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海洋中國 > 

構建“陸海統籌”的環境監測體系

發佈時間:2022-02-07
放大縮小

廣西優勢在海,發展在海,壓力也在海。如何守護好北部灣這片祖國南疆的凈海,不斷提升人民群眾臨海親海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助力廣西高品質發展?1月25日,記者從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了解到,我區生態環境部門將通過構建“陸海統籌”的監測體系,強化“大海洋”生態天地一體化手段,推進綜合污染防治來守護廣西北部灣。

“廣西近岸海域水質已連續10年為‘優’,持續領跑全國前三名(2021年全國排名未公佈)。”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監測處處長廖平德説。據介紹,為守護好北部灣海域生態環境,“十四五”期間,我區生態環境部門將重點推進以下6方面工作:

——完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路。健全覆蓋主要入海河口-海灣-海域不同尺度,海岸-海表-海水-海底多維空間,海水-沉積物-生物品質多要素融合的常規海洋環境品質監測網路;重點開展主要入海河口、重要海灣和海域協同聯動監測;持續推進海水浴場、海洋垃圾和微塑膠等專項監測,全方位掌握廣西北部灣水質情況,維護北部灣“水清灘凈”。

——築牢自動監控“防線”。完善16個點位的自動監測網路布設,強化重點海灣河口的自動監測,推進完善“空天地海”立體化海洋生態環境品質線上監控和預警能力,深化海洋生態大數據應用,實現智慧監測,及時掌握水質動態。

——強化海洋生物多樣性監測。對河口、海灣、紅樹林、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態開展長期、連續監測,共布設102個監測點位。開展布氏鯨、中華白海豚等海洋重要指示物種和漁業生物多樣性調查,以及環境基因(eDNA)多樣性調查,守護北部灣“魚鷗翔集”。

——拓展應對氣候變化監測和研究。開展海洋酸化、溫室氣體、藍碳監測,為我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做好技術支撐。

——健全北部灣風險防範應急監測體系。全面提升海洋生態環境應急監測能力水準,形成2小時海上應急監測圈,為廣西向海經濟、“人海和諧”提供安全保障。

——深入打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堅戰。印發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等一系列文件,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巡查調研常態化,持續開展茅尾海、大風江口、鐵山港、欽州港等重點海灣綜合整治。狠抓落實入海污染源排查和整治,嚴厲打擊非法採砂採礦和非法佔用海域行為,全面清退非法養殖,實現沿海工業企業入海排污口100%達標排放,鞏固並提升廣西海洋環境品質。 


文章來源:廣西日報
責任編輯:郭穎慧

相關閱讀

 
分享到:
20K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中國網官方微信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