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 題:“梅”借“東風”向未來

新華社記者韓梁

武漢、北京、上海,旋風三日、輾轉三地,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的訪華日程表安排得滿滿噹噹。賞京劇、簽“大單”、登黃鶴樓,中英關係也迎來再上層樓的新契機。

這是梅首相任內首次對華正式訪問,欲借中國“東風”,強化中英經貿和務實合作;為“脫歐”後的英國謀劃發展新佈局;強化自身在國際格局與全球秩序中的影響力,定向英國“新未來”。

經貿合作是梅首相此訪的重頭戲。超過50人的“豪華”商貿團,涵蓋金融、教育、食品、健康、新能源等諸多行業。訪問期間,雙方將簽署多份協議。英國媒體報道,中英教育合作成果亮眼,有望為英國創造數百個工作崗位。秉持實用主義精神的英國人,牢牢把握住了“中國機遇”,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

在經濟領域,英國向來是對華合作的“先行者”。從在西方大國中率先加入亞投行,到梅首相著眼打造中英“更為雄心勃勃的經貿關係”,英國的遠見和務實令人印象深刻。

梅首相訪華,也意在為新形勢下的英國構建國際合作新佈局。“脫歐”後的市場前景、區位優勢、國際影響力等方面面臨變數,借力中國這個穩定的發展力量,將使英國在未來發展佈局中動能更足。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帶給世界的溢出效應越發鮮明。中國日益強大的製造能力、經濟轉型的內生動力等優勢,與英國文化創意、金融服務等強項相互借力,讓兩國有著全方位互利合作的廣闊前景。“一帶一路”建設也可成為英國拓展發展空間的大好舞臺。英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傳統影響力,以及作為老牌金融大國在金融法律等領域的優勢,都讓其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找到用武之地。

更重要的是,英國期待強化中英“黃金時代”,提升自身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後“脫歐”時代的震蕩,歐洲戰略困惑期的迷茫,讓英國日益認識到,若想真正打造“全球化英國”,找到新的有力合作夥伴十分重要。

中英兩國都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在推崇多邊主義和經濟全球化方面有很多共識。兩國深入合作將産生全球輻射力,不僅能攜手應對全球挑戰,造福世界,還將影響世界秩序的變革。這也是“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重要內涵。

“黃金時代”涌春潮,“梅”借“東風”向未來。在國際格局深刻演變的當下,“向東看”已逐漸成為國際共識。中英、中歐彼此靠近、攜手前行,不僅有助於打造一個互利共贏的新未來,也將塑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