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 張若夢 攝

中國網新聞3月22日訊(記者 戚易斌)3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見報道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安倍首相多次邀請我訪問日本,我願意在中日關係持續改善勢頭的氛圍中,積極考慮今年上半年結合出席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正式訪問日本。

近一段時間以來,日本方面力爭推動中日兩國高層往來。今年1月,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日本外相時隔近兩年後再次訪華。在與李克強總理會談時,河野曾表示,日方期待儘早舉行新一輪日中韓三國領導人會議,歡迎李克強總理正式訪問日本。

李克強在記者會上的表態,回應了日本媒體一直以來的各種猜測,釋放了較為明確的信號,也反映了中日關係漸趨轉暖的跡象。中日關係也因此迎來承前啟後的重要歷史節點。

首先,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40年來,中日關係雖然經歷了許多反覆和波折,但和平與發展卻在中日各界形成了廣泛共識。穩定的中日關係不僅有益於兩國,而且有益於整個國際社會。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中日領導人多次會晤,兩國間多種溝通機制逐步恢復。日方也開始積極評價“一帶一路”倡議,在對華關係上釋放出了很多正面資訊。與此同時,兩國關係在積極面增多的同時,也面臨一些不確定因素,可謂乍暖還寒。因此,中日關係改善的積極勢頭來之不易,需要兩國共同維護。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之際,李克強總理訪日如能成行,可以重溫條約精神,處理好歷史等敏感問題,妥善管控分歧,使今年成為中日關係重返正常發展軌道的機遇之年。

其次,中日經貿合作也站在了新起點上。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良好發展的態勢。40年來,日本各界發揮各方面的優勢,在中國投資興業,有力促進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與此同時,日本也受益於“中國紅利”,一直保持在發達國家前列。兩國之間已逐步形成一種多層次、多領域、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合作框架。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倡導共商、共建、共用的理念,有利於將亞洲打造成一個命運共同體,而中國和日本都將在這一命運共同體中實現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如果日本政府能夠秉持開放包容的心態,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日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經貿合作必將大有可為。日本政經界人士已經在各種場合表示,願意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及亞投行的建設,與中國共用發展紅利。下一步如何將其落實到行動中,也需要中日高層形成更深入的共識,並積極推動。   

再者,中日民間交流的蓬勃發展,需要進一步夯實兩國關係的民意基礎。去年12月,第13屆“北京-東京論壇”發佈的“中日關係輿論調查”顯示,中日受訪者關於對方國家的印象和對中日關係的發展評價都呈現逐漸改善的態勢。不過,數據也顯示,中日關係向好的民意基礎仍不牢固,兩國民間的各種偏見和誤解依然很多。如何加強深度交流,增進相互了解,需要中日高層的進一步推動。若李克強總理受邀訪日,必將使更多中日民眾感受到兩國政府推進友好交流的態度,為兩國民間交流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誠然,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説,在中日關係出現“小陽春”之際,要防止“倒春寒”。中日關係改善不僅需要氛圍,更需要遠見和定力。中日兩國領導人互訪,有利於讓中日關係回歸正常軌道,但更重要的是要夯實中日關係的基礎。只有中日關係向著持續穩定的方向發展,兩國高層的訪問才能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和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