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前夕,第3051列中亞班列在青島鳴笛啟程。從黃海之濱一路西行,經由古老的絲綢之路,十余天后,列車將抵達中亞腹地哈薩克,滿載的貨物將被轉運至周邊的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等國。上合組織與絲綢之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地聯繫在了一起。
兩千餘年來,漫漫絲路,駝鈴陣陣,商旅不絕。絲綢、瓷器、茶葉和胡椒、亞麻、葡萄在這裡交易。如今,古老的絲綢之路上,車輪滾滾、機聲隆隆,在互通有無的同時,也成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面向歐亞各國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幾天后,他在上合組織比什凱克峰會上又發出呼籲:“上海合作組織6個成員國和5個觀察員國都位於古絲綢之路沿線。作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我們有責任把絲綢之路精神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當“絲路精神”遇到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兩者理念一致、目標一致,相得益彰。上合組織各成員國廣泛認同“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將本國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對接,發揮了引領和先導作用。近日發佈的《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報告(2018)》顯示,近3年,一系列互聯互通項目在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等國“開花結果”,中歐班列、雙西鐵路、“安格連—帕普”鐵路卡姆奇克隧道、“達特卡—克明”項目等一批示範性基礎設施領域項目順利完成,連接本地區的能源、交通、電信等網路初顯輪廓。
地區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是時代的潮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絲路精神”和“上海精神”共同的價值取向。為促進本地區經濟整體發展,中國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同上合組織各成員國發展戰略對接,在維護地區和平、安全、穩定的同時,推動各成員國間的經濟合作,為各成員國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也開創了上合組織發展的新局面。
無論是“上海精神”,還是“絲路精神”,都彰顯著深刻的時代背景,也都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當“上海精神”遇上“絲路精神”,上合組織的務實合作有了新的動力,各成員國在構建命運共同體的道路上邁出的步伐更加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