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行為準則”框架再確認 中國東盟合作前景廣闊

中國網新聞8月9日訊(記者 戚易斌)日前,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在6日的中國—東盟(10+1)外長會議上,東盟各國外長確認與中國達成的“南海行為準則”(簡稱“準則”)框架,彰顯了域內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共同意願。

經過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共同努力,南海局勢如今已趨於穩定,中國與東盟務實合作也進入新階段。東盟國家對未來打造更高水準的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高度期待。

南海和平穩定是東盟共同意願

實際上,今年5月,中國與東盟國家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的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簡稱《宣言》)第14次高官會和第21次聯合工作組會上就審議通過了“準則”框架。此次東盟外長會是對5月份達成“準則”框架的再認可和再確認。

6日晚,東盟發佈外長會聯合聲明,肯定了一年以來南海局勢的積極變化,並對達成“南海行為準則”框架表示熱烈歡迎。這份聲明體現了東盟國家對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促進地區發展繁榮的意願。

新華社的評論指出,中國與東盟國家達成“準則”框架,是繼《宣言》之後邁出的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大步,是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推動南海和平穩定進程中的一大步。“準則”框架的達成,標誌著南海問題進入一個實質性的“談”與“商”的階段。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中國始終秉持負責任態度處理南海問題,致力於在尊重歷史事實基礎上,按照《南海各方行為宣言》(DOC)和包括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通過直接當事國對話協商和平解決爭議。

王毅説,中國和東盟國家將繼續在全面落實《宣言》的框架下積極推進“準則”磋商,打造共同認可的地區規則。中國和東盟國家有能力,也有智慧談成一個能夠管控分歧、維護地區和平的“準則”。我們不希望域外國家就此指手劃腳,甚至試圖下指導棋。

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更加緊密

東盟與中國地理相近,傳統友誼深厚。中國是第一個與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國家,表明中國堅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發展中國—東盟合作關係的堅定決心。

今年是東盟成立50週年,明年是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5週年。雙方關係處在承前啟後的關鍵節點,面臨更大發展的契機。

6日晚發佈的東盟外長會聯合聲明説,東盟期待著將2018年確定為“中國-東盟創新年”,同時期待制定“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共同規劃雙方關係藍圖。

過去50年,中國與東盟在雙邊貿易投資等領域取得豐碩合作成果。作為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第一個同東盟開啟自貿區談判進程,並於2010年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建立了發展中國家最大的自貿區,開創了“南南合作”的新時代。

在社會人文領域,中國與東盟的合作也越來越深入。今年是中國東盟旅遊合作年,中國已成為東盟第一大遊客來源國,中國—東盟旅遊交流跨入3000萬人次時代。旅遊交流與合作,能夠促進中國與東盟民心相通,增強人民之間的友好感情,夯實中國與東盟共同利益的民意社會基礎。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許利平表示,中國的發展惠及東盟,東盟發展也促進中國的繁榮。作為鄰居,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必將推動中國與東盟命運共同體的關係更加緊密。同時,中國與東盟合作也為構建中國周邊良好的發展環境,延長中國和平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一帶一路”助力中國-東盟合作升級

王毅6日在出席中國-東盟(10+1)外長會議時提出,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同東盟互聯互通規劃的對接,紮實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進一步拓展雙方合作的領域和空間。

東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方向、重點地區,聚集了許多合作建設“一帶一路”的重點國家和重點項目。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中國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合作水準,推動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推動沿線國家政治安全合作、凝聚民心,將為中國-東盟合作提供豐沛內涵和紮實保障。

東盟互聯互通協調委員會輪值主席、菲律賓常駐東盟代表伊麗莎白•布恩蘇塞索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包含了基礎設施聯通的內容,與東盟互聯互通規劃有很多契合之處,東盟願意推進互聯互通規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合作。

“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各國共商、共建、共用,遵循平等、追求互利。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國家發展戰略對接,積極推進完成了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攜手推動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建了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正是抓住了共同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

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表示,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本地區國家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國和東盟應抓住機遇,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打造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