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歐盟的“脫歐”談判19日正式啟動。同一天,倫敦北部一座清真寺附近發生貨車衝撞行人的襲擊事件。此外,倫敦一座居民樓數日前發生火災造成的遇難人數已上升至79人。
從“脫歐”的諸多棘手難題到不斷增多的恐怖襲擊,從導致慘重傷亡的居民樓火災到早些時候執政黨在大選中的嚴重失利,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正面臨其執政以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已有英國媒體發問,特雷莎·梅在首相寶座還能坐多久?
難關之一:如何平息火災引發的憤怒
14日淩晨,從睡夢中醒來的倫敦人發現城市天際線中出現冒著黑煙的火柱——那是發生火災的格倫費爾大樓。
人們從社交媒體和電視直播中看到現場的恐怖情景:火龍囂張上竄,吞沒高樓;有人曾在樓中搖晃手機燈光絕望求救;母親將嬰兒從10層樓拋下,把生的希望交給命運;負責救災的消防局局長説,自己入職29年來從未見過如此大火……火災死亡人數在接下來的幾天不斷上升,有媒體預計最終死亡人數可能在100人左右。
這場大火暴露出英國建築安全監管的諸多漏洞。英國民眾把怒火“燒”向了唐寧街10號。
倫敦當地一些居民説,遭遇火災的居民樓此前就被指存在安全隱患,但未引起政府部門的重視;火災發生後,特雷莎·梅遲遲沒有到事發地所在社區,政府迄今未能解釋為何火勢蔓延如此之快,對那些失去親人和住房的受害者也沒有給予足夠幫助。遇難者的親朋好友更是指責政府“預防不力、救援失當、隱瞞真相”,憤怒的示威者甚至衝向首相府。
特雷莎·梅直言對火災應對得“不夠好”。包括一些內閣大臣在內的保守黨議員都認定,特雷莎·梅無法帶領他們進入下屆選舉,他們現在開始討論什麼時候可以讓她下臺。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管理系教授托尼·特拉威爾斯告訴新華社記者,大火給政府帶來巨大挑戰,將深刻影響英國政治。
難關之二:如何防止更多的恐襲發生
19日淩晨發生的貨車撞人事件再次讓所有英國人揪心。那天,在倫敦北部芬斯伯裏公園清真寺附近,一輛貨車衝撞行人,造成1人死亡、10人受傷。一名48歲男子在事件中被捕,據稱他就是司機。
這座清真寺所在區域居住著大量來自北非與西亞的移民。輿論認為,襲擊者是要挑起人們的仇恨,讓更多人仇恨不同信仰者,讓年輕人走向極端。特雷莎·梅19日説,警方正在將這一事件作為“可能的恐怖襲擊”進行處理。除這起撞人事件外,自3月以來,英國已發生3起恐襲事件。
頻發的恐襲事件也成為反對派攻擊特雷莎·梅的把柄。
特雷莎·梅2010年至2016年在擔任英國內政大臣期間大幅削減了英國警察數量。在野黨認為這削弱了英國應對恐怖威脅的能力,成為現在恐襲頻發的一個重要因素。
特雷莎·梅日前表示,如果在打擊恐怖主義的過程中出現人權法“擋路”的狀況,政府將毫不猶豫“改變”這些法律。令特雷莎·梅沒有想到的是,她的這番言論再度引發在野黨批評。
英國工黨領袖科爾賓表示,面對恐襲,正確做法應該是增加警察和安保人員數量,並且“捍衛我們的民主價值,包括人權法律”。
難關之三:如何解決好“脫歐”問題
多事之秋,又正逢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脫歐”談判按計劃正式開始。執政的保守黨本月上旬在議會下院選舉中失去多數議席,不得不尋求小黨的幫助。
有英國媒體報道,保守黨一位極具影響力的大臣近日表示,特雷莎·梅如果稀釋“脫歐”行動,將面臨黨內挑戰,可能被趕下首相寶座。
他説:“如果我們得到強有力的信號,顯示特雷莎·梅開始倒退,我認為她將面臨相當棘手的局面。關鍵在於,她已不再是一個有凝聚力的角色。顯然她已經給保守黨議會黨團造成巨大損失,所以恐怕現在(大家)對她已沒有善意。”
另一方面,英國《每日郵報》一項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超過半數受訪者對特雷莎·梅的“硬脫歐”政策表示反對,高達65%的人認為應與歐盟先達成某些協議後再“脫歐”。《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曾在“脫歐”公投期間持留歐態度的保守黨成員正在尋覓特雷莎·梅的“接班人”。
如何同時顧及“硬脫歐”和“軟脫歐”支援者的意見和利益,處理好“脫歐”問題,是擺在特雷莎·梅面前的嚴峻課題。
環顧英國,種種災難和矛盾的背後是英國人對貧富差距的不滿、對當權者改善民生不力的憤怒、對移民涌入與難民危機的強烈焦慮。
面對多重挑戰,特雷莎·梅能否挺過難關,令人拭目以待。(新華社記者黃泳 桂濤張代蕾)