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駐華辦桑愛玲女士:中國抗艾經驗值得借鑒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駐華辦事處國家代表桑愛玲女士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中國網記者 栗衛斌 攝

中國網新聞9月14日訊(記者栗衛斌 實習記者薛睿萌)為慶祝第14個聯合國南南合作日,聯合國駐華系統12日在北京聯合國大樓舉行包括圓桌論壇在內的相關慶祝活動,邀請與會嘉賓共同探討在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下南南合作的發展趨勢和日益突出的重要性。

作為此次論壇的重要嘉賓之一,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駐華辦事處(以下簡稱駐華辦)國家代表桑愛玲女士在論壇發表閉幕致辭,總結了駐華辦近年來在中非合作框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隨著南南合作內涵的不斷豐富,如今合作內容已從最初的科技、經濟走向社會發展與衛生教育等領域。

中非公共衛生合作成果顯著

桑愛玲指出,過去四年間,中非合作在公共衛生領域取得重大進展。近年來,非洲國家雖然在經濟領域快速發展,但仍然面臨著較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面對埃博拉等疫情的出現,非洲仍嚴重依賴進口來滿足基本的醫療衛生需求。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駐華辦事處國家代表桑愛玲女士在論壇發表閉幕致辭。中國網記者 栗衛斌 攝

“中國在尋求自身發展的同時,在政府和非政府等多層面向非洲提供醫療衛生方面的援助,”桑愛玲説,“駐華辦積極響應世衛組織關於援助非洲實現本土化藥物和醫療設施生産的號召,支援艾滋病的預防治療應對措施,並向非洲提供戰略性援助。”

桑愛玲表示,2011年,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以下簡稱規劃署)執行主任米歇爾·西迪貝先生在訪華期間會見了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兩人共同發出有關應對艾滋病的高層倡議。其中,中國支援非洲國家進行藥品和醫療設施的本土化生産是高層會談的首要議題。

據悉,駐華辦在促進中非公共衛生合作中取得多項成果,包括建立中國同非洲數據資訊共用平臺、同中國制藥公司合作在非進行投資、促進中國與非洲第一夫人抗艾聯合會開展交流等。

中國經驗值得借鑒

南南合作日慶祝會上,桑愛玲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高度評價中國在抗艾工作上作出的巨大努力,同時表示中國在應對艾滋病的傳播問題上有著極為出色的表現。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駐華辦事處國家代表桑愛玲女士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中國網記者 吳靜 攝

 “規劃署深信中國能夠在2020年實現三個90%的防治目標。即90%的感染者知道自己的感染狀況,90%已經診斷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療,90%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病毒得到抑制,”桑愛玲告訴中國網記者,“我們注意到因違規注射而感染艾滋病的人數大幅減少,性傳播和母嬰傳播被控制在較低水準。中國在檢測和防治艾滋病工作上進步巨大,這給我們帶來鼓勵和希望。”

“對於聯合國來説,我們樂於與中國攜手並行,共同解決公共衛生領域問題,並且深入探討如何將成功經驗分享給更多國家,”桑愛玲認為,中國在艾滋病防控方面進步的經驗值得其他地區借鑒和學習。

抗艾工作任重道遠

提及未來可能遇到的挑戰,桑愛玲告訴記者,抗艾工作任重道遠,挑戰與困難是必然的,但是駐華辦將保持一如既往的作風,與中國政府積極展開闔作,從而解決公共衛生領域問題。

首先,艾滋病感染人群呈年輕化趨勢。桑愛玲表示,規劃署注意到年輕人艾滋病感染率近年來持續升高,這是未來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她同時指出,規劃署已經開始有針對性地向未成年人進行艾滋病預防的宣傳工作。

“規劃署目前與很多機構合作,面向大學進行公共衛生的工作。”桑愛玲稱,“不僅僅是預防艾滋病,我們也希望年輕人對性和健康有更多了解,只有通過教育,他們才能夠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此外,抗艾工作的資金問題同樣不容小覷,但桑愛玲對此持樂觀態度。“資金對於任何機構來説可能都是個問題,關鍵是錢要花在刀刃上。駐華辦會合理規劃資金使用,投入在最有把握出成效的項目中。”

桑愛玲強調,中國政府對於抗艾的資金支援模式非常新穎——政府建立非政府基金會並向其注資,民間組織在開展抗艾工作經費不足時可提取資金。這種合作方式的優勢在於,民間組織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援完成政府機構無法觸及的工作。規劃署正考慮將此模式作為範例推薦給抗艾資金短缺的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