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塞內加爾的建設者們在捷斯—圖巴高速公路項目進行鋪路工作。本報記者 呂 強攝
長期以來,基礎設施落後是非洲國家發展面臨的一大瓶頸,地處非洲西端的塞內加爾同樣如此。2014年塞內加爾推出“振興塞內加爾計劃”,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其中重要內容。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契機,一批批中國企業在塞內加爾揮灑汗水,支援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口碑和尊重。
承建塞內加爾國家級工程
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出城往東30公里,布萊茲·迪亞涅國際機場—姆布爾—捷斯高速公路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之中,高速公路向南連通姆布爾,向東直達捷斯,連接在建的捷斯—圖巴高速公路項目。
這兩個高速公路項目工程的建設方分別為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簡稱中水對外)和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路橋)。由於連接的幾個城市都是塞內加爾重要城市,這兩項高速公路工程被塞內加爾視為國家級工程。
達喀爾省長阿利烏恩·巴達拉·薩姆貝對本報記者説, 2015年他在擔任捷斯省長的時候,親歷了高速公路項目的開工,“興奮不已”。“此前塞內加爾的大項目主要集中在達喀爾,新項目可以大大促進內陸開發,方便人民出行。”
塞內加爾基建部長阿卜杜拉耶·達烏達·迪奧洛説,在高速公路項目帶動下,達喀爾、捷斯、姆布爾等城市周圍如今聚集了一批新經濟圈規劃項目。“這些項目本身就能夠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也為當地中小型企業帶來了合同,為私營部門開發了商業潛力。”據介紹,5年前,首都達喀爾出城10公里就已是一片荒漠,但現在,出城40公里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建設場景。
近年來,中塞務實友好合作取得長足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紮實推進。目前,中國已成為塞內加爾最大融資來源國和第二大貿易夥伴。除了上述高速公路項目,鄉村打井、方久尼大橋、國家競技摔跤場等一批兩國重要民生和基礎設施合作項目都在順利推進。
自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採訪過程中,中企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他們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做的大量工作——高標準執行環保要求、充分考慮當地就業、嚴格遵守當地勞工標準、積極從事社會公益活動等。
就業增加是當地民眾獲得感的最直接體現。兩個高速公路項目直接創造了8000多個就業崗位,並創造了更多間接就業機會。
工程實施幾年來,一批當地員工如今已經在公司挑大梁。在捷斯—圖巴高速工地上,當地工人馬連姆拜説,自己剛到公司的時候只是小工,現在已經當上攤鋪機機手。“3年來,中國師傅把技術都教給了我們。家裏人為我在中企工作感到高興,現在兩個哥哥也都來了公司。”在洛美大學學了中文的多哥小夥兒蘇信跟著中國路橋做工程,從家鄉來到了塞內加爾,如今已經是工組的領班。
由於長期駐紮當地,許多中方員工對塞內加爾充滿了感情,積極投身當地公益活動。兩年前,中水對外、中國路橋等中資機構聯合在達喀爾海濱修建了一個公共健身園,成為當地民眾日常健身的熱門場所,《紐約時報》和日本的電視臺等外媒都對此作了報道。中國路橋的工程師告訴記者,塞內加爾缺水,公司在建路的同時,也會儘量在沿線為村民打幾口井,以至於現在經常有村民來找公司聯誼。
紮根塞內加爾14年的中水對外塞內加爾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宋志祥説,中國企業切實認識到了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意義。“現在,在中企工作是不少當地人覺到自豪的一件事,我們就是要靠行動把中國企業的品牌形象塑造好、維護好。”
中國基建品牌日漸彰顯
近年來,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經驗在非洲已成品牌。在宏觀層面,“品牌效應”表現為越來越多非洲國家政府意識到了基礎設施先行在發展全局中的重要性。在微觀層面則表現為一批優質中國工程企業逐步走到了行業領軍位置。
來自西安的小夥子梁東今年25歲,畢業于長安大學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畢業後就來了中國路橋塞內加爾分公司。他介紹説,公司同業主簽訂的協議對公路平整度系數的要求是1.2,但實際施工過程中,道路平整度系數都控制在0.8左右,大大超過了合同要求的水準。過硬的品質來自大量的經驗積累,來自壓實、攤鋪每一個細節處的控制。梁東説:“工程越臨近完工,自己也就越有成就感。”
薩姆貝説,在他小時候,家鄉附近就有中國企業在河上建橋。在他看來,塞內加爾之所以將國家重點工程交給中國公司,首先是因為中國企業的工程品質數一數二,其次是因為中國施工方能保證工期,從來沒有出現延誤的情況。迪奧洛表示,中國工程企業的競爭力同樣表現在融資能力上。以捷斯—圖巴項目為例,項目合同簽約價超過8億美元,資金來源中85%為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的中國政府優惠貸款,其餘的15%來自塞內加爾政府配套資金。
塞內加爾前總統特別顧問、經濟學家穆罕默德·卡馬拉對記者表示,當前中國正拿出自身的發展經驗和技術能力真誠助力非洲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中國是支援非洲發展的領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