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海洋中國 > 

十件大事!2022海洋新聞回眸

發佈時間:2023-01-04
放大縮小

image.png

《黨領導新中國海洋事業發展的歷史經驗與啟示》發表

2022年1月5日,《中國自然資源報》刊登自然資源部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撰寫的《黨領導新中國海洋事業發展的歷史經驗與啟示》,文章回顧了黨領導新中國海洋事業發展的歷史進程,總結了主要做法和寶貴經驗。

文章指出,黨領導下的海洋事業是新中國史上絢爛的一頁,也是新中國發展壯大的縮影。海洋事業從新中國成立初期極端落後,到改革開放依海而興,再到新時代向海圖強,走過了一段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發展歷程。黨領導新中國海洋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海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海洋科技創新取得重大突破,全民海洋意識顯著增強,中國成為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貢獻者。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回顧70多年的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新中國海洋事業的每一次成功轉型與每一次成長,都離不開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是黨帶領一代代海洋人,牢記初心使命,堅持自立自強,發揮制度優勢,敢於攻堅克難,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海洋強國發展道路。我們必須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全力築牢海洋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政治根基;必須胸懷“國之大者”,自覺肩負起海洋強國建設服務國家戰略全局的歷史使命;必須貫徹人民立場,使海洋發展成果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必須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增強海洋強國建設的內生動力;必須落實新發展理念,傾力打造海洋高品質發展戰略要地;必須實施科技創新驅動,自力更生夯實海洋基礎;必須樹立全球發展思維,加快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必須踐行偉大建黨精神,充分汲取海洋強國建設的精神之源,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準確把握國內與國際兩個大局、安全與發展兩件大事、開發與保護兩種關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爬坡過坎,銳意進取,奮力開啟中國特色海洋強國建設新征程,為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全球濱海論壇促進全球濱海地區保護管理

2022年1月10日~11日,由自然資源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全球濱海論壇在江蘇省鹽城市舉行。本次論壇以“和諧共生:攜手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為主題,圍繞濱海濕地、遷飛候鳥、氣候變化、海洋碳匯、生物多樣性等議題開展深入探討。

目前,濱海地區生態保護已成為全球的共同挑戰。中國積極響應國際社會呼籲,率先舉辦此次全球濱海論壇,與國際社會相關各方分享成功經驗,推動共同保護行動。論壇包括開幕式暨部長級論壇、國際諮詢會、專題研討會、地方政府圓桌會議、青年濱海濕地保護論壇等系列活動。來自國內外政府部門、國際組織、有關國家駐華使館的代表,以及專家學者、青年代表等300余人出席論壇,共同為全球濱海地區保護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共用知識、經驗和解決方案。

2021年我國海洋生産總值突破9萬億元

2022年4月6日,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發佈《2021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經初步核算,2021年全國海洋生産總值90385億元,比上年增長8.3%,佔沿海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15%,比上年上升0.1個百分點。其中,海洋第一産業增加值4562億元,第二産業增加值30188億元,第三産業增加值55635億元,分別佔海洋生産總值的5%、33.4%和61.6%。

《公報》顯示,2021年,我國主要海洋産業強勁恢復,發展潛力與韌性彰顯。海洋漁業轉型升級持續推進,綠色、智慧和深遠海養殖加速發展;海洋油氣業增加值平穩增長,海洋油氣産量繼續保持雙增長;海洋電力業、海水利用業和海洋生物醫藥業增勢持續擴大,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躍居世界第一,海水淡化工程建設穩步推進,海洋生物醫藥産業化進程加快。

我國首個海洋監視監測雷達衛星星座建成

2022年4月7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一顆1米 C-SAR業務衛星——高分三號03星。該星是我國第二顆 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業務衛星,可與已在軌運作的高分三號科學試驗衛星及首顆1米 C-SAR業務衛星(高分三號02星)實現三星組網運作,衛星重訪與覆蓋能力顯著提升,標誌著我國首個海洋監視監測雷達衛星星座正式建成。

image.png

圖片我國成功發射高分三號03星,海洋監視監測衛星星座組網。汪江波攝

1米 C-SAR業務衛星由兩顆指標性能一致的衛星組成,能夠獲取多極化、高解析度、大幅寬、定量化的海陸觀測數據。三顆衛星完成組網後,與單顆衛星相比,平均重訪時間由15小時提高至5小時,可為海洋環境監測與海上目標監視、自然災害與安全生産事故應急監測、土地利用、地表水體等多要素觀測提供高時效、穩定、滿足業務化應用的定量遙感數據。

自然資源部開展和美海島創建示範工作

2022年5月13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和美海島創建示範工作的通知》發佈,提出通過開展和美海島創建示範工作,建設一批“生態美、生活美、生産美”的和美海島,促進海島地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水準明顯提升,居民收入顯著提高,特色産業和綠色發展方式優勢凸顯,公眾海島保護意識普遍增強,推動海島地區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形成島綠、灘凈、水清、物豐的人島和諧“和美”新格局。

創建示範工作以單個海島或島群作為創建主體,以有居民海島為主,兼顧少量已開發利用的無居民海島。海島所在縣域及以下行政區域作為申報單元,縣級人民政府作為申報主體。創建週期為每5年組織一次評選,考評結果優秀的獲得和美海島稱號。

2022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主場活動舉辦

2022年6月8日,2022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主場活動在廣西北海舉行。今年世界海洋日主題為“保護海洋生態系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主場活動中,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油湛江分公司有關專家圍繞海洋生態系統保護進行了訪談,向社會公眾普及紅樹林、珊瑚礁等海洋生態知識。活動現場啟動了2022年“全國大中學生第十一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自然保護公益夥伴計劃秘書處舉辦了主題為“海洋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的自然保護公益沙龍。海洋日活動期間,各地及相關機構圍繞海洋日主題,組織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向公眾普及海洋生態保護知識,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為海洋強國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海洋十年”中國委員會在京成立

2022年8月19日,“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以下簡稱“海洋十年”)中國委員會成立會議在京召開。

為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關目標落實,聯合國大會將2021年~2030年定為“海洋十年”並通過了實施計劃,旨在採取一系列行動構建“一個清潔的、健康且有韌性的、物産豐盈的、可預測的、安全的、可獲取的和富於啟迪並具有吸引力的海洋”。經國務院批准,自然資源部牽頭協調相關部門成立“海洋十年”中國委員會,組織實施和協調推動相關重點工作。該委員會成立後,將圍繞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重大戰略,謀劃、部署和推動“海洋十年”工作;加強資源整合,資訊共用,完善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力爭在國際海洋科學前沿理論和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積極發展藍色夥伴關係,策劃和實施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國際科學計劃和“小而美”的合作項目,作為中國參與“海洋十年”的貢獻。

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隊起航

2022年10月26日,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隊首批隊員搭乘“雪龍2”船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科學考察任務。第二批隊員于10月31日搭乘“雪龍”船出發。考察隊共兩批255名隊員,預計2023年4月上旬返回國內。

image.png

圖片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隊出征,第三次譜寫“雙龍”探極新篇章。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供圖

這是中國第三次採取“雙龍”探極模式開展南極科考行動。此次考察將圍繞南大洋重點海域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與反饋等重大科學問題,開展大氣成分、水體環境、沉積環境、生態系統等相關領域的調查研究工作。將在中山站、泰山站、崑崙站沿線進行冰雪環境監測、天文觀測;利用“雪鷹601”固定翼飛機,開展南極伊麗莎白公主地等區域的冰下地形探測;對中山站、長城站進行越冬人員輪換及物資補給。

中國大洋礦産資源研究開發協會完成換屆

2022年11月18日,中國大洋礦産資源研究開發協會第七次會員大會在京召開,選舉産生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和新一屆協會負責人,進一步明確了協會發展方向和重點工作任務。

大會通過了協會第六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國大洋礦産資源研究開發協會章程》等文件。在第七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上,張佔海當選協會理事長,劉峰當選副理事長,鄔長斌當選秘書長。協會自1991年成立以來,始終以維護國家利益為己任,推動深海大洋事業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下一步,協會將主動謀劃抓機遇,深入推進深海資源保護和利用;聚焦海洋科技創新,引領完善深海科技創新鏈;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構建藍色夥伴關係;進一步履行好行業協會職能,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推動深海大洋工作再上新臺階。

2022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開幕

2022年11月24日,以“科創賦能,共用深藍”為主題的2022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在廣東省深圳市啟幕。此次海博會為期3天,涵蓋展會、論壇等各項活動,傾力打造“中國海洋第一展”。

image.png

圖片海博會上參展的海洋環境監測浮標。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供圖

海博會上,共有海洋港口與航運、海洋油氣與礦産資源開發、海洋電子資訊、海洋工程與環保、海洋漁業、海洋生物與醫藥、海洋旅遊與文化七大展區線上線下同步展出,眾多國際一流、全國領先的創新技術和海洋重器亮相;主要設置了“2022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論壇”,以及“‘海洋十年’深圳倡議暨國際合作高端論壇”等20多場專業論壇,旨在為推動海洋科技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與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建言獻策;開展多場項目路演、推介、商洽和簽約活動,為全球涉海企業搭建精準對接、合作交流平臺。

文章來源:i自然全媒體
責任編輯:孫玥

相關閱讀

 
分享到:
20K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