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國領導人飛抵越南峴港今年APEC峰會有何看點?|政解

新京報快訊(見習記者許雯)據新華社電,11月10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越南峴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今年會議的主題為“打造全新動力,開創共用未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國總統特朗普、俄羅斯總統普京、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南韓總統文在寅等多國領導人相繼抵達越南。

“這次會議重量級人物雲集,可以説是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一場盛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對本次APEC會議充滿期待。他認為,各成員國間仍將圍繞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亞太地區經濟合作展開。

徐洪才坦言,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家眾多,在多國間形成利益的最大公約數是很難的,但今年情況與往年相比有著明顯的不同,因此非常值得期待。

“世界經濟出現了明顯的復蘇態勢,世界經濟危機的陰霾已經煙消雲散。已經不是在黑暗中探索,朝陽已經升起了。但是經濟復蘇動力並不強勁,還需要通過結構性改革釋放新動能。”徐洪才認為,眼下全球主要經濟體熱衷於經濟合作,已經普遍意識到經濟發展是第一要務,都認識到了技術進步、創新對經濟增長的驅動作用,都想為自身贏得有利位置,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舉行APEC會議,各國必將會達成更多切實的合作成果。

“特別是近日特朗普總統訪華,簽下2500億美元的商業訂單,對於促進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國間經貿合作來説,這是一個樣板。”徐洪才説。

徐洪才同時指出,與一年前保護主義、民粹主義流行的國際環境相比,如今各國政策不確定性已經降低,對未來都有了理性預期,保護主義也有退潮跡象,經濟全球化的呼聲日益高漲。另外,網際網路、數字經濟、共用經濟、智慧製造等等産業的變革,都為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國深化合作帶來了新機遇。

[新聞背景]

APEC峰會曾兩次在中國舉行

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亞、美國、日本、南韓、紐西蘭、加拿大及當時的東盟六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APEC首屆部長級會議,標誌APEC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其中。

經過多年的發展,亞太經合組織形成了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部長級會議、高官會、委員會和專題工作組、秘書處等多個層次的工作機制。其中,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APEC最高級別的會議。

1993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第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美國西雅圖的布萊克島舉行,發表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經濟展望聲明》。

1994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第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印度尼西亞茂物舉行,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共同決心宣言》(簡稱《茂物宣言》)。會議通過的《茂物宣言》,確立了在亞太地區實現自由開放的貿易和投資的目標,提出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分別不遲于2010年和2020年實現這一目標的時間表。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10月,APEC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辦,這也是APEC會議首次在中國舉行。

上海會議推動亞太經合組織在多邊貿易體制發展、人力資源能力建設、電子APEC、新經濟及反恐合作等多個領域取得積極進展,達成了旨在加速實現茂物目標的上海共識。

時隔十三年,APEC會議再次來到中國。2014年,以“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為主題的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懷柔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召開。北京APEC會議決定啟動並全面、系統地推進亞太自貿區進程,批准了北京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