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重大意義

10月18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中國網新聞10月19日訊(記者 戚易斌 王月博 李智 李金秋)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18日在北京隆重開幕,在開幕式上,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外媒稱,習近平在長達三個半小時的報告中不僅詳述了中共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的成果和繼續完善的決心,也對中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的方方面面給出了明確的信號,為中國未來五年及之後的發展方向規劃出藍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8日報道,習近平在報告中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對於“新時代”,習近平解釋,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報道稱,習近平在報告中36次提及“新時代”,這一説法的提出,不僅對於中國具有重大意義,對於人類社會發展史也具有重大意義。可以説,十九大的召開,正處在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轉型期,是一次“站在世界地圖前”召開的大會。

新加坡《聯合早報》18日稱,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産黨已經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用十四條基本方略詮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習近平強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在各項工作中全面準確貫徹落實。

日本NHK網站採訪了研究中國政治外交史的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川島真,川島真表示:“從2020年起到本世紀中葉,習近平把中國未來50年的發展劃分了兩個階段。”川島真説,“為了適應‘新時代’,中國必需變強,所以,從前的指導思想不能適應(‘新時代’),如果沒有他(習近平)所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那麼,中國就無法變強。”

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聯合早報》報道稱,習近平在報告中提到,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中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路透社稱,十九大報告同時提出了分兩步走: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日本《每日新聞》18日報道稱,習近平強調,“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我們要堅忍不拔、鍥而不捨,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

美國《僑報》18日評論稱, “兩個一百年”以及“小康社會”的內涵不斷豐富,不斷有新要求。

10月18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這是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江澤民、胡錦濤在主席臺上。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規劃中國夢實現路徑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8日報道,習近平闡述十九大的主題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習近平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路透社分析稱,中國夢是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習近平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重要執政理念。習近平曾把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並且表示這個夢“一定能實現”。

報道指出,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為中國夢給出了詳細的實現路徑,那就是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施手段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負責人塞巴斯蒂安·海爾曼説,習近平肩負著歷史使命,一是要讓中國共産黨的領導能力適應21世紀的要求;二是要把中國發展成一個世界大國。

日本著名政治學家、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毛裏和子錶示:“我認為‘強大’是中共十九大報告的關鍵詞,報告中多次説出強國和強軍,這顯示出一個強烈的資訊。”

在經濟發展中重申市場的決定性作用

據《華爾街日報》18日報道,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報道稱,習近平強調在經濟發展中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同時重申市場的決定性作用。習近平説,應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為完善宏觀調控,習近平提倡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

習近平還承諾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這些都是中國政府長期以來的政策目標。

經濟社會發展最終目標是以人為本

路透社分析文章指出,如果説十九大報告對中國夢的實現給出了更清晰的答案,那麼實現國富民強的中國夢核心終是以人為本的終極目標,體現在社會民生的公平和正義上。

習近平在報告中稱,“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習近平指出,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堅持人人盡責、人人享有,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