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北京1月11日電(記者 齊芳)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全球14個研究單位的23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佈了國際首份2021年海洋變暖報告。新數據表明:2021年海洋溫度再破紀錄——2021年海洋升溫持續,是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同時,地中海、北大西洋、南大洋、北太平洋海區溫度均創歷史新高。
這一報告刊登在國際學術期刊《大氣科學進展》(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AAS)上。
海洋熱含量變化是判斷全球是否變暖的最佳指標之一,這是因為全球變暖90%以上的熱量儲存在海洋中,而且與地表溫度相比,其受自然波動的影響更小。
研究顯示,過去80年中,海洋每一個十年都比前十年更暖。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觀測的最新數據表明,2021年,全球海洋上層2000米吸收的熱量與2020年相比增加了14×1021焦耳,這些熱量約相當於中國2020年全年發電量的500倍。而海洋變暖在南大洋、中低緯度大西洋、北太平洋等區域更為劇烈。
海洋在全球氣候變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華社發
為探究其原因,研究團隊使用了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地球系統模型的獨立強迫實驗,揭示了不同強迫因子對海洋變暖的貢獻。實驗表明,溫室氣體增加是驅動海洋變暖空間結構的主要原因,此外工業和生物氣溶膠、土地利用等對海洋變暖也有一定的影響。
研究人員還發現,溫室氣體對海洋的影響還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海洋對大氣溫室氣體增加的響應較為緩慢和滯後,過去的碳排放導致的海洋變暖等影響將持續至少數百年之久。這一現象凸顯了海洋在全球氣候變化中的重要作用。
海洋變暖引起了一系列嚴峻後果,包括推升全球海平面、降低海洋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增加海洋熱浪發生概率、強颱風/颶風更多、極端降雨更多等等,對人類活動和生態系統有重要影響。研究團隊指出,需要充分將海洋變暖的影響納入氣候風險評估、氣候影響和應對當中。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12日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