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鐵將“開進”美國 看中國製造如何蛻變升級

2017年10月16日,長春,由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研製的首批美國波士頓橙線地鐵車在長春順利下線,預計在今年12月份運抵美國。視覺中國

中國網新聞10月25日訊(記者 戚易斌)本月,一則展現中國製造業最新發展成果的喜訊傳來——由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研製的首批美國波士頓橙線地鐵車已于日前下線,預計將在12月份運抵美國,成為首次登陸美國市場的國産軌道交通裝備。

中國地鐵要“開進”美國,正是“中國製造”走向國際市場競爭前沿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國際市場上,中國品牌正以高性價比、高技術含量的産品參與全球競爭,表現不俗。而神舟飛船、天河電腦、北斗導航等一張張全新的“中國名片”,更是“中國製造”變“中國智造”的見證。

美國民眾將體驗“中國速度”

美國波士頓地鐵于1897年通車,是美國最早的地鐵。目前,波士頓地鐵橙線與紅線的列車以六節或四節車廂編組運營,已經服役40多年。相比波士頓運營幾十年的“老爺車”,中車的這批地鐵車輛將極大改善美國乘客的出行體驗。

據了解,中車公司的地鐵車輛採用不銹鋼車體,結構強度、控制安全、品質管理體系等方面均採用美國標準,是國內首個整車各系統均採用美國標準設計的産品,執行美國標準總計多達120余項。

軌道交通裝備堪稱一張亮麗的“中國名片”。成本低、效率高、技術含量高的“中國製造”地鐵顯然成為美國的優質選擇。自2014年首次登陸美國以來,“中車製造”已經在短短三年內進入波士頓、芝加哥、洛杉磯、費城四大城市,獲得的地鐵和通勤客車訂單達1359輛。

如今,中車公司正持續為美國軌道交通提供“中國方案”,分享“中國經驗”,提供“中國技術”。以中車為代表的中國製造正深度嵌入美國市場、美國生活和美國文化。

中國製造轉型升級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製造強國戰略。這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為中國製造業發展和産業升級指明瞭道路和方向。

在《中國製造2025》中,一個亟須實現的轉變是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堅持創新驅動,把創新擺在製造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堅持以“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首要原則,在科技研發與人才引進、利用與培養上,加大政策重點扶植與投入,匯聚起促進科技成果“井噴”的磅薄力量。墨子“傳信”、神舟飛天、嫦娥登月、“天眼”探空、北斗組網……中國科技在這五年實現了全方位的突破,重大尖端科技創新技術發展日新月異。

與此同時,中國傳統産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明顯提速,促使智慧製造水準持續提升,一批核心技術裝備研發應用取得新突破,為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動力。

英國諾森比亞大學紐卡斯爾商學院終身講席教授熊榆表示,中國同時具備龐大內需和科技實力,推動結合人工智慧、大數據、網際網路的製造業革新是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大方向。

德國《焦點》週刊文章認為,《中國製造2025》等計劃表明中國要盡全力發展為世界科技強國。中國迎頭趕上的趨勢是其實施獨一無二、著眼未來的集中政策的結果。

2017年10月16日,長春,中外嘉賓體驗美國波士頓橙線地鐵車。由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研製的首批美國波士頓橙線地鐵車在長春順利下線,預計在今年12月份運抵美國。視覺中國

追求匠心 以質取勝

中國製造要破繭成蝶,除了要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轉變,更離不開對“中國質造”的努力追求。《中國製造2025》提出,堅持把品質作為建設製造強國的生命線,強化企業品質主體責任,加強品質技術攻關,走以質取勝的發展道路。

目前,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結構調整的關鍵節點,需要把提升品質作為推動供給結構、需求結構升級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以此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為中國産業全面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國家層面針對品質建設也實施了一系列大動作:將“實施品質強國戰略”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不僅為經濟新常態下中國企業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同時也為“中國智造”夯實基礎;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提出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勵機制,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品質時代。

此次中國地鐵“開進”美國的案例,為“中國製造”突圍提供了有益借鑒。堅持以優取勝的品質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令中國地鐵一騎絕塵,成為全球“優等生”。不茍且、不將就、不敷衍,精耕細作、精雕細琢、精心鑽研,方能真正提高“Made in China”的含金量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