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廈門9月2日電 題:“志願是我們的名字”——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志願者剪影
新華社記者丁小溪、許雪毅、王卓倫
“陽光裏,我是三角梅,默默開在鷺島大地,奉獻是我們的宗旨,志願是我們的名字……”在日前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志願者出征儀式上,首次“亮相”的廈門青年志願者之歌《陽光裏,風雨裏》,為志願者們吹響了出發的號角,伴隨著金磚巨輪揚帆起航,笑迎八方來賓。
迎接“金磚時間”,廈門志願者“全城總動員”
吹響集結號,全城總動員。
為全方位服務好這次國際會議,自今年初開始,廈門陸續設立了一批志願服務驛站,推動開展了多項志願服務活動。眼下,志願者們已活躍在各個社區、街道和主要站點,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提供服務。
在國內外媒體雲集的新聞中心,安全檢查、設備調試、物品運輸……志願者們正在做著最後的準備。
在中山路商業步行街上,身著紅馬甲的城市義工志願者隨處可見。他們熱情地回答著來往遊客的各種提問,全力做好會晤週邊保障。
在久負盛名的鼓浪嶼,志願者忙著潔凈家園,宣傳文明出行、垃圾不落地、禮讓斑馬線……
來廈門14年的台灣同胞馬克是一位民宿老闆,也是廈門思明區義工聯盟中的一員。他注意到身邊很多人正在以點滴行動熱情迎接廈門會晤:民宿門口的阿伯,義務為門前的花花草草澆水;碰到問路的遊客,當地人會停下腳步,細心回答……
“廈門會晤在家門口舉辦,我們倍感驕傲。會晤選擇廈門,是對廈門文明素養的一種肯定。”馬克説。
廈庇五洲客,門納萬頃濤。作為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之一,廈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一帶一路”倡議中“海絲”與“陸絲”在這裡交匯,文明、開放的基因已深深融入這座城市的血脈。
據統計,廈門目前共有3000多個志願者組織和50.5萬名註冊志願者,相當於每八名廈門常住人口中,就有一名志願者。
家家都是東道主,人人都是志願者。此次會晤,廈門人將以溫馨週到的志願服務工作,為“金磚”烙上閃閃發光的廈門印記。
踐行“金磚精神”,廈門志願者“愈忙愈精彩”
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一張張微笑的臉龐、一次次貼心的服務,是廈門志願者對“開放、包容、合作、共贏”金磚精神的最好詮釋。
8點上班,9點為媒體團組領取證件,10點熟悉行車路線,13點去機場接機,16點送客人回駐地,舉牌指引、答疑釋惑……對廈門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學生何鑫蕾來説,作為志願者的每一天都是這樣忙碌、充實,並快樂著。
這個接人待物總是笑語盈盈的女孩子説:“志願者的微笑是一個城市開放包容的表現。我們要‘笑迎金磚客,禮儀待嘉賓’,用實際行動傳遞金磚精神。”
“志願者需要展現的就是自信、陽光、親和力和靈活性。”獲評“廈門會晤十佳禮儀教員”的廈門航空乘務長王拓説。
王拓已為廈門會晤培訓志願者約3000人次。“這些優秀志願者將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言人和金磚精神的踐行者。”
據統計,這次志願者招募重點面向廈門大學、集美大學、華僑大學等10所在廈高校,同時還招募了部分北上廣及在廈高校中金磚國家留學生志願者。
3萬餘名報名者經過筆試、面試、體能測試、心理測試,最終確定2000多人入圍,直接為會議提供志願服務。選拔比例約15:1,競爭十分激烈。
選拔入圍後,志願者接受了外語、禮儀等“全方位”培訓,在翻譯、諮詢、註冊、接待等百餘個崗位上為廈門會晤做服務工作。
志願服務不分國界,金磚精神攜手共建。
俄羅斯女孩夢蘭是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的研二學生。她早早就報名成為廈門會晤志願者。夢蘭希望發揮自己的俄語優勢服務同胞,向俄羅斯朋友介紹廈門、介紹中國。
“我很高興能夠以志願者的身份為金磚合作、為廈門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夢蘭笑著説。
描繪“金磚新色”,志願者精神“一代傳一代”
大批青年志願者的加入,為此次廈門會晤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
近年來,從APEC北京會議到G20杭州峰會,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到此次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伴隨著一次次主場外交和大型國際會議的成功舉辦,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國力量”越發彰顯、“中國聲音”愈加自信有力。
而一場場外交盛事,也讓一批批青年志願者迅速成長起來,在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征程中承擔起更加重要的使命。
“國家形象和國家利益,像一股強大的力量,將我們擰成了一股繩。忠誠、使命、奉獻這些詞,是每一名志願者所應具備的素質。”曾在2014年APEC北京會議期間擔任志願者的外交學院學生朱冠臻説。
共青團廈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秋喜表示,希望通過廈門會晤,將廈門的青年志願服務推向新高度,同時通過青年志願者的展示,把這座城市美的特質傳遞給全世界。
“此次會晤,廈門將繼承和弘揚我國志願者在近年來主場外交活動中展現的東道主精神,為四海賓朋提供週到、溫馨、專業的志願服務,弘揚金磚精神,貢獻中國智慧,展現中國魅力,助力金磚合作開啟下一個‘金色十年’。”趙秋喜説。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一代代志願者將有更多機會親身參與我國波瀾壯闊的外交實踐,迎來更加寬廣的發展平臺。”朱冠臻説,作為志願者,我們的使命就是更好地在國際社會中傳播中國的理念、價值。而這一使命必將通過一代代人的努力而實現。(參與記者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