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雅加達11月10日電(鄭世波)“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提升了中國和亞太地區國家的各項合作水準,將在支援亞太經合組織(APEC)成員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印度尼西亞大學國際問題專家梅爾達·卡米爾·阿裏亞德諾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

梅爾達是印尼大學國際法教授,目前擔任印尼大學國際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她長期支援中國-東盟自貿區發展,並對中國和東盟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表示歡迎。

“中國同APEC的很多成員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都建立起更加密切的經貿合作。中國不僅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擁有龐大的經濟體量,中國有能力和意願支援亞太地區國家應對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她説。

APEC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於11月10日至11日在越南峴港舉行,會議主題是“打造全新動力,開創共用未來”。

梅爾達説,亞太地區是全球經濟發展程度比較高的地區,在全球發展上扮演戰略性角色,亞太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水準將會對全球産生重要的影響力。

“一帶一路”倡議將亞太地區國家聯繫起來,加強了區域聯通,為域內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梅爾達指出,“一帶一路”掀起的投資熱潮為各國發展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援。

她強調,“一帶一路”是個互利共贏的重要倡議,“一帶一路”提出以來取得的成果,向國際社會顯示出它可以幫助其他國家應對各自的發展問題。

2014年至2016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

中國環境保護部今年5月發佈《“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旨在推進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梅爾達對此積極評價。她説,亞太地區國家早已意識到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希望中國在本次APEC會議期間與大家共商攜手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APEC北京會議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以來,倡導開放型世界經濟愈加成為當前形勢下有識之士的共識。梅爾達十分看好亞太自貿區的前景,她認為,中國經濟發達,工業産品豐富,將與區域內其他國家形成有機互補。(新華社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