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再獲最高信用評級 提振“一帶一路”建設信心

中國網新聞7月20日訊(記者 戚易斌)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日前發佈公告,給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AAA的最高信用評級,評級展望為穩定。這是亞投行在獲得穆迪最高信用評級半個月後,再獲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之一的評級機構最高信用評級。

自2016年1月正式開業以來,亞投行運作良好,成員數量不斷增加,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歡迎。如今,亞投行已逐步成長為國際資本市場的重要力量,不僅惠及亞洲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實現中國與亞歐國家的互利共贏,而且還將有力地促進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良性發展。

未來獲各大評級機構認可有望成為常態

今年6月,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首次對亞投行“打分”,給予這家新興多邊開發銀行與世界銀行同級的AAA最高信用評級。時隔半月,惠譽也給予了亞投行AAA的最高信用評級。

惠譽在公告中説,本次評級基於亞投行現有和預期的固有優勢,亞投行擁有一個可觀的資本基礎,這將幫助借貸活動按預期迅速擴張。一系列政策和高品質的管理也將會降低風險。

分析人士認為,高評級不僅代表惠譽和穆迪對亞投行前景的良好預期,也顯現兩家機構對中國推進完善全球治理的充分肯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作為亞投行的發起成員,我們對惠譽和穆迪均給予亞投行最高信用評級感到非常高興。事實上亞投行自成立以來,其業務運營成效和發展前景受到了國際社會充分肯定。相信上述評級結果也能有利於亞投行更好地發揮其職能作用,促進各成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AAA評級只是開始,在“簡潔、廉潔、清潔”原則的引領下,亞投行未來受到各大評級機構認可或將成為常態。

開業一年半 亞投行成績斐然

中國在2013年10月提出籌建亞投行的倡議,得到了廣泛支援,許多國家積極響應。2014年10月,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在北京簽署備忘錄,標誌著各方共同決定成立亞投行。

2015年12月25日,亞投行正式成立,並於第二年1月開業運作,全球迎來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

目前,亞投行總資本金為1000億美元,包括200億美元實繳資本和800億美元待繳資本。已批准16個基礎設施投資項目,總投資額將近25億美元。亞投行行長金立群此前表示,亞投行計劃逐步加大運作規模,預計今後的5至6年時間內,每年貸款額可以達到100億至150億美元。

開業一年半以來,亞投行高效完成了建章立制和組織架構搭建,成員從最初的57個增加至眼下的80個,數量僅次於世界銀行。亞投行與相關各方的合作夥伴關係也在不斷深化,未來更多項目落地可期。

“亞投行大門將永遠開放。”在6月舉行的亞投行第二屆理事會年會期間,金立群多次闡述了亞投行的開放態度。“成員的快速增加,展現出各大洲成員對亞投行的堅定信心,這是對我們堅持開放、透明、盡責原則的認定,也是對我們在過去一年半來履行承諾的肯定。”

發揮協同作用 堅持合作共贏

亞投行的成立和運營,對提升亞洲乃至全球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水準,促進經濟復蘇和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這一過程中,“合作共贏”理念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應對如城鎮化快速發展、基礎設施缺口大、氣候變化和環境惡化等挑戰,不是由任何一個國家或機構單獨承擔。亞投行將通過投資基礎設施和其他富有創造力的領域來支援經濟和社會發展,協助應對這些挑戰。

在亞投行第二屆理事會年會上,金立群強調了基礎設施建設中各國合作的必要性。“我們認為所有國家應該團結合作,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獨自解決基礎設施問題。我們不會也無法獨自改變全球軌跡,將與成員、夥伴一起,為建設可持續未來儘自身努力。”

亞投行的創立和運作,還極大地鼓舞了“一帶一路”的全球效應,增強了人們對“一帶一路”建設的信心。亞投行並非單純為了“一帶一路”而設,但與“一帶一路”在某些程度上也有著密切的聯繫。

中國社科院東亞問題專家、環球戰略智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李敦球表示,亞投行不是中國的銀行,也不僅僅服務於中國“一帶一路”等經濟議程,更無意于對抗或顛覆現有世界秩序。而是現有多邊國際開發金融機構之外的有益補充。其實質是對多邊開發金融機制進行的“增量”改革,建立健全多邊金融合作機制,以發揮協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