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兩周歲成績單亮眼 發展理念引發廣泛共鳴

2017年12月11日,北京,位於金融街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標識。陳曉根/東方IC 

中國網新聞12月27日訊(記者 戚易斌)12月25日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立兩週年。兩年來,亞投行遵循高效、精簡、清廉、清潔的原則,通過不斷擴大的“朋友圈”,成績有目共睹,並以一以貫之的發展理念,在全球治理領域站穩一席之地,引起廣泛共鳴。


“朋友圈”再擴大 成員增至84個


12月19日,亞投行宣佈批准庫克群島、萬那杜、白俄羅斯和厄瓜多四個成員的加入申請,成員增至84個,這是亞投行自開業以來的第四次“擴容”。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表示,亞投行成員的穩步增長,顯示出國際社會對亞投行的信心。


2016年1月亞投行成立時,有57個成員簽署亞投行協議加入。2016年3月、5月和今年6月,亞投行又相繼宣佈23名意向成員獲批。從成員數量來看,亞投行已成為僅次於世界銀行的多邊金融機構。


“從57個到84個,亞投行成員從亞洲到全球。”亞投行副行長兼秘書長丹尼·亞歷山大表示,亞投行即將開始第三年的運營,我們期待繼續擴大成員覆蓋範圍,鞏固亞投行在國際金融領域的地位。


此外,亞投行還先後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等簽署合作協議。今年6月和7月,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和惠譽先後給予亞投行AAA的最高信用評級。亞投行連獲最高信用評級,不僅是對其穩定運營的認可,也將為其未來進一步發展和海外融資創造有利條件。


成績單亮眼 首個對華項目落戶北京


亞投行緣何令世界如此傾心?成立兩年來,亞投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已在12個成員國開展了24個基礎設施投資項目,項目貸款總額42億美元,撬動公共和私營部門資金逾200億美元。


根據亞投行官網介紹,其投資的24個項目分佈在菲律賓、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及周邊發展中國家,內容涉及能源、交通、城市基礎設施等領域。這些項目都是財務上可持續、對環境友好、社會經濟效益高並且受到當地民眾歡迎的項目。


以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防洪項目為例,其將能確保幾百萬居民免遭洪澇之害;孟加拉國配電系統升級改造項目,將使該國1250多萬農村人口受益。亞投行“高速成長”,令人印象深刻。


本月11日,亞投行對外宣佈,首個對華項目落戶北京,用於天然氣輸送管網建設等工程,助力“北京藍”。亞投行副行長兼首席投資官潘迪安表示,實施這個項目,將對提升北京居民生活品質産生顯著的積極效應。


彰顯合作共贏、可持續發展理念


“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亞投行奪目的成就背後,閃耀著包容、合作、改革、創新、誠信、務實、精簡、高效、綠色的理念和原則。作為倡議國和最大股東,中國一再強調,無論在亞投行的籌建還是在將來的決策、管理運營階段,都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亞投行是所有成員的,它服務的是亞洲乃至整個世界。


亞投行的籌建過程和治理運營,顯示了中國政府對地區與世界和平發展事業高度負責、勇於擔當的態度,同舟共濟、榮辱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共商共建、促進世界經濟金融體系不斷完善的誠意和能力。彭博社指出,亞投行已消除了當初外界的擔憂——認為其是中國的戰略工具,該行如今已是全球多邊體系的關鍵部分。


今年6月第二屆理事年會期間,亞投行公佈“亞洲可持續能源戰略”,提出亞投行批准的所有能源基建類項目必須符合低碳消耗的條件,以協助成員向低碳未來過渡。在美國宣佈退出《巴黎協定》的情況下,這樣的行動彌足珍貴。


美國能源經濟研究所總監提姆·伯克利説,亞投行公佈的能源戰略將對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起到推動作用,接下來,投資資金將更多涌入可再生能源領域。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氣候變化專家尼古拉斯·斯特恩認為,該戰略恰逢其時,如果在融資領域就增加把關人,將為實現低碳未來的目標增加更多機會。


亞投行這艘滿載信心和希望的航船風帆正勁,在為亞洲和世界人民創造更多發展機遇的同時,必將不斷為全球治理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