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南博鰲4月10日電(記者 韓潔、譚謨曉)國家主席習近平10日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他在演講中提出四項重大開放舉措,彰顯出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堅定意志和決心。

習近平強調,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這是中國基於發展需要作出的戰略抉擇,同時也是在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習近平從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四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對外開放重大舉措,並強調這些重大舉措要儘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努力讓開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國企業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國企業和人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説,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提到進一步開放金融、保險、汽車等領域,降低貿易壁壘,提供公平營商環境,這些非常具體的舉措顯示了中國的開放創新和包容,相信在過去40年改革開放成功基礎上,中國今後會繼續取得成功。

“中國向世界彰顯了矢志不渝的擴大開放決心。”參加論壇的中國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趙忠秀説,四個方面重大開放舉措是在改革開放40年成就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的關鍵舉措,是新時代中國主動擴大對外開放拓展發展空間的基礎性制度建設,也是推動建設更加開放合作的世界經濟體系的中國力量和貢獻,將進一步造福中國、亞洲和世界。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認為,確保放寬銀行等行業外資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落地、加快保險行業開放進程等一系列金融開放政策措施,向國際社會再次發出了強烈的開放信號,有助於讓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助力開放型經濟發展。相信隨著對外開放進程不斷深入,外資金融機構將在中國得到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