠色礦山建設“成色”幾何?自然資源部讓一個個可量化的評價指標來“説話”,建成了一套由礦區環境、資源開發方式、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科技創新與智慧礦山、企業管理與企業形象6項一級指標以及24項二級指標、100項三級指標組成的評價指標體系,劃定了綠色礦山的“達標線”。

國家級綠色礦山創建“跑在前”,省市縣綠色礦山創建聯動發力。浙江、湖南等15個省制定了地方標準以及量化評估指標、評估辦法,推動綠色礦山建設蔚然成風。

礦山企業也“不待揚鞭自奮蹄”。像山東黃金、中國石油等企業集團都研製了自己的企業標準,主動轉型,自我加壓。

我們看到,在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相互配合的中國綠色礦山標準體系指引下,越來越多的礦山已生成“綠色基因”並茁壯成長。

《中國礦産資源報告(2022)》顯示,我國已建成1100多家國家級綠色礦山,創建了50家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

——圍繞“怎樣建設綠色礦山”,加強綠色技術推廣應用。

綠色科技是實現綠色轉型的源動力。2022年,自然資源部開展了新一輪評選更新,遴選産生了涵蓋地質勘查、採礦選礦、綠色低碳等多方面的317項先進適用技術,加快礦産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

近年來,自然資源部門持續推動礦産資源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在加快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同時,陸續發佈了124種礦産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最低指標,建立了我國礦産資源完整的“三率”指標體系。目前,全國有3000余家礦山企業應用先進適用技術。

在“三率”的約束與綠色技術的推動下,以資源高效利用、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礦地和諧為主要目標的綠色礦山建設,不僅提升了礦産資源綜合利用水準,還推動了礦區環境治理,並向著智慧化綠色礦山迭代更新……

——圍繞“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推動礦企履行生態修復義務。

立法上,部層面推動在《礦産資源法(修訂草案)》中設置礦區生態修復專章,將礦山生態修復納入《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等已頒布實施或正在制定的法律中;在地方層面,江西省出臺了全國首部礦山生態修復地方性法規。

2022年11月,在實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治理恢復方案、土地復墾方案合併編報審查制度以及設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的基礎上,自然資源部又印發《關於做好採礦用地保障的通知》,提出建立採礦項目新增用地與復墾修復存量採礦用地掛鉤機制,推動存量採礦用地的復墾修復。

同時,強化執法督察,加強對礦業權人履行土地復墾修復義務情況的監督,依法查處各類違法開採行為,並通過以案示警形成有力震懾。

——圍繞“怎樣助力能源結構優化”,大力推動清潔能源開發利用。

我國地熱資源豐富。為守好能源安全、助力“雙碳”目標實現,近年來,自然資源部門通過摸清家底、科學編制規劃、推進“凈礦”出讓、完善技術支撐等工作,積極推動清潔能源開發利用。2022年上半年,多地將開發利用地熱資源列入“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

在雄安新區,超長重力熱管採熱技術試驗獲得成功,實現了地熱能由井底到地面的長距離輸運,既不擾動地下熱儲層,又可保護地質環境,還大大提高了採熱效率比。

在廣袤海洋,清潔能源開發勢頭同樣強勁。

2022年9月,在粵港澳大灣區,全球首艘新一代2000噸級海上風電安裝平臺“白鶴灘”號在廣州南沙正式交付投運,為我國海上風電産業發展再添利器。

同年11月,在山東省萊州市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海域,全國首個“海上風電+海洋牧場”融合發展研究試驗項目順利並網發電,可實現年上網電量10.64億千瓦時,每年節約標煤約3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8萬噸,為我國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我國海上風電正逐漸向大功率、深遠海挺進。

踐行“兩山”

不斷拓寬生態與經濟的轉化之道

2022年,是續寫“兩山”轉化生動實踐的一年。

4月11日,位於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鄭陸鎮的查家灣村開始“賣生態”,江蘇省首宗附帶“生態管養”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成功出讓。按照協議,競得者須承擔管養和維護周邊地塊生態環境主體責任並打造生態“綠心”,預計每年管養維護投入近百萬元。

9月27日,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探索發展荒漠經濟案例,作為國務院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獲國辦通報表揚。阿拉爾靠沙吃沙,將沙漠生態治理與發展林下經濟相融合,以全産業鏈打造核桃小鎮,促進一二三産融合發展,催生了一場“産業裂變”。

同一天,地處黃河口的山東東營召開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第一次新聞發佈會。通過9年修復,這裡的1萬餘畝鹽鹼地生態退化區被改造成為生機盎然的黃河三角洲特色生態系統。在那裏,借助林下種養機制,産業鏈中的所有産物都作為資源加以迴圈利用……

12月,“一城青山半城湖”的江蘇徐州賈汪區,全面完成採煤塌陷地治理任務。這座曾經的塌陷“煤城”,以“礦地融合”理念推進採煤塌陷地治理,將千瘡百孔的塌陷區建設成湖闊景美的生態公園,帶動了産業轉型升級和鄉村振興,生動書寫了“賈汪真旺”。

一個個充滿綠色辯證邏輯的生動實踐,不僅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産力”,也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讓更多綠水青山化為金山銀山,是推動綠色轉型的重要舉措,也是自然資源部深耕的重點領域。

短短幾年來,自然資源部在理論和實踐中不斷求索。配合有關部門起草並報請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關於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初步構建生態産品價值實現“1+6”體制機制;批復6省10市在市場化多元化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技術體系和支撐機制等方面開展試點實踐;先後發佈3批32個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提煉形成資源環境指標及産權交易、生態治理及價值提升、生態産業化經營、生態補償等價值實現模式。

在推動生態與産業轉化的同時,不少地方還將生態産品納入資源環境領域損害賠償實踐,向社會傳遞“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鮮明導向;將發展森林碳匯、海洋碳匯與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相結合,點“碳”成金,蹚出了一條條別樣“兩山”路。

2022年10月,廣州市首例碳匯認購生態修復民事公益訴訟案辦結。該市以生態執法模式,推動當事人以購買生態系統碳匯等生態産品的方式修復被損害資源。

2021年6月,我國首個藍碳交易項目在廣東湛江成功簽約,“湛江紅樹林造林項目”産生的5880噸二氧化碳減排量成功賣給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用於抵消基金會日常工作活動産生的碳排放。2022年5月,一片人工補植的紅樹林又讓海南省海口市三江農場變成了“賣碳翁”。

2022年國慶前夕,在中國“碳票”第一村——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村民收到了首批林業碳票分紅14萬元。

實踐的續寫離不開制度的支撐。2022年,自然資源部會同相關部門編制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方案,從鞏固儲碳能力、提升碳匯增量、建立碳匯監測核算體系、健全法規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舉措。

無疑,這將為寫好下一程“兩山故事”奠定更紮實的基礎。

“不能因為經濟發展遇到一點困難,就開始動鋪攤子上項目、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念頭,甚至想方設法突破生態保護紅線。”

總書記的話,言簡意賅,振聾發聵。助推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只有前路,沒有退路。

文章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責任編輯:孫玥

相關閱讀

 
分享到:
20K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中國網官方微信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