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7月25日刊發美國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的文章《解碼中國經濟的彈性》稱,中國再一次令大人物們的悲觀論調落空。在經濟增長連續數年放緩之後,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似乎在2017年緩慢回升。剛公佈的第二季度6.9%的增速遠高於國際預期。僅僅幾個月前,這些人還預測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將向6.5%靠攏,並在2018年進一步放緩至6%。

羅奇認為,執著于新聞標題中的GDP,會忽視決定中國經濟增長走向的更深層次問題。這是因為中國經濟正處於一個結構轉型的非常時期——由製造業主導的生産型經濟模式正讓位於日益強大的服務業主導的消費型經濟模式。這意味著GDP的構成發生轉變,從增長異常迅速的投資和出口向增長相對較慢的國內個人消費傾斜。在這種情況下,GDP整體增速放緩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合乎需要的。有關中國經濟脆弱性的看法需要放到這一背景下來思考。

羅奇稱,中國是一個高儲蓄率的經濟體,它不斷增加的債務的主要債權人是它自己。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中國2017年的國家儲蓄率很可能達到GDP的45%,遠高於日本28%的儲蓄率。就像政府債務總額佔GDP比例高達239%的日本能夠避免主權債務危機一樣,中國擁有大得多的儲蓄緩沖和小得多的主權債務負擔(佔GDP的49%),避免此類危機的可能性也要大得多。

羅奇稱,此外,人們總是有很好的理由擔心中國的房地産市場。畢竟,正在崛起的中産階級需要負擔得起的住房。城市人口很可能在2030年之前達到70%,因此這不是個小問題。但這也意味著中國的房地産市場——不同於已經充分城市化的其他主要經濟體——擁有來自需求側的巨大支援。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在2017年初還從強勁的週期性復蘇中吸取了力量。中國6月出口同比增長11.3%,與前幾年形成了鮮明對比——中國的出口在前幾年受到了危機之後全球復蘇乏力的負面影響。同樣,2017年上半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約10%,比6.9%的GDP增速高出約45%,反映了家庭收入的大幅增加和電子商務的強勁勢頭。

羅奇稱,長久以來,悲觀主義者一直以看待本國經濟的方式來看待中國經濟,預測人士總是忍不住把受到危機重創的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結局強加到中國頭上。這種做法在過去是錯誤的,現在也同樣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