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在同德國總理默克爾會見、會談時,兩國領導人一致同意深化政治互信、加強務實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密切多邊配合,推動中德關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習主席此訪成果豐碩,為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下階段發展描繪了新藍圖、明確了新目標、規劃了新路徑。
今年是中德建交45週年。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概括:“中德建交45年來雙邊關係的發展是一個‘成功故事’,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經過45年的風雨磨煉,中德兩國跨越制度、文化、發展水準的差異,秉承平等互尊、合作共贏精神,合作漸次深入,領域不斷拓寬,基礎日益牢固,關係日臻成熟。在政治層面,兩國高層互訪頻密,增進了相互了解、理解和互信,中德關係戰略性不斷提升。在經貿層面,德國已連續42年保持中國在歐洲最大貿易夥伴地位,中國則在2016年首次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同時德國還是歐洲對華技術轉讓最多的國家,兩國務實合作收穫頗豐。在人文層面,中國在德國已開設中國文化中心以及19所孔子學院、4所孔子課堂,中國在德留學生超過4萬人,德國在華留學生達8200人,民間交往逾200萬人次,兩國人民的心理距離越走越近。
萬丈高樓平地起。中德關係之所以能保持高位運作,與兩國領導人高屋建瓴的戰略運籌和各界人士的辛勤耕耘密不可分。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首次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領導人一致同意將兩國關係提升為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翻開了中德關係新篇章。3年多來,雙方高層交往十分密切,領導人互訪從幾年一次到一年數次,默克爾總理已10次訪問中國,創下西方國家領導人訪華之最。雙邊合作平臺也相繼擴展,財金、安全、人文三大高級交流對話機制,以及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等機制陸續建立,碩果纍纍。雙方還締結了創新夥伴關係,舉辦了首屆創新合作大會、青少年交流年,簽署首個政府間足球合作協議,創下歷史先河。此外,“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深入對接,第三國合作初見成效,雙方務實合作互利共贏,層次更高,領域更廣,前景更好。這些行動不僅充實了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的內涵,也為中德關係在高水準上持續運作提供了保障。
步入歷史最好時期的中德關係,各領域合作呈現蓬勃發展的好勢頭,並在促進中歐、亞歐合作中發揮了積極引領和示範作用。當前,世界格局正處在一個大調整大變革時期,一方面人類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另一方面地區熱點持續動蕩,恐怖主義蔓延肆虐,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擺在全人類面前。面對不穩定不確定性的增多,最根本的是要把握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抓住各國人民對和平與發展的共同訴求,走合作共贏道路。中德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貿易大國、在各自地區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不僅擁有廣泛共同利益,也有責任為促進世界穩定和繁榮作出貢獻,加強中德合作的戰略意義更加凸顯。習近平主席指出:“加強中德全方位戰略合作符合兩國根本利益,有助於引領中歐關係發展,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可預期的積極因素。”
加強中德全方位戰略合作,需要進一步提升戰略互信,全方位對接發展戰略,豐富人文交流,廣泛加強國際合作。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議,雙方要密切高層交往,發揮雙邊對話機製作用,充分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基礎上加強對話交流,求同存異,妥善處理分歧,提升政治互信;要走開放、創新、共贏之路,開展戰略性合作,支援兩國企業開展“中國製造2025”同“德國工業4.0”對接合作,鼓勵兩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框架內開展更多務實合作,攜手做大共同利益蛋糕;要充分用好中德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深化教育、科技、文化、青少年、政黨、智庫、媒體等領域合作,促進兩國人員往來和旅遊合作;要加強中歐層面以及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等國際組織和多邊框架內的協調和配合,及時就關乎國際和地區安全的熱點問題保持溝通,為維護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健康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貢獻。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中德關係發展日新月盛,已經進入高水準、全方位戰略合作新時期。習近平主席此訪為中德高水準合作注入了新動力,為中德全方位合作增添了新動能。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沿著兩國領導人確定的方向前進,夯實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必將書寫更多兩國交往“成功故事”,推動兩國關係不斷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