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6月21日電 特稿:小農機廠“出海”記——中國改革開放的北美故事
新華社記者劉晨 江宇娟 胡友松
清晨7時,美國康涅狄格州小鎮沃特敦的“全球轉向系統公司”工廠車間裏,59歲的波拉埃爾在生産線旁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她還記得,10年前當得知這家汽車零配件供應商要關門時,自己和同事們有多絕望。“後來中國老闆接手了工廠,現在生意越來越好了。”波拉埃爾説。
波拉埃爾説的“中國老闆”,就是中國汽車零部件巨頭萬向集團。幾十年前,這位“中國老闆”還只是一家農機修配廠。如果不是中國改革開放,萬向走不出國門,自然也不會有全球轉向系統公司的絕處逢生。
要闖就闖“高手的江湖”
萬向成立於1969年,起初以農機修配為主業,後轉向生産汽車零部件。在改革春風勁吹之時,它選擇走出國門、踏上美國土地。
萬向集團北美公司負責人倪頻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説,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産品出口必須通過貿易公司,而貿易公司只有“銷售科”沒有“市場科”,對産品了解有限,造成産銷脫節,費時費力費錢。
改革開放給人“闖”的勇氣。對於當時的萬向而言,要想與世界接軌,最佳途徑只有一個,那就是闖到“汽車王國”美國去摸爬滾打。
僅僅是走出國門還不算闖,出去跟高手過招才能練出真本領。初到美國,時任董事長魯冠球給倪頻下了“死命令”:美國企業能做出來的産品,萬向也要做出來;他們的産品沒有品質問題,我們也不能有。
正是這種嚴苛,逼出了今天的萬向:在美國擁有21家製造工廠,是美國中西部最大的中資企業,業務涵蓋汽車製造的多個環節。據統計,在美國製造的汽車中,每兩輛就有一輛使用萬向生産的零部件。
倪頻開玩笑地説,因為萬向挽救了很多瀕臨倒閉的美國工廠,被當地媒體稱為“烏雲下的白衣騎士”。正是通過這類收購並購,“白衣騎士”拓展了生存空間,學習了先進技術,也贏得了良好口碑。
改革開放,催生了中國企業的競爭意識,提升了中國企業對全球化的適應能力。
“中國升級”促“美國轉型”
全球轉向系統公司是萬向拯救的公司之一。公司現任首席執行官拉裏·芬尼爾告訴記者,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公司資金鏈出現問題,工廠大幅裁員。萬向為其“輸血”後,公司重回正軌,還在墨西哥、波蘭和中國建了工廠。
萬向目前在全美的投資以及收購的企業分佈在25個州,雇傭本土員工約9000人。伊利諾伊州政府把2002年8月12日這一天定為“萬向日”,以表彰萬向美國公司對當地的貢獻。
萬向只是改革開放浪潮中大批出海中國企業的一個縮影。據美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和榮鼎集團的數據,1990年至2017年,中企在美直接投資存量約1400億美元;同期美國企業在華直接投資達2565億美元。中企目前在美雇傭超過14萬美國人。業內人士指出,中國投資解決了大量失業勞動力,福耀、比亞迪等中企還把目光投向美國相對貧困地區,在擴大投資的同時幫扶當地就業。
同時,中國企業在海外並購的目標也在發生變化。過去,中企希望獲取技術,增加國內市場銷售,而今天,它們謀求品牌認知和銷售渠道,以拓展海外市場,主動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
在倪頻看來,改革開放不僅促進了中國製造業從粗放到精細的升級轉型,也促進了美國製造業從費時低效的“一條龍”服務轉型為專注優勢領域的生産格局。這就是所謂的“中國升級、美國轉型”。
改革開放,加速了思維的更新換代,為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創造了平臺與環境。
“單行線”升級“雙向高速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海外發展模式也在與時俱進,不斷調整變化。
被萬向收購的全球轉向系統公司2013年在中國常熟註冊了新廠。公司供應發展主管羅伯特·斯托達德説,在中國招聘本土工程師,使得公司的優勢變得更加突出。本土員工了解中國的市場和需求,也加大了中美兩個市場的優勢互補。
萬向董事長魯偉鼎説,通過與國際主流市場和國際先進技術的接軌,萬向從“走出去”參股、接受別人的分工,逐步轉變為“引進來”控股、參與並主導分工。幾十年海外競逐與打拼,讓萬向成長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公司。
改革開放之初,中美雙邊投資以美國流向中國的單行線為主,而隨著中國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雙邊投資已演化成一條雙向高流量高速路。近年來,中企在美直接投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16年更是達到創紀錄的460億美元;美國對華直接投資也穩定在年均130億美元左右。
沃特敦經濟官員約瑟夫·西克裏斯特從萬向收購全球轉向系統公司這一案例中悟出一個道理。他説,美國不能再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子裏,依然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單幹”,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做不到這一點,因為我們彼此需要”。
上世紀九十年代,當萬向在大洋彼岸登陸,美國通用汽車也敲開了中國的大門,形象詮釋了一種相互性邏輯:對外開放是中國對世界的開放,也是世界對中國的開放。用美國彭博公司創始人、前紐約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的話説,中國的成功不僅對中國自身有利,對包括美國在內的中國貿易夥伴也大有益處。
改革開放,為中國和世界打通了雙向互動、共贏共生的發展之路,從根本上助推全球化走向良性、高效、多贏的健康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