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問及對特朗普總統此次訪華的期待和雙方準備情況時,崔天凱表示,習近平主席和特朗普總統即將迎來他們的第三次正式會晤,也是第一次在北京舉行的會晤。兩國元首已經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工作關係、個人友誼和相當程度的互信,能夠坦誠地就各自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增進相互了解,這對中美關係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不可能完全贊同美國所有的外交政策,正如美方也不可能贊成中國所有的外交政策一樣。因此雙方需要通過戰略溝通進行更好的協調。兩國元首在最高層次上的戰略性溝通和對話可以澄清雙方可能存在的一些誤解,也可以有效管控兩國間的分歧,有力推動互利合作。我們高度評價兩國元首之間的良好關係,也期待此訪能進一步發展這樣的關係。
關於訪問的主要議題,可以預期,朝鮮半島核問題和中美經貿問題等熱點問題當然會在其中。我們已準備好同美方就這些問題進行深入討論,相信一定會有成果。當然,此訪作為特朗普總統第一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最重要的任務是為中美關係確定下步發展方向,定好一個積極的基調,從而推動兩國關係繼續在健康穩定的軌道上發展,進一步深化合作,有效管控分歧。中美雙方一直就此保持有效溝通。目前,雙方團隊正就訪問成果進行磋商,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朗普總統夫婦在海湖莊園熱情接待了習近平主席夫婦,中方同樣也要做出熱情週到的安排。我們會按照“國事訪問 ”的規格來接待此訪。這意味著除了國事訪問的規定動作,包括檢閱儀仗隊、正式會談、舉辦國宴等之外,還會有一些特殊安排。一方面,我們要確保兩國元首能夠有充分的時間在最高層面進行戰略溝通和對話,這對中美關係發展至關重要。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特朗普總統和他的家人及隨行人員有更多的機會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了解中國人民,我們會儘量多地給他們創造這樣的機會。
當然,由於特朗普總統此訪包括亞洲多個國家,在北京的日程會非常緊張,很多事情也不是一次訪問能夠做完的,我們也希望今後他能夠再次訪華,並到訪更多的城市,包括西安、上海等。
在被問及中美經貿合作前景時,崔天凱表示,經貿合作是特朗普總統此訪重要內容,雙方團隊已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本著建設性和務實的態度討論這一問題,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此訪會在此問題上取得積極成果。
需要指出的是,經貿關係本質是互利共贏的,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相互依存不斷加深,可以説“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雙方在經貿領域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同時,中美之間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經貿摩擦,但這只是中美經貿關係中很小的一部分。雙方要以建設性方式和務實態度處理有關分歧,避免影響總體經貿關係。如果能夠通過共同努力找到解決分歧的有效辦法,我們就能取得互利共贏的結果。
目前,中美之間正就市場準入和貿易平衡等問題進行協商。在海湖莊園,雙方達成了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並在今年7月華盛頓舉行的“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繼續討論了有關問題,相信在特朗普總統訪華期間,兩國元首還會進一步進行探討。雙方的大方向是明確的,那就是著眼于實現更公平和互惠的雙邊貿易。但貿易赤字問題是一個結構性問題,是由中美兩國在全球價值鏈中所處位置和參與國際分工的不同決定的,因此很難在一夜之間得到解決。儘管我們不可能通過一次訪問百分之百地解決我們所關切的問題,但只要著眼于雙贏的目標,採取建設性的方式,我們就會不斷取得進展。
在被問及如何減少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時,崔天凱表示,雙邊貿易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否則就不會有貿易的存在。然而在當今世界,我們很難簡單地定義或計算貿易收益和損失,因為全球産業鏈、價值鏈非常複雜。不能通過一種産品或一段時間在貿易上是順差還是逆差,來判斷貿易的得失。
其實,在服務貿易領域,美國已實現了對華順差。在貨物貿易中,中國的出口實際上含有很多外國元素,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在組裝産品,人們卻把附加值都算在中國頭上。我們並不追求大量貿易順差。長期看,大量順差對中國經濟未必有益。我們希望同世界各國的貿易能夠更加平衡。雖然我們同美國之間有貿易順差,但我們同其他國家也有大量逆差,因此,中國的外貿“不平衡”實際上已經被平衡了。
我們還採取了很多新措施(來改變這種狀況)。比如,過去幾十年多年,中國每年都在廣州舉辦“出口交易會”,也就是“廣交會”。但從明年開始,我們即將在上海舉辦“進口商品交易會”,這無疑將為美國企業增加對華出口帶來巨大機遇。我們已經準備好購買更多的外國産品。此外,如果美方能夠放寬對華高技術民用産品出口的限制,將會很大程度地增加美國對華出口,並有利於從長遠角度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
當被問及十九大給美國工商界帶來哪些機遇時,崔天凱表示,希望美國朋友認真地研讀十九大報告,他們可以看到中國會越來越開放,美國的商界會有更多的機會,希望他們能夠充分認識並用好這些機遇,這樣也能使我們兩國的經貿關係能有更強勁的發展。
崔天凱表示,現在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自1978年起中國開始改革開放至今,已經快40年過去了。明年我們將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習主席在十九大閉幕後同記者見面時也提到了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回顧過去40年的歷程,中國越來越走向開放,這是一種越來越規範、越來越基於完善的法治和越來越跟國際規則接軌的開放。我相信今後這個趨勢會更加明顯。但與此同時,近年來有些發達國家似乎是在往後退,他們産生了一些沒有根據也不必要的疑慮,開始懷疑還要不要開放。比如他們經常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撓中國企業在美投資,但從來沒有講清楚這些國家安全的擔憂究竟是什麼。這是不是倒退的做法?如果這成了趨勢,那就是值得我們大家憂慮了。我希望,也曾經建議我們的美國朋友,現在應該是你們去讀一讀《鄧小平文選》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了。如果你們讀了,相信你們的觀點要比現在更樂觀一點。
改革開放不僅是中國一家的事,也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共同課題。在全球化深入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世界經濟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背景下,怎麼來調整經濟結構、獲得經濟發展更強勁的動力?中國當然會繼續做改革開放,但其他國家是不是也有這個需要呢?美國難道就不需要改革開放嗎?我看也需要。
當被問及台灣問題時,崔天凱表示,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沒有任何妥協餘地。過去四五十年,中美關係之所以能保持總體穩定發展,正是得益於雙方妥善處理了這一問題。這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我們反對台灣當局或美國內任何人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